第235章 馬皇后:你啊,就是關心則亂!

作者:天煌貴胄
王瓊不太想回京城了。

  如果不是考慮到父母妻兒和九族,如果不是害怕檢校,王瓊甚至想直接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隱姓埋名過一輩子。

  這踏馬也太嚇官了!

  你楊大知縣可以不管不顧的什麼都說,可是本官能行嗎?

  正當王瓊心驚膽顫的想着回去之後該怎麼跟朱皇帝和小朱副皇帝交待的時候,楊少峯卻又說道:“對了,這事兒還得好好琢磨琢磨,回頭寫個奏本給陛下。”

  聽到楊大知縣這麼一說,王瓊剛剛已經提到嗓子眼兒的一顆心頓時就放鬆下來。

  有奏本啊?

  有奏本就無所謂了。

  ……

  大明正職皇帝朱重八很難受。

  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也很難受。

  一開始從王瓊的嘴裏聽到“王田制”這三個字的時候,朱標還覺得自己那個便宜姐夫多半是頭腦發熱纔想到這麼個歪招。

  可是當聽完了王瓊的敘述,又看過自家那個便宜姐夫的奏本之後,朱標就覺得自己終究還是太年輕。

  然後,朱標就把王瓊帶到了朱皇帝的面前,也把楊少峯的奏本交給了朱皇帝。

  再然後,朱皇帝也開始陷入了糾結。

  “搞王田制,還是不搞王田制,這是個問題。”

  身爲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朱重八當然知道王田制的好處。

  百姓能分到地。

  朝廷能掌握土地以保證土地資源的分配,從而抑制甚至杜絕土地兼併的問題。

  而且朱皇帝也認同那個楊癲瘋在奏本里說的,現在是實行王田制的最佳時機。

  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了,身爲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朱重八又不得不考慮到百姓對於王田制的接受程度,同時也要考慮到大明江山的穩定。

  因爲王田制是把田地收歸國有然後再由朝廷和官府進行分配。

  那些沒有自己土地的百姓當然無所謂,而那些擁有自己土地的百姓,他們願意接受麼?

  強買?

  強買得花錢。

  強搶?

  強搶是不用花錢,可是強搶傷民心。

  到時候大明別說是跟秦、隋一樣二世而亡,可能連一世都踏馬撐不過去。

  除此以外,王田制會損害到很多人的利益,最大的受害人就是自己這個皇帝——皇莊怎麼算?賞賜給百官的田地怎麼算?自己那些兒子以後終究是要封爵的,那封給他們的土地又該怎麼算?

  所以,是不是要搞王田制,對於朱重八和小朱而言就成了一個兩難的選擇題。

  是爲了天下百姓和江山穩固而損失自己的利益?

  還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坐視以後再出現土地兼併的破事兒?

  然後,倍感頭疼的朱皇帝就再一次跑到了坤寧宮去找馬皇后。

  再然後,朱皇帝就被馬皇后給嘲諷了。

  “王田制?這是王田制?”

  馬皇后輕輕晃了晃手裏的奏本,笑着對朱皇帝說道:“王田制是隻要你手裏的土地超額了,官府就要把超額的那部分強制分配給其他百姓,可是你那個好女婿提出來的王田制裏有這一條麼?”

  “他有說要讓李善長他們把你賞賜的土地都交出來麼?”

  “有說不讓你給老二和老三、老四、老五他們分封土地麼?”

  “他只是要求實行王田制,先從江南和山西遷移無地的百姓去山東、河南還有燕雲十六州之地,把那些荒蕪的土地分配給百姓。”

  “本質上還是遷移百姓授田的那一套,只不過是多了一個土地公有,其他的什麼都沒變。”

  “你啊,你就是關心則亂!”

  而跟老朱和小朱比起來,朝堂上的一衆文武大臣們則是真真正正的感覺難受。

  劉伯溫甚至直接找到了楊憲,詢問楊憲最近是不是又有人招惹那個姓楊的。

  而楊憲則是被問得滿臉懵逼。

  朝堂上沒人去招惹那個姓楊的。

  江南的讀書人和士紳們雖然一個個的都恨那個姓楊的知縣不死,但是也沒人去招惹他,甚至都沒有人編什麼歌謠去罵他。

  惹不起還躲不起麼?

  而在知道沒有人去招惹那個姓楊的知縣後,劉伯溫頓時更加難受了。

  不是,那個狗入的到底是怎麼想到王田制的?

  王莽都踏馬的被罵了多少年了,王田制的名聲經過一代代士紳豪強和讀書人的努力也早就已經變得臭不可聞,那狗入又怎麼會想到撿起來王田制的?

  好像也不對。

  因爲自己並不是只有土地方面的利益,所以幫着那個姓楊的搞王田制,能成功的噁心到朱皇帝和李善長,順帶着還能噁心到一大批的勳貴、士紳。

  更關鍵的是,只要搞王田制,某兩個人的名聲就會變得更加臭不可聞。

  劉伯溫很想試試。

  畢竟那個姓朱的皇帝不怎麼做人,那個姓楊的也不是什麼好鳥兒。

  只是再轉念一想,劉伯溫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在仔細思索了兩天兩夜之後,劉伯溫最終想明白了,那個提到名字都讓人感覺噁心的知縣所提出來的王田制,跟王莽要搞的王田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王莽要搞的王田制會強行收回士紳或者說官員、勳貴、宗親們手裏超額的土地。

  而那個人提出來的王田制,卻根本不涉及到這一條。

  也就是說,王田制並不會噁心到李善長和勳貴們,甚至都噁心不到朱皇帝。

  因爲他提出來的王田制雖然執行起來和王田制大差不差,但是他提出來的王田制只是強調了土地收歸公有,但是並沒有說強制收歸公有,也沒有強調田畝數量的限制。

  即便真的推行起王田制,也只是由朝廷先把那些無地的百姓遷移到北方,由北方的地方官府給他們授田,並不是直接強行把士紳們的土地收歸官府再分配。

  而像李善長以及大量被賞賜了土地的淮西勳貴們也不會被迫把手裏的土地交出來,最起碼在五十年的免賦稅期之內不需要考慮是否要交出土地的問題。

  也就是說,這種玩法其實很穩。

  想到這兒,劉伯溫的心裏頓時就更加難受了。

  不是,你踏馬也是讀書人啊混蛋!

  你怎麼就非得跟這天底下的士紳和讀書人過不去!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