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陳忠:非九族,必掐死汝!
“沒空。”
身爲寧陽縣的知縣大老爺,楊大知縣前腳剛剛送朱標和朱老二、朱老三他們離開,後腳就得去寧陽縣種個村社去驗看池塘收藕等農活,哪兒踏馬有空去練習繁瑣無比的周禮。
楊大知縣斜了陳忠等人一眼,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本官早就已經答應百姓要去各村社驗看百姓收藕,這可是關係到紙坊造紙印書和蓮藕收成的大事,陳老公該不會是讓本官失信於百姓吧?”
陳忠心裏發堵,沉默了一會兒後說道:“那等百姓收完了藕呢?”
楊大知縣翻了個白眼道:“自然是去驗看百姓們耙地,耬種冬小麥,接下來還要去看百姓們犁地,畢竟不是所有的田地都要種冬小麥,冬天犁好地,開春後耙地就能省許多功夫,糧食的收成也好。”
“等到這些事情忙完,差不多也就該到了冬月,寧陽縣養豬場裏要準備開始殺豬做臘腸臘肉,這些可是供給徐相軍中的軍糧,萬萬出不得岔子,所以本官也不得不親自去看一看。”
隨着楊大知縣一條一條的說下去,陳忠心裏想要掐死楊大知縣的衝動也越來越強烈。
這踏馬的是你結婚娶媳婦好嗎混蛋!
而且你一次要娶兩個公主,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你不把禮儀方面的東西都整明白,等到成婚那天不光是丟你自己的人,你還會讓天家也跟着顏面掃地啊混蛋!
陳忠在心裏瘋狂咆哮,恨不得抓着楊大知縣的衣領,把他楊大知縣罵一個狗血淋頭。
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小命和九族老小,陳忠又迅速的冷靜下來,滿臉堆笑的說道:“楊縣尊仁愛百姓,這是寧陽縣百姓的福氣,奴婢心裏也是欽佩之至,只是楊縣尊不能光想着寧陽縣的百姓,好歹也得想着自個兒的婚事吧?”
“畢竟是娶錦公主和玉公主,若是失了禮,豈不是讓天下人看了天家和兩位公主的笑話?”
“當然,奴婢也知道有許多禮儀實在是繁瑣了些,這樣兒,奴婢待會兒跟禮部和宗正寺再商量商量,看是否能夠精簡一二,如此可好?”
聽到陳忠說要把各種禮儀再精簡精簡,楊大知縣這才笑着說道:“陳老公這是說的哪裏話,本官雖然忙了些,可是禮儀之事終究不只是涉及到本官一人,本官又如何會偷懶?”
說到這兒,楊大知縣又略一斟酌,笑道:“本官這些天確實是要去驗看百姓採摘蓮藕,也確實是要驗看百姓們犁地耕種,這些事關百姓生計的農桑之事實在是耽誤不得。”
“不如這樣兒吧,陳老公若是這幾天有暇,可以跟着下官一塊兒去各社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百姓都是如何耕種的,等回了京城也好對陛下有個交待。”
“至於禮儀的事情,咱們可以等傍晚和晚上的這段時間練習嘛,本官總不至於拿着自個兒的婚禮開玩笑不是?”
聽到楊大知縣這般說法,陳忠也只能無可奈何的點頭應下。
晚上學就晚上學吧,大不了就把那些故意折騰他楊癲瘋的繁瑣禮儀都去掉,只教他那些有用的東西。
畢竟他楊癲瘋說的那些都是關係到百姓生計的事情,他要是真藉着這個理由不學習禮儀,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能說他楊癲瘋是錯的,反而還得誇他心繫百姓。
想到這兒,陳忠的心裏也不禁大爲不爽。
皇爺交待的事情是肯定辦不成了,別說折騰他楊癲瘋,大家夥兒還得反過來照顧着他楊癲瘋的時間,教他東西還得看他的心情,真真是彼其娘之!
尤其是等到第二天,陳忠和禮部儀制清吏司的主事跟着楊大知縣來到城西的劉廟村之後,陳忠心裏想要掐死楊大知縣的衝動就更加抑制不住了。
老百姓忙着用桶、盆把池塘裏的水排幹,你楊大知縣在幹什麼?
哦,你楊大知縣正躺在躺椅上等着喝茶!
小泥爐上燒着水,茶盞裏放着一角小龍團,旁邊還有個十五六歲的小侍女正坐在爐邊等水壺裏的水燒開!
這就是你楊大知縣說的來驗看百姓採摘蓮藕?
你他孃的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留在縣衙裏跟着禮部學禮儀呢!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等水壺裏的水燒開了,小侍女把茶泡好了,劉廟村的百姓也把坑裏的水排的差不多了。
劉三十二搓了搓手上的泥,湊過來對着楊大知縣說道:“大老爺,水都排完了,小的們馬上就可以開始採藕了。”
楊大知縣翻身起來,從小侍女的手中接過茶水抿了一口後說道:“你們儘管去採就是了,本官早就說過,本官不懂得耕種,自然也不懂得采藕,這些事情你們自己看着辦,本官來就是看個熱鬧。”
劉三十二嘿嘿笑着應下,隨即便轉身對着劉廟村的一衆百姓們高聲喊道:“採藕啦!”
採藕可不是什麼好活兒。
嚴格意義上來說,山東地區的蓮藕要在七月份左右纔會進入結藕期,等到能採摘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到了九、十月份。
這時候的水溫已經比較涼了,而池塘底部又是以淤泥爲主,根本不可能穿着鞋子下去採,所以就只能選擇靠近中午最暖和的那段時間,光着腳去淤泥裏採藕。
採藕的時候,首先要用腳去確定蓮藕的位置,然後用腳將蓮藕兩邊的泥土蹬開,再從蓮藕葉柄的位置,從外側將藕鞭踩斷,抓住蓮藕的後把,另外一隻手托住蓮藕的中部,輕輕的將蓮藕抽出。
這個過程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傷到蓮藕,尤其是藕節的部分,一旦被傷到,淤泥就有可能漫進藕眼裏面,再想清洗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等劉三十二像獻寶一樣捧着幾節蓮藕來到楊大知縣身前時,楊大知縣也不嫌髒,直接伸手接過來,問道:“沒進泥吧?”
劉三十二嘿嘿笑着說道:“沒有,一點兒破皮都沒有,這要是進了泥,小的把頭擰下來給大老爺當夜壺。”
楊大知縣哈的笑了一聲道:“本官可用不到那麼大的夜壺。行了,趁着現在還暖和,趕緊把剩下的藕都摘了,這兩瓜藕也先擱這兒,本官待會兒拿回去炸藕盒喫。”
等劉三十二又跑回去摘藕的時候,楊大知縣又扭頭對陳忠說道:“這是咱們寧陽縣的脆藕,拿回去洗乾淨了,一刀不切斷,一刀切斷,就這麼連刀切下去,再往裏面夾上調好的肉餡,過油炸一遍,那才叫香。”
陳忠已經實在不想說什麼了。
你踏馬是寧肯擱這兒研究藕盒怎麼做好喫都不願意去學禮儀是吧?
當真是心塞,難受。
楊大知縣又繼續說道:“說起來,這還是咱們寧陽縣第一次種藕,也不知道能挖出多少來。”
陳忠呵呵笑了一聲,問道:“楊知縣可是有什麼打算麼?”
楊大知縣微微搖頭,說道:“本官能有什麼打算?早在今年讓他們種藕的時候就跟他們說過了,荷葉摘了以後賣到醫館藥鋪去,藕莖賣到紙坊去,蓮藕讓他們自己留着喫,吃不了的拿到城裏去賣。”
說到這兒,楊大知縣又指了指剛剛擱在旁邊的幾節蓮藕,笑道:“等會兒回縣衙了,本官讓人去炸一些藕夾,剩下的再脆炒出來,陳老公和禮部、宗正寺的幾位可一定要嚐嚐。”
陳忠沒有去接楊大知縣的話茬,反而在心裏暗自琢磨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