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不氣盛還叫什麼年輕人?
聽到奏本兩個字,朱標先是心中一慌,隨即又放下心來。
再說了,這份奏本誰先看?
肯定是孤呀,孤的姐夫寫出來的奏本,孤先看看怎麼了?
孤看不懂的地方直接問姐夫,到時候老爹看不懂了再來問孤或者直接問姐夫不就行了?
反正最後頭疼的肯定不是孤,而是自家老爹和李善長他們。
念及於此,朱標便淡定無比的應道:“姐夫儘管放心大膽的寫就是了,一切包在小弟身上。”
聊過關於榷場的事情之後,朱標又嘿嘿笑了一聲道:“對了,姐夫你從寧陽縣帶來的那四個讀書人……”
楊大知縣頓時豎起了耳朵,問道:“他們四個怎麼了?”
朱標嘿嘿笑着說道:“昨天,就在昨天,他們四個在行人司,把他們的同僚給打了,最後所有人都被罰俸一個月,然後小弟又讓人給他們各自送了些賞錢。”
楊大知縣微微一怔,問道:“把同僚給打了?”
這就有意思了嘿——本官都做好套人麻準備了,只不過因爲一時半會兒的沒時間纔沒能去套人麻袋,他們四個反倒搶在本官前面跟人動手?
話說,是不是該找機會去套劉伯溫和孔希學他們的麻袋了?
都怪那個老登,一天天的光知道給本官安排這個安排那個,生怕本官閒下來。
這他孃的來了京城都這麼長時間,眼看着都快要到年底,再不套就只能等明年了。
正當楊大知縣滿腦子想着該怎麼套劉伯溫和孔希學麻袋時,朱標又繼續說道:“小弟後來問過了,是因爲行人司裏有行人說出使藩國時要維護大明的體面,不能有失體統。”
這下子楊大知縣就更加好奇了:“這話也沒錯啊。”
朱標卻忽然話鋒一轉說道:“可是,那人又說姐夫你這前幾天欺壓藩使,讓人簽下的條約實在是欺人太甚,有失大明天朝上國的體面。”
聽到這兒,楊大知縣就直接“哦”了一聲,說道:“那是挺欠揍的,打的好,看起來這四個蠢貨也開竅了,只是這竅開得不夠透徹,在行人司裏就動手算怎麼回事兒?”
說完之後,楊大知縣又直接向着前院喊道:“跛五哥!跛五哥!”
等跛五匆匆趕來,楊大知縣就直接吩咐道:“勞煩跛五哥替本官去看看那四個蠢貨,記得帶些禮物過去。”
瞧着跛五匆匆離去的身影,朱標不禁伸手揉了揉額頭,嘆道:“姐夫,小弟偷偷摸摸讓人給他們送些賞賜也就算了,你這麼做只會助長他們的不正之風,搞不好他們下次還敢動手打人。”
楊大知縣卻哈的笑了一聲道:“殿下,微臣是故意要助長他們這股不正之風,就是讓他們下次還有膽子動手打人。”
朱標微微一怔,問道:“爲何?”
楊大知縣臉上的笑意斂去,轉而望着朱標說道:“因爲,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弱則卑服,強必盜寇。”
“就比如臣這一次逼迫高麗使臣樸得歡簽下《明高友好條約》一樣。”
“我大明強而高麗弱,所以樸得歡不得不籤。”
“可要是高麗強而我大明弱,想必受此屈辱的就該是臣或者是其他同僚。”
“殿下不要忘了,高麗當初可是做爲胡元的僕從軍禍害過中原的。”
“微臣曾經一本描寫唐時的話本,說是大唐時期的唐人從來都不會在乎什麼胡人,再怎麼有錢的胡人,也比不過一個長安城中的乞丐。”
“微臣不勝嚮往,也願意爲之而努力。”
說到這兒,楊大知縣又幽幽的嘆了一聲道:“大明,從來就不應該是讓蠻夷們喜歡的,而是自家百姓喜歡,蠻夷們害怕,讓蠻夷們提及大明便要發自內心的驚懼。”
隨着楊大知縣的話音落下,朱標也陷入了沉默當中。
這樣兒的大明麼?
……
“真是孩子氣。”
在聽完朱標的轉述之後,朱皇帝不禁嘿的笑了一聲,評價道:“他這是有些矯枉過正的意思。”
朱標望着朱皇帝問道:“那怎麼辦?姐夫好像就認準這麼個理兒了。”
朱皇帝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什麼怎麼辦?就按他說的辦——你記着,要想矯枉,就必須得過正,不過正無以矯枉。”
“先有五胡亂華時的兩腳羊,後有胡元南侵之後的四等人,兩次險些打斷我漢人脊樑,不下虎狼重藥,這種附骨沉痾又豈是輕易能去除的?”
“咱說他孩子氣,不是說他做的不對,而是他太心急了些。”
“眼下胡元未滅,大明不宜鋒芒太盛,該韜光養晦的時候還是要學會韜光養晦纔對。”
說到這兒,朱皇帝又伸手捏了捏朱標的肩膀,哈哈大笑一聲道:“你老子這一代是開拓的一代,也是與民休養生息、韜光養晦的一代,等到了你這一代,纔是該鋒芒必露的時候。”
“到時候哪個蠻夷不聽話,你就放心大膽的絕其苗裔,毀其貢獻。”
“就像是這治國一樣,咱把那些不聽話的,想要禍害咱大明江山的混賬們都處理乾淨,你就能輕輕鬆鬆的當一個治世的明君,做一個讓天下人都喜歡的聖主。”
說到這兒,朱皇帝又不禁嘿的笑了一聲道:“可惜啊,等你繼位的時候,那個混賬東西也應該正當壯年,他應該不會讓你好過,到你兒子那一輩還差不多。”
聽到朱皇帝這麼一說,朱標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朱皇帝卻又笑着說道:“行啦,你帶着你那幾個弟弟去讀書吧。”
直到朱標離開了乾清宮,朱皇帝的臉色才漸漸緩和下來。
只是略微琢磨一番,朱皇帝又忍不住笑着搖了搖頭。
還是有些孩子氣,年輕人太氣盛,做什麼事情不會像李善長和劉伯溫他們那樣兒思前想後。
不過也對,不氣盛還叫什麼年輕人?
反正咱老朱也還年輕,還有的是時間,只要咱耐下性子慢慢捋絡慢慢教,總是能成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