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老登他不講武德

作者:天煌貴胄
瞧着朱皇帝微微錯愕的表情,李善長感覺整個人都舒坦了不少。

  朱重八啊朱重八,原來你也有懵逼找不到北的時候啊!

  分權柄?

  要是擱在前兩年,你朱重八要從老夫手裏分走一部分權柄,老夫還得懷疑你朱重八是不是有卸磨殺驢的想法。

  至於現在?

  分!

  儘管分!

  你從老夫手裏分走一部分權柄,老夫不僅不會懷疑你,還會認爲你有良心。

  區區權柄而已,老夫但凡留戀半分,老夫都不叫李善長!

  坐在李善長旁邊的劉伯溫同樣也是心情舒爽。

  得罪人?

  笑話!

  只要御史臺和審計衙門能把惦記老夫九族的混賬王八蛋們全送下去賣鹹鴨蛋,得罪幾個人又算得了什麼?

  朱皇帝瞧着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臉上的笑意,忽然就有一種“這兩個老東西是不是拿錯劇本”的違和感。

  沉默了好一會兒,朱皇帝纔開口說道:“既然善長兄和青田先生都同意了,那咱們就先試試?”

  李善長毫不猶豫的點頭應道:“啓奏上位,臣以爲可以先試試,只是改制之事非同小可,不如先從寧陽縣和登州府改起?”

  剛剛還跟李善長保持一致的劉伯溫這會兒卻毫不猶豫的說道:“啓奏上位,臣以爲改制之事應當先從朝堂而始,先從御史臺、大理寺和刑部進行改制。”

  李善長直接哼了一聲道:“青田兄太過於心急了,改制之事牽扯萬千,偏偏再有一個來月就是春耕和春諱,若是直接從朝堂開始,地方上便要同步進行,到時候難免忙中出錯。”

  劉伯溫則是毫不客氣的反駁:“若要從地方上開始改制,最不應該的就是從寧陽縣和登州府開始,除非把登州府也從山東行省單列出來,又或者從整個山東行省開始改。”

  瞧着李善長和劉伯溫直接爭論起來,朱皇帝也開始暗自盤算着該從哪裏開始改制比較好。

  很明顯,李善長是在求穩,他是想看到實際的改制效果之後再改動朝堂上的結構。

  而劉伯溫則是相對要激進一些,他更偏向於利用這次改進的機會直接深挖空印案。

  那麼自己呢?

  朱皇帝把目光投向桌子上的“家信”,琢磨一番後忽然出聲打斷了李善長和劉伯溫的爭吵:“善長兄,青田先生,改制的事情咱們可以慢慢商量,眼下更重要的還是空印案的事兒要如何解決。”

  劉伯溫毫不猶豫的說道:“啓奏上位,臣以爲可以借空印一案來推動改制。”

  “第一步,先從各部抽調一些精通算術的人手組建成審計衙門。”

  “第二步,由新組建的審計衙門和改制後的御史臺以及檢校一起去各州縣盤點其縣庫,並對空印錢糧冊子進行審計盤查。”

  “第三步,大理寺審案,刑部複覈並據此來修正《大明律》。”

  這要是換成楊少峯在這兒,估計得問問劉伯溫是不是打算把大象裝冰箱裏。

  只是李善長不知道冰箱梗,因此只是哼了一聲後說道:“啓奏上位,臣同意青田先生所說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但是第三步的時候不應該由大理寺單獨審案,起碼也要三司會審,檢校和內侍旁聽。”

  略微頓了頓,李善長又補充道:“只是這樣一來,空印案就要拖延很長一段時間,可能一年兩年也未必能全部審完。”

  被捲進空印案的官老爺們有六百多個主印官,佐貳官和小吏的數量還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牽扯到的士紳,整個案子需要審問的人數就有可能多達三五千之衆。

  那麼問題來了。

  整個三司能夠動用的人手一共就那麼多,即便檢校和應天府可以幫着審案,一天又能審多少個?

  假設一天審十個人,三千多人就需要花費一整年的時間去審。

  這還得是中間不出現其他任何意外情況的理想狀態。

  而整個大明朝十二個行省,一百二十個府,一百八十個州,再加上八百八十七個縣,再加上三個安撫司和一個長官司,想要在一年的時間裏不出現任何意外狀況?

  再說了,登州府那裏還有一個楊癲瘋,誰知道他哪天會忽然抽風,再折騰出一個犁頭案或孫古樸造反案一類的破事兒?

  真要是這麼算起來,洪武三年爆發出來的空印案,怕不是要審到洪武五年甚至洪武六年才能出個結果?

  我滴個親孃七舅姥爺,朝廷還得花錢白養着那些官老爺們好幾年的時間?

  讓老夫算一算啊,假設一個人一天喫半斤米,三千個人一天就得喫掉一千五百斤米,這一年下來不得好幾十萬斤的米?

  如今大明國庫空虛,要不然還是審一個殺一個吧。

  哪怕一天能省下一斤米,一年下來也足有好幾百斤了。

  然而就在李善長琢磨着該怎麼省下更多的錢糧時,朱皇帝卻忽然說道:“一場空印案就要遷延日久,說不定能從洪武三年審到洪武六年,如果再出現一場空印案呢?”

  李善長心中一驚,朱皇帝又繼續說道:“善長兄,改吧,咱知道你是想要求穩,可要是再來一次空印案呢?”

  朱皇帝的語氣逐漸轉冷:“軍器局都能走水失火,誰又敢保證他們不會再來一次空印案?”

  ……

  楊少峯整個人都傻了。

  洪武四年,正月十六。

  剛剛陪着錦兒和玉兒過完上元節,還沒等楊少峯返回登州府呢,中書省的公文就先送到了寧陽縣。

  中書省改制。

  御史臺改制。

  大理寺改制。

  廢置行省,改承宣布政使司,另設提刑按察使司和都司,原本行省參知政事手中的權力被一分爲三,以後真正就是民歸民,法歸法,軍歸軍。

  除此以外,府級衙門同樣也受到了涉及,因爲一個府裏也要增設御史臺和大理寺的二級下屬衙門,順帶着還要增設一個審計衙門。

  換句話說就是知府大老爺也跟行省參知政事一樣,手裏的權力被分出去一部分,同時還多了一個負責查賬監管的。

  楊少峯倒是不在乎這個,甚至巴不得趕緊有人把審案的權力給分走。

  問題是特麼朱重八那個老登他不講武德。

  不對,應該是李善長那個老匹夫也不講武德。

  中書省發給登州府的公文裏還特意註明了,暫時不在登州府設置御史臺、大理寺、審計的二級衙門。

  而且那老登還又寫了一封家信,表示“咱當初說過登州府任由你折騰,你就儘管折騰,咱給你兜底。”

  所以呢?

  本官接下來還得去登州府那裏當牛做馬,操心整個登州府上上下下所有的公務和雜務?

  洪武四年的春耕。

  洪武四年的府試。

  還有果樹的栽種。

  下邊每個縣裏的賬目,審計。

  縣裏解決不了,送來府裏的案件。

  全都落在本官一個人身上?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