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楊少峯:這裏面肯定有事兒!
周敬心拿着統計出來的結果,向着楊少峯拜道:“涉案官員籍貫多出自江西吉安,涉案士紳多出自浙江餘姚和福建建陽。”
什麼玩意兒?
楊少峯滿臉懵逼的從周敬心手裏接過統計結果。。
涉案士紳多出自浙江和福建很好理解。
畢竟浙江和福建都沿海,有走私的條件。
可是涉案官員多出身於吉安又是個什麼鬼?
眼看着天色漸晚,楊少峯暗自琢磨了好一會兒後乾脆對周敬心吩咐道:“今天先這到兒,明天你們再來。”
“明天,把每個官老爺和哪些士紳接觸過都統計出來,找到跟士紳接觸最多的那些官老爺,找出那個跟官老爺接觸最多的士紳。”
周敬心拱手應下,和一衆生員們離去。
楊少峯卻將目光投向了夏煜。
“夏檢校,吉安、餘姚和建陽,這三個地方有沒有什麼說法?”
被楊少峯這麼一問,夏煜頓時也懵了。
吉安是江西的,以前可以算做是陳友諒的地盤。
餘姚是浙江的,以前勉強算做是方國珍的地盤。
建陽是福建的,以前是陳友定的地盤。
難道是這三家的餘孽攪和在一起搞事?
關鍵是這也說不過去呀。
陳友定和陳友諒雖然名字接近,乍一看像是同胞或者同族兄弟。
實際上,陳友定和陳友諒既不沾親,也不帶故,兩個人是彼此敵對的關係。
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夏煜只能無奈搖頭。
“卑職愚鈍,實在想不出這三個地方有什麼關聯。”
楊少峯眼看着指望不上夏煜,乾脆自己在心裏盤算起來。
大明後期有個賊拉牛批的東林黨。
難道這三個地方跟東林黨有關係?
也不對。
東林書院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存在,位於中書省常州府治下的無錫縣,跟吉安、餘姚、建陽這三個地方也沒什麼關聯。
好像也不對。
東林書院跟東林黨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其實並沒有。
有誰規定東林黨人就必須得是東林書院出身纔行?
萬一東林黨人就是以吉安、餘姚和建陽的士紳生員爲主呢?
想越越是混亂,楊少峯乾脆端起茶水抿了一口,又對夏煜說道:“等明天統計完了再說吧。”
“正所謂蛇無頭不行。”
“牽扯到六百多官員和兩千多士紳,不可能所有人全都是自發的。”
“其中必然會有人主事,有人負責聯絡。”
“跟士紳接觸最多的官員,跟官員接觸最多的士紳,這兩種人的嫌疑最大。”
楊少峯冷笑一聲道:“只要找到負責聯絡的人,負責主事的人自然也就該浮出水面了。”
……
經過連續不斷的篩查,周敬心等二十六個生員終於先鎖定了一個官老爺的名字。
朱守辰。
所有的表格彙總之後,朱守辰就是和士紳們接觸最多的官老爺。
籍貫建陽,至正二十年進士,現任餘姚知縣。
楊少峯笑着對夏煜晃了晃手中的表格,“夏檢校,如何?”
嗨呀,還得是寧陽縣的生員,就是牛批
夏煜則是直接向着楊少峯拱手道:“卑職佩服。”
這回是真佩服。
六百多個官老爺,兩千多個士紳。
相關的卷宗足足快有三千份。
而駙馬爺卻只用幾張表格,就從三千份卷宗裏找出一個頭緒。
夏煜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誇寧陽縣的這些生員們太牛批,還是該罵自己手底下的那些檢校們太廢物。
要是能好好忽悠幾個到自己手下來做檢校……
想到這兒,夏煜又忍不住長長的嘆息一聲。
可惜。
這些生員們都已經被上位和太子殿下給盯上,自己也實在是沒那個膽子去跟上位和太子殿下搶人。
心中好生惋惜一番後,夏煜忽然又想起了朱守辰這個名字。
如果不是因爲這個狗入的,自己就不需要來寧陽縣。
自己不來寧陽縣,也就不會見識到周敬心等寧陽縣的生員。
沒見識過寧陽縣的生員,自己的心裏也就不會如此之痛。
都怪朱守辰。
正所謂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心裏越來越不舒服的夏煜乾脆就把朱守辰給恨上了。
夏煜直接向着楊少峯拱了拱手,“駙馬爺,卑職這就讓人把朱守辰提來?”
楊少峯微微一愣,問道:“提來?提到縣衙裏來審?”
夏煜道:“是,上位說駙馬爺若是有興趣,可以直接審,也可以旁聽。”
嗯?
楊少峯頓時心生警惕。
那老登是不是又想坑本官?
在御史臺和大理寺、刑部還有行省改制的事情上,自己和老登只能說是拼了個兩敗俱傷。
自己心裏不爽,那老登的心裏多半也是不爽。
所以,那老傢伙是打算再坑本官一次?
可是,又真的很好奇那個朱守辰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能攪動起空印案這麼大的風雲。
所以,自己到底是有興趣審案,還是沒興趣審案?
正在糾結之時,楊少峯忽然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都知道洪武年間有洪武四大案。
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
外加一個名聲不算大,影響卻比前四個案件更加久遠也更加惡劣的南北榜件。
但是,但是!
這五個著名案件當中,胡惟庸案和郭桓案、藍玉案都是以主犯名字命名。
南北榜案也有具體的人員名單,好像是宋濂和劉三吾這幾個名字?
偏偏最早案發的空印案並沒有什麼名聲響亮的人物牽扯其中。
這裏面肯定有事兒!
楊少峯只是稍微一合計,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直接笑着對夏煜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見識見識這個朱守辰。”
夏煜拱手應下,又繼續問道:“敢問駙馬爺,是要在牢裏審?又或者是在大堂上審?”
在牢裏審,又或者是在大堂上審,兩種方式各有優劣。
在牢裏審的好處是諸般刑具隨便用,能讓人快速招供。
壞處則是有屈打成招的嫌疑。
而在大堂上審問雖然沒有動用私刑的嫌疑,甚至朱守辰的口供可以直接拿給大理寺交差,但是想要撬開朱守辰的嘴卻是一件麻煩事。
楊少峯暗自琢磨一番,隨後便開口說道:“就在大堂之上審。”
麻煩就麻煩點兒吧,總比留下屈打成招的嫌疑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