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刑罰不可不重也

作者:天煌貴胄
天子門生。

  當這四個字從朱標的嘴裏說出來,大殿裏的許多考生都不自覺的屏住了呼吸。

  衆所周知,天子門生指的則是參加了殿試並被錄取爲進士的考生。

  但是,科舉這個玩意兒並不是參加了殿試就能考到進士功名。

  因爲按照殿試成績排名,一甲前三名的叫做賜進士及第,二甲的就叫做賜進士出身。

  至於說第三甲……那些都是賜同進士出身。

  而所謂的賜同進士出身,意思就是你的學問還差許多,但是看在你一路科舉不易的份上,賞賜給你一個進士的身份。

  這玩意兒就跟如夫人不是夫人而是小妾一樣,同進士也不是進士而是按照進士出身對待。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天子門生只有一甲和二甲的考生,第三甲的考生沒有自稱爲天子門生的資格。

  也正是因爲這一點,“座師”和“同年”等說法纔會大行其道。

  畢竟一甲和二甲的錄取名額有限,而錄取名額最多的第三甲生員偏偏不算天子門生。

  爲了自己不在官場上被孤立,三甲生員們自然而然的就會通過“座師”和“同年”等關係網來拉幫結派。

  現在身爲大明常務副皇帝的朱標公開表示“以後說出去就是天子門生……”

  這裏面代表的意義可不僅僅只是對一甲和二甲考生的許諾,同時也可以說是對三甲考生的期盼和鞭策。

  朱標掃視了衆多考生們一眼,嘴角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姐夫說的對,這些考生都闖到殿試的關卡了,就算是第三甲的最後一名也絕不是什麼蠢蛋。

  自己不拉攏這些人,這些人就會向主考官靠攏,繼而又會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團體。

  唯一讓朱標感覺有些不爽的就是寧陽縣來的那幾個考生。

  整場殿試一共一百四十六個人。

  (正史參加本場殿試的共一百二十人)

  唯獨寧陽縣來的那二十六個考生,這些混蛋完全就是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答眼前卷的模樣。

  朱標從御階上走了下來,踱了幾步後就慢慢走到了周敬心的背後。

  周敬心此時已經答到了第四題。

  “臣聞:聖人奉天,而主宰天下之大,內而中國仰之以治,外而四裔賴之以安,然求其要,不越乎安庶民、明刑賞。”

  “臣又聞:一法之制立,曰吾爲天守制而不私議興革;一錢之出納,曰吾爲天守財而不私爲盈縮;一官之設,曰吾爲天命有德;一奸之鋤,曰帝爲天討有罪。”

  “罪者,惡之形於行也。其罪不彰,庶民難安。抑鬱不伸,何以召祥?”

  “故曰:刑罰不可不重也。”

  “……”

  朱標一時之間有些難以取捨。

  看周敬心前面三道題的答案,朱標覺得應該把周敬心外放爲知縣。

  可是看第四題的答案,朱標又覺得周敬心起碼也得是個大理寺的寺丞,又或者是御史臺的僉都御史。

  實在不行的話,刑部司務廳郎中又或者是刑部員外郎、主事也可以。

  只是等周敬心開始作答第五道題的時候,朱標的心就涼了半截。

  第五道題,周敬心一開始寫的答案還很正常,無非就是邸報和申明亭那一套東西,自家姐夫以前也講過一些。

  自己這次回京,也正是打算藉此機會把邸報和申明亭都正規化,常態化,從那些士紳讀書人的手中搶奪話語權。

  問題在於周敬心寫的最後一句話。

  “黎氓之積冤,有以幹天地之和。何必問諸小道之人耶?”

  這幾乎就是指着朱重八的鼻子在說:

  但凡你朱皇帝能把官老爺們整明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別讓老百姓受委屈,這種狗屁倒竈的問題都不可能存在,又何必拿來做殿試的題目?

  看到這裏,朱標已經徹底熄了讓周敬心留在大理寺或者御史臺乃至於刑部的想法。

  算了,還是把他弄去哪個省的按察提刑使司做副使或者僉事吧。

  實在不行的話,弄到山東又或者燕雲十六州的某個州縣去做正印官也行。

  要是讓這種水平的選手留在朝堂上,自家老爹早晚有一天得被他給氣瘋。

  自己這個常務副皇帝說不定也會天天捱罵。

  朱標一邊在心裏胡亂琢磨着該怎麼安排周敬心他們,一邊打量着大殿中的其他考生。

  只是看了沒一會兒,朱標的心裏就越發的不舒服。

  誰能給孤解釋解釋,這大明朝的第一次科舉,爲什麼只有一百四十六個人蔘加殿試?

  或者可以說得再直白一些:除去寧陽縣的二十六個考生之外,整場殿試居然只有一百二十人?

  在這一百二十人當中,還有三個是棒子。

  合着大明一千來個州縣,就選出來一百一十七個能參加殿試的選手?

  朱皇帝和李善長、劉伯溫也抱有跟朱標同樣的想法。

  不得不承認。

  儘管他楊癲瘋向來不幹什麼人事兒,給他安排點兒工作不是反過來給朱皇帝安排工作就是給李善長和劉伯溫添堵。

  但是,人家楊癲瘋是真把寧陽縣給弄明白了。

  一個縣,竟然有二十六個考生能通過縣試到府試再到院試、鄉試,及至貢試的層層篩選。

  而且這二十六個考生還全都是第一次參加科舉,年齡最大的剛剛十七歲,年齡最小的才十四歲!

  這踏馬上哪兒說理去?

  朱皇帝一邊翻着諸多考生的答卷,一邊長吁短嘆。

  “咱大明一千多個州縣,哪怕一個州縣有一個能來參加殿試的,咱這次就能得到一千來個進士。”

  “可是你們瞧瞧,你們瞧瞧,啊,一千多個州縣,還他孃的得算上國子監,最後竟然只有一百來個生員能參加殿試。”

  “更氣人的是,這麼多的州縣,尤其是江南,竟然還不如一個寧陽縣?”

  說到這兒,朱皇帝都忍不住暗自慶幸。

  得虧國子監馬上就要拆分,科舉也即將改制。

  要是再不改,三年後的殿試是不是又得冒出一批登州府學出身的進士?

  微微嘆息一聲後,朱皇帝又將目光投向了手裏的答卷。

  只是剛剛看了幾眼,朱皇帝的眉頭就緊緊皺起。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