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何其荒唐,何其可笑!
比如說主動站出來自首,承認自己殺了稅吏的葛成。
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還有兄長,弟弟,妹妹,妹夫,就差打小沒見過面的三舅媽家的表弟的七舅姥爺暫時還沒找到。
關鍵是人家錦衣衛辦事特別講究,不光努力替葛成等人找親眷,找到之後還給安排了京城七日遊。
按照關笙的說法就是:“一來呢,你們這些人沒資格進詔獄。”
“二來呢,應天府的大牢估計很快就會裝滿人。”
“三來呢,你家葛成抗稅,搞得朝廷沒錢養着你們。”
“所以,最多七天時間,你們這些人要麼去法場,要麼去登州。”
“聽本總旗一句勸,能去法場的儘量爭取去法場,千萬別想着去登州。”
“嘖嘖,好幾千裏地,就靠你們這一雙雙的腳底板走過去,去了之後還得幹苦力,體必呢?”
“……”
藍玉覺得關笙很不是個東西。
或者說,關笙帶領的錦衣衛們就沒一個好東西。
瞧瞧他們把人給嚇得。
七尺高的漢子,殺稅吏的時候眼睛都沒眨一下,據說去官府自首的時候是昂首挺胸走進去的,口口聲聲的喊着一人做事一人當。
現在呢?
嚇得跟月子裏的嬰兒一樣,連屎尿屁都特麼控制不住了!
“是吳老爺!是吳老爺指使小人乾的!”
“吳老爺說,只要小人把事情辦好,他就能讓小人家裏的孩子都讀書做官,還會分給舍弟一家工坊!”
“吳老爺還說,這次的事情不僅僅只是小人自己幹,其他地方也會有人幹,所以小人只要蹲幾年大牢就行!”
葛成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甚至連小時候偷看隔壁小寡婦洗澡的事情都老實交待了一遍。
關笙咂巴咂巴嘴,滿是遺憾的說道:“這也太慫了,連大刑都還沒用上呢,他就招了個一乾二淨。”
藍玉忍不住瞥了關笙一眼。
心裏甚至琢磨着,要是換成我藍某人,我能不能扛得住?
只是稍微一想,藍玉就有些泄氣。
扛不住。
根本扛不住。
這他孃的不是受刑不受刑的問題,也不是要命不要命的問題。
而是九族老小都得跟着死絕。
九族老小都跟着死絕了,那些士紳官老爺們的許諾還有什麼意義?
他孃的,駙馬府出來的這些錦衣衛,果然沒一個好東西!
……
蘇州城外,吳家。
吳家家主吳仁已然徹底絕望。
年過花甲的父母雙親,相濡以沫的妻子,剛剛有了孩子的長子,抱着孩子哭泣的兒媳,剛剛滿月的孫子,還在讀書考取功名的次子,以及剛剛說好親事,等到開春就出嫁的女兒。
一家人整整齊齊的站在院子裏。
關笙邁步走到吳仁的兒媳身前,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臉頰,笑道:“挺好的娃子,生得白淨,眼睛也大,看上去就是個有出息的。”
吳仁乾脆閉上了眼睛。
有出息麼?
活下去纔能有出息。
如果連活都活不下去……
關笙瞥了吳仁一眼,笑道:“吳老爺別怕,正在修訂的《大明律》有規定,很多刑罰都不會用在七十以上的老人身上,也不會用在七歲以下的孩童身上,這娃子剛剛滿月,什麼樣兒的刑罰都跟他沒關係。”
“只是吏部出了新的規矩,凡祖上三代有違法亂紀者,可以讀書但是不許科舉,更不許做官,也不許從軍,哪怕是想做書吏、衙役都不行。”
“你家這娃子,嘖嘖,他爺爺謀逆,他父親從賊,從他算起,最起碼也要到他孫子那輩兒纔有科舉做官的機會。”
“可惜,真是可惜。”
“不過,吳老爺你也可以放心。”
“你家這娃子好歹還能進朝廷辦的慈幼局,朝廷會把他養大,讓他讀書,以後老老實實的耕種或者經商都可以。”
“但是吧,我家鎮撫使特意讓本總旗告訴爾等,因爲你們鬧騰着抗稅,朝廷今年估計是收不到多少稅了,自然也就沒多少錢能撥給慈幼局,想讓你家小公子喫好喝好是別指望了。”
“……”
吳仁睜開眼睛,冷冷的望着關笙說道:“自古來成王敗寇,老夫落得如今下場,也沒什麼好說的。不過,你家鎮撫使居然把心思耍到一個未滿月的孩童身上,也未必太下作了些。”
關笙笑着搖了搖頭。
“你得感謝我家鎮撫使。”
“要不是我家鎮撫使主持的榷場給國庫上繳了兩千萬貫,估計你家的小公子都得餓死。”
說到這兒,關笙又上下打量吳仁一眼,笑道:“要不然的話,等你家小公子長大了,本總旗送他去見你?”
吳仁惡狠狠的瞪着關笙,怒喝一聲:“你敢!”
關笙擺出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問道:“本總旗爲什麼不敢?”
“他沒犯錯,本總旗可以栽贓陷害,什麼謀逆、大不敬、不孝、不忠之類的罪名要多少有多少。”
“你要是不信,本總旗這就給你編一個出來?”
吳仁兒媳懷裏的孩子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關笙卻笑着說道:“算了,算了,我家鎮撫使看不得孩子啼哭,本總旗也算得上心善,你家小公子的命算是保住了。”
吳仁不自覺的瞧向院子裏滿地的屍首。
吳家十幾個家丁,如今無一活口。
而動手殺人的劊子手,卻口口聲聲的說他心善。
何其荒唐,何其可笑!
吳仁擡起頭,又閉上眼睛,長嘆一聲道:“這次的事情,都是老夫一人所爲,家裏人並不知情,還請軍爺……”
關笙豎起一根手指,噓了一聲道:“別求本總旗,沒用。”
“從你讓人殺了稅吏的那一刻起,你就該有所準備纔是。”
“現在這情況,最多最多也就是保住你父母妻兒和小公子的命,你吳老爺是死定了,神仙都救不了你。”
“不過……想要保住你父母妻兒的命,你吳老爺應該知道怎麼辦吧?”
吳仁深吸一口氣,說道:“蘇州城東的陳進忠,城西的胡東漸,城北的李雋,老夫知道的就是這三個名字,剩下的還得問許知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