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一首《緣起》,唱哭衆人
一頓飯吃了一個小時左右,本來時間也不早了,衆人散了之後陳安獨自回到了酒店。
昏暗的房間跟窗外的萬家燈火顯得格格不入,陳安站在窗前默默凝視着每一處燈火,每一盞亮光的地方,背後都有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陳安一直在窗前看了好久,最後才默然的嘆了一口氣,躺回牀上休息。
第二天一早陳安就回到了工作室,大部分員工都放假回家了,但是因爲白蛇緣起就剩下一點收尾工作,還是有人過完年第二天就來上班了。
當然對於這些員工,不光假期會補回來,工資也是直接翻三倍,還會有額外的獎金。
“陳老師,宣傳片已經按照你的要求剪好了。”張承擡頭看向陳安說。
“好,我看看。”陳安走過去看了一遍,然後點點頭。
“我進去錄片頭曲,你們先忙。”陳安說完走進錄音室去錄片頭曲。
張承看着陳安的背影,忍不住對身旁的高沐霖道:“你說這電影什麼時間上映比較好?”
高沐霖聞言想了想道:“反正不是現在,現在正是春節檔,不少大導演的賀歲片正在上映,動漫電影很難搶的過他們。”
“或許五一競爭不會那麼激烈?”
張承聞言點點頭道:“確實,春節檔實在是太激烈了,簡直就是神仙打架,敢在春節檔上映的片子無不是膽大之輩,反正我是沒有這個膽子。”
“那是自然,雖然春節檔蛋糕大,但是喫的人也多,估計陳安自己也肯定不會選擇在春節檔上映。”
“除非他腦子壞掉了。”高沐霖忍不住笑了一下道。
“我現在有點期待陳老師的片頭曲了,畢竟這部劇的宣傳一半都要靠陳老師了。”蘇雪婷在一旁說道。
其實現在過年沒有那麼多事,但是蘇雪婷回家就待了五天,大年初二就跑回來上班了。
“陳老師的歌曲質量肯定不用擔心,而且這是陳老師的處女作,他估計比你還上心,哈哈。”張承開口道。
等到下午,陳安就出來了,拿着一個u盤。
“要不要一起來聽聽看?”陳安笑着看向大家道。
“要!”蘇雪婷第一個興奮的跑過來道。
衆人聞言也都是放下了手裏的工作,期待不已。
陳安在錄音室直接把歌曲插進了宣傳片裏,剛一播放就是那滿池塘的荷花,鏡頭慢慢轉移到橋上。
而陳安那宛如海妖般的空靈吟唱也在此時響起。
“啊~”
這吟唱聲一出,大家頓時感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下意識看了一眼陳老師。
“這吟唱,真絕啊。”張承忍不住搓了搓胳膊小聲道。
而等到前奏出現的那一刻,更是爲整個宣傳片鋪上了一層悲涼的底色,讓人不自禁傷感不已。
鏡頭隨着一片花瓣緩緩移動,畫面一閃定格在小白那憂愁的身影上。
“你是人,跟我在一起,只會害了你。”
宣傳片的故事正式開始,陳安的歌聲也在此刻響起。
“月,陰晴月缺,如你的髮梢……”
如果沒看過這部電影光聽歌曲,只會覺得悲傷,並不會太過觸動。
可是在坐衆人都是看過電影的,歌詞裏的一字一句都在訴說着許宣跟小白的感情與遺憾,衆人越聽越覺得難過,幾個女孩已經眼眶通紅,忍不住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這首歌,恐怕他在立項之前就已經想好了吧,不然怎麼會如此契合。”高沐霖淚光點點的說。
“是啊,尤其中間幾句歌詞,是真戳心啊。”張承搖了搖頭說。
一曲結束,幾分鐘的宣傳片也在此刻放完,陳安笑着問大家道:“感覺怎麼樣,還可以吧?”
現場這麼多人,在聽過這首片頭曲之後,恐怕也只有陳安自己能笑出來了。
“不是還可以,是太可以了,這個主題曲配上電影,簡直完美,無可挑剔的那種。”張承開口讚歎道。
“這個主題曲叫什麼名字?”高沐霖這時開口問道。
“緣起。”陳安回答道。
“緣起緣滅,這就是咱們電影的主題啊。”高沐霖點頭道。
“行,那我到時候再微調一下宣傳片,讓它跟主題曲更貼合…”
張承習慣性說完這句話,突然反應過來,好像剛纔看的時候,完全沒有感覺到違和感,每一處鏡頭的出現跟詞曲剛剛好。
甚至他在看的時候都忘了,這是一個完全未經過修改的宣傳片!
難道說…
張承這時不可思議的擡起頭,看向陳安道:“陳老師,你不會在主題曲還未製作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宣傳片每一處鏡頭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了吧?”
“要不然怎麼解釋,主題曲跟宣傳片配合的如此完美,簡直沒有一絲需要修改的地方。”
陳安聞言笑着點了點頭道:“是啊,所以我在讓你剪宣傳片的時候,纔會提那麼多的要求啊。”
這話一出,衆人皆是感到不敢置信與震驚,在歌曲還未製作出來的時候,他甚至就已經想好幾分幾秒要出現什麼樣的鏡頭了。
這份才華簡直讓人驚歎,張承做了這麼多年的總監,爲無數電影剪過宣傳片,可是從未見到過有人可以在主題曲出現之前就想好宣傳片應該怎麼做。
就算他是主題曲製作人也不行,畢竟想法跟現實肯定有衝突,你可能覺得這樣剪效果不錯,但是等到最後呈現出來,就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陳老師,這樣也行?”蘇雪婷在一旁忍不住說道。
“只要再加點字幕,這個宣傳片就搞定了。”陳安一聳肩笑着開口道。
張承聞言忍不住笑了笑道:“這絕對是我做過最輕鬆的宣傳片剪輯了,真是什麼地方都不用動。”
“陳老師不愧是陳老師,不光主題曲寫出來了,連帶着宣傳片都幫我們搞定了,有你在真是工作量都少了不少。”高沐霖在一旁開口道。
“審覈多久能過?”陳安這時開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