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這是在講故事吧?
“無論是編曲還是作詞,都有一種傳承的感覺。”
“這首赤伶,簡直聽的我渾身雞皮疙瘩暴起啊。”姜天王助理搓了搓胳膊說。
姜天王聞言滿臉感慨,輕嘆一聲道:“剛纔我還說,得什麼等級的詞曲,才能用交響樂團來伴奏。”
“下一刻陳安就給了我答案,這樣的詞曲,恐怕也只有交響樂團,能把這種大氣磅礴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了吧。”
場外此時的沸騰,也絲毫不遜色於場內。
#陳老師再改赤伶,交響樂團版本
#我華夏,千秋願,何遠闊
#詞曲雙改,堪稱一絕
不少網友在看到熱搜後都驚了。
“交響樂團版本,什麼鬼,陳老師用交響樂團來伴奏了?”
“是啊,你敢信,陳老師竟然直接把交響樂團搬上來伴奏,真的極其震撼,我剛聽完。”
“我的天,那我得趕緊去聽聽看。”
“真奢侈,拿交響樂來伴奏,好像陳老師還是樂壇第一人吧。”
“這豈止是奢侈,整個樂壇你問問誰敢拿交響樂團來伴奏,交響樂那麼恢宏大氣,一般人根本駕馭不住啊。”
“恐怕也只有陳老師有這個底氣了吧。”
而戲曲協會的會長蘇文成,在這首歌出來之後,也是迫不及待的點來聽了聽。
陳安跟他說過要改編這首歌,來詢問他的意見,畢竟這是華夏戲曲協會的主題曲。
動之前總要問問會長,這也是對蘇文成的尊重。
要是別人,無論改的好與壞,蘇文成都不會同意,我華夏戲曲協會的主題曲豈容你胡來改編?
但是你要說是陳安要改編,他直接舉雙手贊成,甚至都沒問改編的方向是什麼。
他對於陳安簡直是無條件信任,你想怎麼改都行。
尤其在得知他要開演唱會,在演唱會的舞臺上改編這首歌后。
蘇文成主動開口詢問,需不需要借他幾個專業的戲曲演員來做舞美,只要你有需要儘管提,他蘇文成能辦到的事絕無二話。
陳安聞言也是非常感謝,但他這次交響樂版本的赤憐,確實不用戲曲演員,就謝絕了。
之後蘇文成尋思陳安最近在籌備演唱會,肯定也很忙,就算他對改編後的赤伶很感興趣,他也沒張嘴向陳安要彩排視頻。
這次可算等到歌曲出來,他坐在沙發上,將手機聲音開到最大,點開了歌曲。
那恢宏大氣的交響樂,就算只是用手機播放,都把這位年過六十的會長聽的一陣心潮澎湃。
一曲結束,蘇文成一臉感慨的靠在沙發上自言自語道:“如果說原版的赤憐,唱的是亂世忍看烽火燃山河,那麼這一版。”
“唱的就是國泰民安、萬家燈火、繁華盛世啊。”
“第一個故事山河破碎,大廈將傾,第二個故事河清海晏,天下太平,陳安彷彿把這兩版的赤伶連接在了一起一般,形成一個故事。”
“改的真好啊。”
另一邊陳安換了衣服,又繼續唱了幾首歌,這時後場送來了一個圓凳和麥架。
陳安坐在圓凳上,把麥架調低,這是三個半小時以來,陳安第一次坐着唱歌。
“那麼接下來這首歌呢,也是本場演唱會最後一首歌了。”陳安單手扶着麥架看向大家說。
“啊~”
“不要。”
“陳老師。”ΟиЪ.ōΓG
全場觀衆聞言頓時一臉捨不得,皆是高喊起來,怎麼快四個小時的演唱會,感覺沒一會就完事了呢。
陳安笑着看向不捨的大家道:“還沒結束呢,這不是還有一首歌。”
“這首歌是五首新歌裏的最後一首,名字叫拆東牆,送給大家。”
隨着前奏極其帶有華夏特色的樂器響起,有人忍不住開口道。
“這是什麼樂器啊,怎麼感覺好像沒聽過,像古箏又不是?”
“是揚琴,這種傳統民樂器除了陳老師之外,真的沒什麼人會把它用在流行歌的編曲裏,看來這又是一首華夏風歌曲啊。”
前奏裏這時出現了馬蹄聲,陳安溫和的聲線也在此時開口,就彷彿在講故事一般。
“公元六五九年,十五歲,他接他爹的班。”
“考不取功名的後果是接手自家酒館。”
“又聽說同鄉誰已經赴京坐上小官。”
“他的夢,往來客誰能買單。”
一名女生看着臺上的陳老師忍不住說道:“我怎麼感覺現在的陳老師突然身上出現了一些說書人的氣質啊。”
“代代嘆,世道難,人心亂,可又能怎麼辦。”
“他女人的美麗對比映襯出他的難看。”
“朋友說她不愛,沒有愛,只是貪他小財。”
唱到這,陳安搖了搖頭輕笑一聲,就好像替他不值一般。
“可他愛,連菜都自己去買。”
這一聲輕笑直接讓全場觀衆一瞬間都有些恍惚了,好像陳安根本不是在唱歌,他真的就是在說一個身邊朋友的故事。
“我的天,陳老師真的在唱歌嗎,我怎麼感覺他就是在跟我們講一個故事啊。”
“我第一次在歌裏聽故事,這感覺真的絕了啊。”
“好有代入感啊,我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後邊發生了什麼,這感覺也太奇妙了。”
陳安在臺上繼續娓娓講述這個故事。
“掌櫃的小破酒館被人拆了東牆後來。”
“衙門說按一平米八吊錢來跟他折算。”
“他不干他不幹,百年招牌祖祖輩輩流傳下來。”
“掙得並不快但人熟地熟還算落個自在。”
此時全場都已經沉浸在陳安的故事裏,甚至連熒光棒都不揮了,一個個聚精會神的聽着歌,就彷彿真的在聽書一般。
莫瑩瑩在臺下看着陳安,雙手按在大腿上不自覺眨了眨眼,她現在都下意識的在爲故事裏的男孩擔心。
“掌櫃的小破酒館被人拆了東牆後來。”
“有人看見他冒雪揹着行囊暗夜離開。”
“丟下老丟下少,他是否也曾無奈。”
“一去若回來,老家的酒香還在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