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楊花落儘子規啼
“就買這一首,多了肯定不買。”
白嫖黨下完決心,極爲肉疼的掃碼,只購買了一首單曲。WWw.GóΠъ.oяG
剛買完,他就迫不及待的點了開來,同時內心還有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自豪感。
“嘿嘿,老子這次也是正版用戶了。”白嫖黨說完連忙戴上耳機,享受起來。
一曲聽完,他表情都變了,滿心感慨無所形容。
“天哪,這兩塊錢真值。”
說完後,他看向其餘四首新歌,內心又癢癢了起來。
這一首消愁,已經把他的心全都吊起來了,同時人就是這樣。
你第一個口子開了,以後也就更容易開。
他眨了眨眼,又掏出手機,買了一首蘭亭序。
“四塊錢啊,都能買一瓶中瓶冰紅茶了。”白嫖黨咂了咂舌,點開了這首蘭亭序。
五分鐘過後,他看着評論滿眼激動。
“天哪,果然像網上說的一樣,這歌也太棒了啊。”
這一首聽完,白嫖黨心裏更加癢癢,明知道有新歌你卻聽不到,這感覺也太難受了。
他看着購買頁面上的整張購買,一咬牙直接掃了碼。
“瑪德,一首一首掃,還不如直接整張購買了,這還有優惠呢。”
“陳老師,我的第一次可都給你了,足以見我對你的愛啊。”白嫖黨喃喃的說,隨後開心的暢遊在這張專輯之中。
同時大家此時的目光,也都放在了第四首歌上。
這首歌的名字極爲熟悉,一看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楊花落儘子規啼?”一名網友好奇的說。
“陳老師這是又把古詩改編成歌了啊。”
(楊花落儘子規啼,黃詩扶版本)
不止這名網友,幾乎所有人看到這歌名都是這麼想的,畢竟謎底都在謎面上了。
程夏看到這首歌,也是笑了起來:“他這是又把古詩改編引用成歌詞了啊。”
助理見狀也是點頭道:“國內的歌手除了他,也沒人敢起這種歌名了,而且別人也真沒這個能力將千古絕句改編成歌詞。”
“這就是陳安,藝高人膽大啊。”程夏笑着說。
說完,她點開了這首歌,想看看陳安究竟是怎麼改編這首流傳千古的古詩的。
歌曲剛一點開,就傳來陳安那充滿磁性的嗓音。
“楊花落儘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這四句一出,程夏頓時滿眼意外,她下意識的看向助理。
而助理也是滿眼意外,跟她來了個滿滿對視。
“這這這…這什麼情況?”程夏有些不可思議的說。
“不知道啊,我的天,他好像不是改編引用,而是直接給這首詩譜了曲子,寫成了一首歌?”助理難以置信的說。
“好傢伙,以前都是引用化用,現在竟然直接來整首了,全詩全都用了上了,一點沒改啊。”程夏滿心震撼的說。
“是啊,咱們還以爲陳老師是引用這首詩的詩句,誰能想到他全寫上了啊。”助理喃喃的開口道。
不只是她們,所有聽到這首歌的粉絲,此時的反應跟她們一樣,全都是一臉震撼,相當的不可思議。
“這不是整首詩嗎,這都能寫成歌,給譜上曲子?”
“我靠,這張專輯裏的驚喜也太多了吧,這好像在我印象裏還是第一次,有人把整首詩寫成歌啊!”
“確實,上一次陳老師是給詞作曲,這還是第一次給古詩作曲,把整首詩寫進歌裏啊。”
“陳老師真是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都能行的嗎,我的天。”
而陳安的歌聲還在繼續傳來。
“倘若相逢即別離,迢迢千里無期。”
“此地,何時,再相遇。”
“清風起,風將溫酒拂去一腔暖意。”
“知心人,酒過半巡稱知己。”
這一段一出,不少人頓時反應過來,驚詫的道。
“我的天,陳老師不光把這首詩寫進歌裏,還把他們兩個人的感情跟內心都寫出來了啊。”
“確實,這麼一寫感覺好配啊,我剛纔還在想,把整首詩寫進歌裏,那你之後歌詞怎麼寫啊。”
“總不能整首歌都重複這首詩吧,萬萬沒想到,陳老師馬上就給了我答案。”
“這個寫法簡直就是最完美的寫法了啊。”
有些人因爲畢業時間太長,已經忘了這首學過的詩,不由得開口問道。
“什麼兩個人,你們在說什麼,能不能解釋一下啊。”
“是啊,我咋看不懂了,我就知道這首詩好像是李白寫的,寫的啥啊?”
這些疑問一出,有些熱心的人頓時在評論區回覆道。
“這首詩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聽說王昌齡被貶,寫去的詩詞。”
“所以說是兩個人麼,一個是李白,一個是王昌齡啊。”
“哦,原來是這樣,想起來了,好像是這麼回事。”
“還好像啥,就是這麼回事啊。”
“哈哈,主要畢業十幾年,以前學那點東西都還回去了啊。”
間奏的長笛,更是無比契合這首歌的意境,宛如小橋流水一般古箏,更是彷彿彈在了大家的心上。
“話中題,總是難述平生遇。”
“他提筆,借花月,噫噫。”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再次聽到這,程夏滿心驚歎的說:“哇,陳安居然真的能把古詩唱的這麼好聽。”
“以前說古代的詞跟詩都是有曲,用來唱的,我當時還覺得,這些詞唱出來能好聽嗎。”
“現在聽了陳安這首歌,我反倒有些期待古人到底是怎麼唱那些詞的,是不是也如同這首歌一般這麼好聽啊。”
助理聞言笑着道:“也就是陳安的歌,你纔會有這樣的期待吧,以前也不是沒有人寫過這樣的歌。”
“妄想着蹭一下古詩的熱度,結果歌曲一出來,讓人罵成狗,嚇得那人連夜道歉,把歌曲刪了。”
“倘若相逢即別離,迢迢千里無期。”
“何地,何時,再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