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青石碑

作者:閒坐有狸奴
水玉色澤的石碑,在無盡歲月中已浸潤了無數魂魄,幽光凜然,彷彿一座不滅的燈塔。

  石碑之上刻着百餘個殘缺的上古篆文,晦澀難解——上古篆文講究迴文互義,百字足可解出千言,而缺失一字就可能完全無法解讀。

  好在阿原剛剛開了竅,融匯了滿腹的上古經義,凝神苦讀了好一會,也算讀懂了大概。

  用今世的話來說,這碑文乃是一篇“試煉指引”。

  諸多線索與猜測終於連成一線——立此碑文者,正是埋藏於長陽山深處的上古宗門,殤昜宗。

  雖然不知道殤昜宗究竟因何衰滅,因何沉入地底,但這篇碑文恰好解釋了有狄一族爲何會被困在地底兩百多年不得脫困——因爲他們開啓了“傳承試煉“。

  上古宗門傳承,絕非兒戲。但殤昜宗盛極而衰,似乎只因一場意外,就迅速凋零隕滅。倖存之人困死山中,只來得及將一部分護山大陣緊閉,並將之改造爲“傳承試煉”的舞臺。

  殤昜宗的護山大陣名爲殤昜顛轉混沌地淵陣,依山而建,落土而生,陣動山移,縱有移山填海之大法力也難以破陣。即便歷經滄海桑田之後威能百不存一,也絕不是有狄族靠鑿山挖洞能突破的。

  至於有狄族當初到底是誤打誤撞還是主動開啓了試煉,那就不得而知了。這試煉一旦開啓就不會停下——宗門隕滅、困死山中,留下的這傳承試煉處處透着悲壯與決絕。

  試煉的規則十分苛刻,必須連過三關,才能得到完整的傳承。若是隻通過其中一關,也可以獲得一些獎勵並被傳送出去。但如果一關不過,就只能困死在試煉之中,肉身與魂魄俱成爲試煉的養料、後人的訓誡。

  而試煉的三關,直指魂門大道,乃是魂門修行中關乎根本的“渡魂三途”。

  與玄門只有通天一路不同,魂門彷彿三足之鼎,共託大道之核。

  這三足之鼎又名渡魂三途,殤昜宗以“殤”、“昜”、“寂”代之,以阿原的理解來說就是合魂、煉魂、分魂。

  合魂與煉魂之術,阿原已然涉獵過,可類比採氣練氣,合魂是合天地素魂不斷壯大自身魂魄,煉魂是精煉自身魂魄使之凝縮穩固。分魂也很好理解,乃是將魂魄分裂使之各自獨立,化爲多道分魂,正是魂門獨有的奧祕。

  立意簡單,但三途之盡頭卻高渺入雲。合魂的至高境界是吞納天地之魂,牽引世間所有魂魄。煉魂的至高境界是九寂九轉煉就不滅之魂,超脫世間一切法則束縛,哪怕天地崩壞重歸混沌,亦永存不滅。

  而分魂的至高境界則是一魂化萬魂,無窮無盡。生衍演替,乃至天下所有魂魄皆出於一魂,天地之間再無“外魂”。

  渡魂三途並非先此後彼,除了分魂稍微有一點門檻之外,三者優先修煉哪個都行。甚至可以說,魂門很少有人能做到三魂齊頭並進,往往都會側重一頭。而三途之上側重不同、感悟不同,便分化出萬千魂門宗派。

  這試煉之意,就是要“求道者”分別感悟渡魂三途之妙。而面前這座石碑正是三道考題之一,印證合魂之妙。

  四人圍在石碑前默然良久,還是嬌憨的少女先發聲道:“我只能看懂一點點,似乎是說,這是一個傳承試煉?一共有三道考題,這是其中一道……可這道題究竟是什麼呢?”

  玄衣青年聞言扭過頭去,似乎對碑文再沒了興趣,搖頭道:“不知道,我一個字也看不懂。”

  “這碑文關鍵之處缺了幾字,怕是沒人能解出題目的內容了。但依上下文推斷,應當是讓求道者感悟合魂之道,證明在此道上的天賦之類……”

  周子銘倒是滿不在乎的樣子,隨口解讀幾句,倒是和阿原理解的大致不差。

  “我已思酌良久,合魂之道的天賦要如何證明、向誰證明,一概不知。上古至今不知多少年滄海桑田,這傳承試煉是不是隻剩下一塊碑了,也無人知曉。只怕是白費心思。

  少女聞言立刻反駁道:“可是看碑文說,似乎只有通過試煉——哪怕只通過一道考題,才能脫困出去。有狄一族被困幾百年,顯然這試煉並不是只剩下一塊碑了。我們若是解不開,豈不是一樣要一輩子被困在這裏?”

  “若真是如此,那大可慢慢去研究。但眼下,我們得先解決了外面的麻煩。”周子銘輕輕指了指頭上的黃幡,“我這辟邪幡雖然對魂鬼之物有剋制之力,但成千上萬的啖魂鬼蛛,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一提起外面無窮無盡的啖魂鬼蛛,幾個人心頭一凜,也只能把碑文丟到了一旁。

  “在下修爲低微,全憑道兄吩咐。”玄衣青年低頭向周子銘一拱手,舉止甚是謙卑。

  “哼,適才猝不及防纔會着了道,本姑娘正要找回場子。”

  周子銘聽得一笑道:“姑娘可有什麼手段?”

  少女咬了咬嘴脣道:“那鬼蛛只是魂光厲害,本體脆弱無比。反正有道友的辟邪幡罩着,我一個個把它們都轟成渣就是了。”

  “姑娘有所不知,那啖魂鬼蛛乃是魂地陰魂千年滋長孕生出的魂物,肉眼所見的鬼蛛本體,其實可以說只是個虛影。”

  “好比人乃是血肉生靈,魂魄歸於無形。而魂物則正相反,那團凝聚的魂光纔是根本,形體卻是由魂光滋生而來,可有可無的東西。就算你將之毀滅,魂光不散,無非是耗費些時光就會再次凝化出鬼蛛形體。甚至也可能不再是鬼蛛,而是其他更難纏的魂物。”

  這顯然超出了少女的認知,也讓一旁默默不語的原大俠心頭一震。

  雖然讀到黑書第四頁,對魂門大道已窺見一斑,但有阿郎前輩“珠玉在前”,阿原內心深處總覺得魂門道法雖奧妙詭譎,但缺少動人心魄的法能,有種“光說不練”的感覺。

  而這立着青石碑的地底石窟,的確是魂門最佳的試煉場。周子銘的一番話和石碑上的渡魂三途,一點一滴勾勒出魂門之威能,那是完全不同於引動天地風雷的另一條路。

  。手機版網址: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