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重劫

作者:閒坐有狸奴
第一劫安然度過,天玄門仙道領袖之位再無人挑戰,悠悠萬年過去,玄門終是迎來了“第二劫”——魔劫。

  神州結界之下,已有近百萬年不見妖魔蹤跡,但並不意味着妖魔已經除盡。諸多上古妖魔只是被封印在不爲人知的角落,一旦封印破損,便又是一場風雨。

  仙門宗派數萬年間開疆拓土,探祕尋寶,這種“風雨”多不勝數。真正惹出“魔劫”的,自也是魔中一等一的存在——上古真魔,心魔。

  心魔之名,赫赫如雷,上古之時令無數修士聞風色變,無需贅言。但上古末世大劫中,心魔似是被上界諸神斬除,從此在此境不存。

  末法之世,也幸虧沒有心魔之擾,仙道才得以艱難復興。而今世第一個經歷心魔之劫的修仙者,正是洞玄祖師。

  百萬年不聞魔名,當時的仙家道法全無對抗心魔的經驗與手段,換了旁人定是走火入魔、身死道消的結果。但洞玄祖師之才曠古爍今,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終還是封印住了心魔,讓其不能再爲禍他人。

  ——此乃天玄門祕史,只有洞玄祖師的十二弟子知曉。普通玄門弟子只知心魔之名,並不知道其已重現於世。

  直至、三十四年之前……

  一隻萬年妖狐膽大包天,憑藉出神入化的幻術,混入天玄門禁地,竊走了一件牽動乾坤的祕寶——遺音琴。

  天玄門的內門弟子皆知,遺音琴是祖師飛昇時所留遺物——洞玄祖師在卻步亭中斷斷續續地彈完一曲《幽引》,便魂歸天地,肉身坐化。

  但只有十二峯的峯主和傳人才知道,遺音琴相傳乃是創世大神曾經彈奏過的神琴,被天神風昊帶至下界。

  “遺音”之意,是大神留給天上天之人的教誨,亦是天人洗滌內心,驅除魔意的寄託。

  洞玄祖師當年正是得了遺音琴,才得以破除心魔,並將其封印在遺音琴之中。又有靜瀾峯一脈世代修行心門音律之道,看護遺音琴鎮壓心魔,才換來萬年太平。

  可那萬年妖狐好死不死,偏偏盜走遺音琴,將之帶離了禁地結界。心魔立時侵蝕了妖狐的心智,誘導其闖入天都,大肆破壞。

  上古真魔壓抑萬年的魔意,燃燒着妖狐萬年積攢的妖力,讓天都和天玄門幾乎毀於一旦。

  幸虧有洞玄祖師留下的後手,靜瀾峯峯主雲翳真君在關鍵之刻奪回了遺音琴的掌控,一曲震散了妖狐的元魂,亦將心魔再次封印於遺音琴之中。

  一場浩劫,天玄門上下折損過半,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天都破損,神器天玄鍾丟失,連鎮守天都的天都之子也不知所蹤。神州結界被妖狐捅出一個口子,靈氣不斷散逸,天地氣機之變,亦在不斷加速神州結界的崩塌……

  天玄門隱去了心魔之事,只說是妖狐作亂,忙着修復浩劫之後的滿地瘡痍。卻不料,另一場浩劫已悄然埋下了種子。

  心魔並沒有完全被封印,而是殘留了一縷魔意在妖狐元魂之中。妖狐雖然伏誅,但魔意卻悄然轉移到一個追殺妖狐的問道峯女弟子身上……

  天玄門三位真君與心魔一戰受創沉重,多年不曾理事。十二峯上元嬰真人折損過半,問道峯更是一位元嬰真人也無,沒人注意到那縷魔意漸成禍患,侵蝕了一個又一個問道峯弟子……

  紙裏包不住火,禍患也終有爆發的一天。

  十六年前,雲翳真君出關,本是有意收一親傳弟子,成爲未來執掌靜瀾峯之人。卻不想,她屬意的問道峯兩個女弟子,都已魔根深種……

  心魔之患,非同小可。雲翳真君當機立斷,封閉山門,傳令天玄門上下一同伏魔。

  而幾個問道峯弟子已被魔意侵蝕多年,表面上修爲平平,一翻臉頓時魔威赫赫,兇焰滔天。爲了剿滅他們,天玄門又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這一次,心魔早已準備周全,幾個入魔弟子的血並未撲滅魔焰,反倒是侵染了在場所有玄門弟子。

  從此,心魔之劫再也無法封印,和上古之時一樣,成爲了所有修仙者都必須面對的永恆夢魘。

  ——這玄門第二劫,洞玄祖師雖早有準備,最終還是難以阻擋。天下的修仙者,終要應劫。

  而第三劫,名爲天地之劫。

  就算不知當年祕辛之事,神州結界的破損、天地氣機之變,稍有修爲者都看得出來。

  神州結界一破,仙道的死敵南疆魔道勢必要掀起滔天巨浪,其他覬覦神州的勢力也絕不會放過百萬年纔等來的機會。天地之劫,說不定將是另一場“末世之劫”。

  …………

  “史書”中的紛紛種種,一時難以盡述。單是洞玄祖師預言“三重劫”一事,就讓雒原驚歎失語,思緒萬千。

  冬師叔講述的“故事”,本像是一道天光,照清了世間“真相”。卻不曾想,玄門的史書上,或者說世上成千上萬修仙者眼中的“真相”,完全是另一個版本。

  雒原終於明白了爲何自己揹着“天都之子”的身份卻一直“默默無聞”。

  換個角度看,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行事之道。

  大多數修士眼中,天都之子只是在玄門史書上一筆帶過,彷彿一件老舊而無用的古董——提升修爲、壯大勢力、尋寶求藥、突破渡劫,哪個不比追查一件古董的下落重要?

  就算一些金丹修士乃是元嬰大能知曉天都之子關乎神州結界,但那也只是一種“可能”而已。不是每個人都對探究解謎有興趣,玄門中諱莫如深的祕辛太多了,揪着不放換不來什麼好處,還可能惹來麻煩。

  …………

  可是,冬師叔的“故事”和史書中的記載,到底哪個是真?

  從情感上來說,雒原當然相信冬師叔,玄門史書更像是在文過飾非,掩蓋真相。

  可史書上所載更全面,從三十四年前天都之變起,前因後果更順理成章。

  倘若不先入爲主,不帶一絲情感去比較,似乎史書上的記載更可信——幾個年輕弟子幾乎撼動玄門之基,就算有“夢境”之說也讓人難以採信。說是魔劫,倒更合理一些。

  畢竟上古有句老話,“修行千載,不如一日成魔……”

  而史書上最大的破綻,在於其明確記載,當年問道峯“入魔弟子”已“盡數伏誅”。

  且不說已然成了魔尊、隱了真名的萬邢道君,老頭子師兄弟四人不都活得好好的?還都是仙盟在冊的“峯主”、“客卿長老”。

  雒原凝思許久,終於一笑道:“古真人,這史書上說,當年問道峯弟子已盡數伏誅。難道玄元峯上那個老東西,是個陰魂不散的鬼魂麼?”

  古真人淡淡應道:“【鑑古照今】道境之意,在於以史爲鑑,照映後人。對史料只管收集,並不評價。書中所載相互矛盾之事,司空見慣,至於真相如何,只能你自去評判。”

  雒原點了點頭,又道:“可仙盟這般寫史,就沒人質疑麼?我玄元峯傳承問道峯一脈,難不成都是‘盡數伏誅’的傳人?”

  “玄元峯傳承問道峯一脈,呵呵……”古真人意味深長地一笑,“知道這件事,或者說世上這麼認爲的,少之又少。”

  雒原愣了片刻,見古真人不像說笑,不禁訝然,“玄元峯峯主,難道不是問道峯道元真人的親傳弟子麼?”

  “玄元道人乃是論道大會上的風雲兒,名聲在外,但他真名叫什麼,少有人知,你知道麼?”

  “這還用問——他麼洛啓軒啊!”

  古真人一笑,像是個裝模作樣的先生故意刁難學生,揮手在鏡光中摸索了半天,方道,“找到了,這部仙盟名冊乃是祕卷,只有少數仙盟長老方能查看,今日就破例一次。”

  雒原望着鏡光,彷彿被先生拿着書當面指正,只見上面寫道:

  “玄元道人,本姓莫,化名笑癡,道號玄元。故雨國人,歲兩百餘。散修出身,五靈根,誤食仙株‘渚草’而築基入道,故壽數倍而道途斷。通經史,明辯機,曾在論道大會上一鳴驚人,被道一真人聘爲客卿。後升任峯主,改峯名爲玄元峯。”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