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進山
汽車開動了,董明的心緒也跑到了採石峪,董淑芬這個時候,也應該坐上了來縣城的班車吧董明心裏想着,估計他到了風都山後,董淑芬應該還到不了跑馬寨。今天小丫頭沒人來接,心裏一定不會多麼痛快,不知道晚上見到自己,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現呢想着想着,董明的思緒被同學們的說話聲打斷。
“我去過康寧,在那裏坐過公共汽車,可就是那裏的公共汽車,裏面的座位也要比這車多啊,一車人幾乎全都在站着,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這車就是非要人站在裏面嗎”
“風都山又沒多遠,站一會兒也就到了,白讓你坐車,就別不知足了。”
“問題是風都山又不是沒去過,我去的那會兒,還沒人收門票呢,這都是啥事兒啊,爬個山還要跟人收門票我家門口的那些山,隨便上,誰會找你要門票”
“這能跟你家門口那荒山比嗎聽說過嗎,風都山上名人真跡衆多,位於山頂中心的那廟,可是號稱碧霞元君的行宮,你說說,你們家門口的山頭上,有啥”
“鬼的行宮,誰知道咋編排來的,我小的時候上過風都山,那個時候,山頂就只有兩間低矮的小房子,哪兒來的和尚道士”
車裏空間不大,說什麼的都有,大家話題的重心,都圍繞在這車爲啥才這麼點兒座位的問題上,還好王書豪沒在車上,據說,他爲了安排汽車與門票,昨天晚上就回家了,要不然,他在車上聽到大家這麼議論,不知道他會有何種想法。
汽車走得不快,週六早上的縣城,街道上雖然行人車輛不多,但許多的紅綠燈仍然忠實地完成着它們的使命,汽車走走停停地出了縣城,車速纔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想讓它能開得多快就別指望了,拉着滿滿一車站着的學生,司機也不敢把車弄得太快。
大約二十多分鐘,汽車駛入了風都山鎮,沿鎮子公路,再向北行,遠遠地就看到了高聳的風都山。汽車首先進入的是風都山景區大門,一進入景區,由於是週末的緣故,雖然現在天氣已經較涼,仍然可以看到大型的停車場上面,已經有大量各地牌照的車輛停到了這裏,遊客中心的門前,三五成羣的遊客,候在那裏,或休息或等人。
進入風都山的遊客,購買了門票之後,還要再搭乘十幾分鐘的景區大巴車,到一處叫做“九星臺”的位置,這裏纔是風都山進山及驗票之所。董明的同學們雖然吐槽了一路的所乘車輛,但景區車的優勢在這時也體現了出來,汽車在進入景區大門之後,根本沒做停留,直接就駛向了“九星臺”,這是其他車輛無法與之相比的,因爲,景區之內,只有景區車輛允許通行。
九星臺也是一處大型的廣場,位置較高,這處地方名稱的來源,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道士,擅長占星之術,當初就是他在這個位置,發現了風都山乃九星彙集之地,在此之後,人們在山上修建了第一處道觀,九星臺也因此得名。當然,這些都是傳言,至於真實情況如何,就很難說了。
董明等五班同學,在九星臺下得車來,見到早已等在這裏的王書豪,只見他身後還跟着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面帶微笑。王書豪與身後的年輕人說了兩句什麼,然後,就見這個年輕人與黃老師輕輕握了握手,又說了幾句話,他們就輕輕地笑了起來。
與年輕人寒暄過後,黃老師這纔對大夥說道,“同學們,這位是景區管委會的肖幹事,等一下大家排好隊,在肖幹事的帶領下,進入景區,具體事情要聽肖幹事的安排,大家鼓掌感謝一下”
“咳”肖幹事輕咳一聲後,也放開嗓子對董明等同學道,“我們來風都山遊玩,實際上游覽的是風都山的其中一座山峯,大家向山上看,實際上風都山一共有三座山峯,最東邊的這處山峯是等下我們要遊覽的,西邊的兩峯,目前處於未開發狀態,那裏山勢險峻,希望同學們儘量不要過去,只在東峯遊玩即可,東峯上面,全部道路都有臺階,但我們同樣需要注意安全,上了山之後,大家不要嬉戲打鬧,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同學們中間,有少數人應聲道。
“這座山,我們從這裏出發,到達山頂,大約需要兩小時,上山和下山只有一條道路,大家遊玩結束之後,我們的車子會在下午三點的時間,從九星臺準時出發,返回學校,都記下了嗎”
董明粗略算了一下,上山如果需要兩小時的話,下山最多也就一小時,現在才八點四十,六個多小時的時間,也足夠大家在山上游玩了,覺得這個安排倒也不錯。
“哎,我說董明,剛剛肖幹事說爬這山要兩個小時,怎麼我覺得,用不了那麼久呢,沒覺得這山有多高啊”李和頌在董明邊兒上嘀咕道。
“看着不高,你沒發現嗎這山挺陡啊”
“看來你也沒上過這山啊,這裏不是你回家的必經之路麼”
呃董明一呆,他真不清楚,以前的那個董明,有沒有登過這山,馬上閉口不言。
董明等人被肖幹事領着,從團隊入口魚貫進入了山門,然後繼續叮囑道,“大家記好了,下午三點,我在這裏等着大家”
黃老師再次對肖幹事道謝,他也囑咐了大家注意安全,然後,跟在全班同學的隊伍最後,向着山上進發。
風都山東峯以花崗岩、砂岩爲主,間或有小塊平地,山上擁有着大量的松樹,沿山爲山洪沖積的砂石地,三座主峯東西走向,據說最高點海拔近兩千米,許多懸崖峭壁達九十度,直上直下。
風都山擁有着全部的石基臺階,上起山來,一點兒都不費事,李和頌腳步輕快地拉着董明向山上衝去,很快就走在了班裏的最前方。兩人一路向前,超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遊客,還時不時停下,看一看山下的風景。
“我終於明白了,爲啥肖幹事說上這座山需要兩小時。”李和頌指着山下的之字回形臺階道。
“唔,除了之字路以外,這山還真有點高”
“接着上吧,這裏有啥好看的”李和頌繼續埋頭登山,董明也跟在他的身後。
大約二十分鐘之後,一片灰色的建築羣出現在了兩人的面前,最外面的是一棟中間門洞,兩側對稱的窗戶像大眼睛一樣的建築。董明與李和頌看到這處山門前寫着幾個大字“寒山觀”,待兩人走近,這才發現,山門前面,還有關於“寒山觀”的簡介,知道這是一處道觀。
這處道教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山壯其勢,形成了天然山水與建築自然結合的獨特風格。
兩人進得山門之後,迎面爲寒山觀的主要建築三開間大殿,硬山頂,前抱廈捲棚頂,屋面組合爲勾連搭。頂覆黑瓦,正脊置寶剎,兩端置螭吻,殿前有月臺,大殿兩側的配殿爲硬山頂,覆黑瓦,前出廈,面闊各三間。
兩人對道觀的理解,僅限於道觀前面的簡介,在這裏轉悠了一陣,覺得有些陰冷,便沒了繼續呆下去的興致,繼續向山上行進。
這一路上,或有小型佛洞,或有簡單的佛道建築,但像寒山觀那種規模的建築羣,卻再也未見。直到兩人上了東峯之頂,這才被眼前的一幕震驚,好大的一片寺院寺院名爲“碧雲寺”,山門向南開,兩人進得山門殿堂,見殿內左右分塑二金剛力士,守護佛法。山門而後的大殿,中供阿彌陀佛,左右分裂四大天王像,掌管東西南北四大部洲的山河大地,又稱爲“四大金剛”。
大殿之內已經有許多善男信女,在這裏虔誠地禱告,董明不懂這些,李和頌也完全不懂,兩人對視之後,李和頌不敢在這裏放肆,只在殿內呆了片刻,就退出了大殿。
大殿外的廣場,中心處的巨型香爐,插滿了香客們進獻的香火,周圍煙霧繚繞。李和頌看了看手錶,這才感慨地對董明道,“那個肖幹事,就是在糊弄大夥兒,我就說吧,上個山,哪還用兩小時我們這一路走來,還四處亂逛,這才只用了一個小時”
“你那不是走,是跑好不好。”董明沒好氣地道。
“反正,這山也不是那麼難登,說兩個小時也太誇張了,根本沒有難度啊。”
“當然沒有難度,因爲這是東峯,有本事的話,你去登一下西峯試試到時候看你還會不會說沒有難度”
董明與李和頌同時轉身看了過去,只見王書豪與邵翔飛,還有曾全三人也來到了碧雲寺,而剛剛說話之人,正是邵翔飛。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