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信
信封的落款極其陌生,不過,他已經根據寄件人的地址,基本判斷得出,該信應該出自董新中!
在吳修爲滿是怪異的目光中,董明將信拆開,同時也證實了此前的猜測。
信,比較厚實,董新中的字,也算不得好看,甚至,有些不堪入目,不過,筆劃之間卻充滿了力量,相當符合一位體育生的特點。
“董明,你還有隴西的朋友,是在比賽中結識的嗎?”吳修爲納悶兒道。
“哦,是我的……,一個同鄉,也是校友,體育生……,剛剛參加工作,目前在隴西任教。”董明心不在焉地答着,目光早已經落到了書信正文。
因董新陽的緣故,兩人原本的關係極差,目前雖然有所緩和,但是,遠遠談不上友好,他實在想不通,董新中爲什麼會給他來信,所以,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
“……董明,我結婚了,寫這封信,沒有特別的意思,只是希望有人可以分享我的快樂,當然,也許你並不稀罕我的分享,我完全可以理解,你卻可能想不到,在我的心目之中,最希望分享我快樂的人,竟然是你,在我的眼中,你與其他人不同,所以,忍不住給你寫了這封信……。”
當看到書信的開頭,董明的心中不免有些微微顫動,彷彿見到當初那個鋒芒畢露的董新中,在經歷了無數的人生磨礪與挫折,看遍世間百態,一點點地變得成熟,慢慢地成長起來。
難道,董新中確實如年前所說的那樣,去了一處甚至連公交車都不通的苦寒之地?
“你的同鄉已經工作了啊,應該他比你大了很多,可是,畢業後爲什麼去了隴西?”恰在此刻,吳修爲的聲音再次響起。
“我們相差兩屆……,他考了中專,定向去的隴西。”董明應付說道。
其實,董新中與董明差了三屆,讀了兩年初三,當然,這些話,董明是不會對吳修爲說的,沒那個必要。
吳修爲“唔”了一聲,很顯然,他對隴西定向生沒有概念,或許,這項政策,並沒有涉及蜀川,他不瞭解也屬正常。
董明繼續看信。
“……因爲我是體育老師,所以,運氣還算不錯,沒有被分配到更偏遠的地區,那些地區的艱苦,遠超想象,沒有配置體育課的基本條件,也許,那裏才最需要我們,不過,這不在我的能力範圍,我學校所在的鎮子,也如想像得那樣,不通車,但在鎮子東邊二十來裏處就有公路,進城也不算困難。
如果覺得交通是最大的難題,就錯了,其實,我們這裏最缺乏的東西,是水!”
缺水,對於一個出生在董家溝子村的董明來說,簡直是悖論,董家溝子村哪怕同樣偏僻,哪怕同樣貧困,但是,村裏缺什麼都不可能缺水!
守着齊山水庫,怎麼可能缺水!
但是,董新中去的地方,居然缺水!
是不是悖論不用急着做出判斷,接下來,他給出瞭解釋。
“……我是在六月底到的鎮子,當然,與我同來的,還有我岳父岳母一家,恐怕你無法想象,從六月到我寫信,整個雨季,居然一滴雨沒下!我問過當地居民,他們說,一年之內不下雨是常態,偶爾出現了降雨,纔是非常新鮮的事情,大家早就習慣了……。”
“……鎮子附近沒有湖泊河流,又很難遇到降雨,那麼,怎麼解決用水問題呢,打井嗎?井是很難打的,但是,當地人有自己的辦法,他們會在一些低窪處,挖掘水窖用於儲水,但是,儲水時間通常年深日久,水質堪憂,不僅渾濁異常,通常還會伴隨各種怪味,當地人在飲用前,也需要將水靜置一段時日才能食用,後來,鎮子在西邊十多裏外的一處峽谷之內,建了個大型水窖,水質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每日的擔水,卻成爲了居民們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恐怕你可能想象不到,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每天可以洗澡,算了,一週能洗一次已是奢望!”
“……可能你會問了,我剛剛參加工作就可以立即完婚,婚房是怎麼來的,是不是得到了家裏的資助?我只能這麼告訴你,確實有家裏的資助,但是數目肯定不多,我的情況你應該清楚,以我與家裏的關係,怎麼可能得到太多?具體數量就不說了,說出來怕你笑話,我在六月底畢業,沒有回家直接去了單位報到,但學校已經放假,好在當地民風純樸,將我引到了校長的家中,完成了報到,隨後,你可能會問,我們一羣人,怎麼安置?”
“……當晚住到了老鄉家裏,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住進窯洞!但是,必須說明一點,窯洞住起來相當舒服,哪怕在最炎熱的夏季,一點都感受不到暑氣!轉過天來,校長居然爲我們安排了一處窯洞,是個遺棄許久的窯洞,若想入住,還需要一點點慢慢清理,但對我們來說,足夠了,當時正值假期,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在我們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耗時一個多月,將這處窯洞整治一新,所以,我可以自豪地說,從那以後,我有自己的家了!”
“……岳父岳母是閒不住的人,就在窯洞剛剛完成改造後,他們立即在鎮子租了處商鋪重操舊業,麪館開張,不過,在鎮子裏操持這種營生,好像有些不夠明智,因爲鎮里人太窮了,哪怕微利經營,仍然顧客寥寥,一個來月所得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房租,你知道我們鎮裏的房租有多麼便宜嗎?或者,租金只夠在市裏喫兩碗麪,生意多麼慘淡能想象得到吧!”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了學校開學,或者因爲一些學生涌到了鎮裏,當然,我們學校的學生數量不多,全校只有四百餘人,也或者因爲鎮裏的餐館確實很少,生意突然變得紅火起來,這種紅火不是你想象得那樣,但足夠岳父岳母一家人維持生計,原因無非是因爲岳父的手藝不差,還有……,居然與水有關!”
“……在我們修整窯洞的時候,爲了方便,找人做了一架羊角車,後來,這架車子成爲了我每天到鎮外取水的工具,咱們是搞體育的,不缺力氣,每天取來的水,只有一小部分留在了家裏,大半都送去了餐館,這樣做出的麪食就沒有了怪味,不瞞你說,我們學校食堂的用水,也是取自鎮裏的水窖,若讓食堂到鎮外取水,工作量實在太大,他們確實很難做到。”
“……條件雖然艱苦了一點,但是,我來到這裏也很開心,恐怕你想象不到,在我結婚的時候,學校所有老師,除了一位常年在家養病的,餘下全部到場,當然,我們學校老師的數量不是很多,加起來也只有十幾位,尤其像物理、化學、地理、歷史和生物老師,都只有一人,其實,在我來到學校之前,體育老師也只有一位,他已經六十多了,早就應該退休,不過,他不能眼看着學校沒有體育老師而安心休養……,一直堅持着,現在,這副沉甸甸的任務落在了我的肩頭,讓我感受到了這項工作意義的重大,董明,可能你難以想象,每天面對學生們稚嫩的臉孔,就會覺得,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在這個時候就會覺得,無論多苦多累,付出的一切辛苦,都值了!”
“……學校沒有任何體育器材,沒有足球、籃球和排球,更沒有什麼雙槓和單槓,我們的體育課,面對的是一片空曠的操場,跑道,是泥土地,與我們齊山一中到沒什麼區別,但在跑道的中央,足球場卻沒有球門……,我帶着學生們練習跑步,練習跳遠,投擲使用的器材只是石塊,可是,他們每一個人上課都相當認真,臉上總是帶着天真的笑容,從來沒有人報怨過條件的簡陋!”
“……我發現已經愛上了這羣孩子,愛上了教師這個崇高的職業,哪怕現在給我一個每天可以洗澡,不需要擔水的地方,也不願意輕易離開,因爲,我離不開這羣孩子,難道中毒了嗎?好吧,這種毒,中得越深越好……。”
“……好了,不和你多說了,不知道這封信什麼時候可以送到你的手裏,因爲,每隔三天,我們鎮子纔會有一位投遞員光顧,他是騎馬的,沒有路嘛……,希望我的這封信沒有給你帶去困擾,總之,我在這裏挺開心的,也希望將來還有再次相聚的時候,勿念,董新中!”
董新中信裏的話,讓董明的心頭久久不能平復,萬萬沒有想到,董新中所在地方的環境是那般艱苦,但意志卻沒有受到消磨,字裏行間,表現出了樂觀向上的精神!
而自己呢,每日的訓練任務雖然枯燥而繁重,但是,最起碼的生活條件還是相當優渥,衣食無憂,若仍無法拿出理想的成績,情何以堪?
董明咬了咬牙,突然將書信收好,然後,轉身向着屋外走去。
“董明,大晚上的,你還出去幹嘛?”吳修爲訝然道。
“感覺現在睡覺有點早,再活動一下筋骨!”董明頭也不回說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