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西海劇變

作者:朝蓋
允吾,長史府。p>

  荀彧正在處理公務,門外忽然響起匆匆腳步聲。p>

  有親兵推門而入,稟道:“大人,李蒙將軍求見。”p>

  荀彧放下竹簡,道:“讓李將軍進來。”p>

  親兵應聲而去,不多時,李蒙疾步匆匆,大步走了進來。p>

  “見過先生。”p>

  李蒙面色凝重,拱手施了一禮。p>

  荀彧起身相迎,回禮道:“無需多禮,將軍臉色有異,可是有何要事?”p>

  李蒙凝聲道:“還真給先生說中了,方纔破羌令以八百里加急來報,聲言遊牧於西海一帶的燒當王部三日前起三萬大軍出西海,已經攻佔西部都尉府。”p>

  “什麼?”p>

  荀彧吃了一驚,凝聲道:“此消息是否屬實?”p>

  李蒙道:“諒無差cuò!”p>

  荀彧剎時臉色變的十分凝重,肅然道:“眼下馬騰、張猛、蓋勳、皇甫堅壽等數路大軍來犯,金城新下,本就人心未穩,燒當王部這個時候舉兵來犯,可真是雪上加霜。”p>

  李蒙沉聲問道:“燒當王部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舉兵來犯,莫非有詐?”p>

  荀彧略一沉吟,便道:“燒當王部出兵,多半因馬騰之故。”p>

  李矇眼神就是一凝,道:“馬騰?”p>

  荀彧道:“馬騰雖然兵出狄道,但日行不過三十里,遲遲未到榆中,在下這些天一直在思索馬騰爲何要拖延行軍速度,卻一直不得要領。如今看來,燒當王部這個時候出兵,極有可能就是馬騰挑唆之故。畢竟馬家在羌人中有無以倫比的威望,縱然將軍威鎮西陲,在這方面相比馬家也略有不及。除了馬騰,在下想不出還有誰能令燒當王部出兵。”p>

  李蒙不解道:“可是,馬騰爲何要請燒當王部出兵,就不怕引狼入室嗎?”p>

  荀彧臉色轉爲凝重,道:“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董卓誘馬騰出兵,自然不會安了什麼好心。馬騰不傻,又豈會看不出董卓的驅虎吞狼之計。縱然馬騰能攻下金城,也必然會是兩半俱傷的局面。屆時董卓只需譴少量精兵,便可兵不血刃入主涼州。馬騰如果不想爲董卓作嫁,請燒當王部出兵策應戰場,以最小的代價攻下涼州,也就不奇怪了。”p>

  李蒙恍然道:“原來如此!”p>

  隨即就眉頭一擰,沉聲道:“龍耆城距臨羌不到兩百里,西部都尉府即已被攻破,燒當羌的三萬大軍也該殺到臨羌了,眼下該如何應對,還請先生示下。”p>

  荀彧面露憂色,道:“眼下允吾只有六千騎兵和伍習將軍的五千北軍精銳,高允吾得失事關重dà,將軍率領的三千西8涼舊部和伍習將軍的五千北軍精銳身負守護允吾重任,萬不能輕離。王方將軍的三千月氏騎兵到可勉強一戰,但兵力相差懸殊太大,難以拒敵,”p>

  李蒙蹙眉道:“那怎麼辦,總不能讓三萬羌兵殺到允吾來吧?”p>

  “當然不能!”p>

  荀彧搖搖頭,略一思忖,便道:“這樣,不如先請各位將軍前來商議一下再行定論。”p>

  “也好!”p>

  李蒙點點頭,隨即譴人去請伍習、王方、高順等將。p>

  不多時,伍習、五方、高順、吳懿及降將程銀、馬玩盡數到齊。p>

  驟聞燒當王部出兵,衆將果然人人色變。p>

  三萬大軍可不是個小數目,西海的燒當羌幾乎可以說是傾巢而出。p>

  如果換了平時,自然不是問題。p>

  可眼下馬騰、張猛等數萬大軍來犯,金城局勢本來就十分嚴峻,西海燒當羌的三萬大軍可就成了最後一根壓倒駱駝的稻草,一個處置不好,局面怕是堪憂。p>

  荀彧將諸將的神情看在眼裏,心下雖然擔憂,面上卻不露聲色,問道:“眼下軍將出徵在外,西海燒當羌三萬大軍來犯,不知諸位將軍可有退敵之策?”p>

  伍習想了想,道:“某以爲當集中兵力,死守允吾爲上。馬騰等輩遠道來襲,軍糧必然擠濟不上。我軍只需守得數月,彼等自然退兵。眼下當務之計,是譴快馬前往武威,尋找羅徵將軍大軍,請羅徵將軍速回允吾主持大局爲上。”p>

  李蒙、王方等也紛紛點頭附議,覺得這樣最爲穩妥不過。p>

  荀彧眼神就是一凝,默然不語。p>

  集中兵力死守允吾,固然是最爲穩妥的辦法。p>

  但被動挨打卻不是辦法,特別是西海的燒當部,一旦踏出西海,無異於將一羣豺狼虎豹放到了牛羊馬圈裏面,不把金城郡殺個屍橫遍野,這些羌胡人如何肯退兵。p>

  況且西海燒當羌既然來了,會不會退走還是兩說。p>

  因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些羌胡人殺到允吾,否則只怕大勢休矣。p>

  荀彧看向沒有吭聲的高順,問道:“高順將軍以爲如何?”p>

  高順想也沒想,便沉聲道:“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末將願率八千精兵,出寫谷迎擊羌胡叛軍,但有一兵一卒在,必不教羌胡叛軍踏出寫谷半步。”p>

  荀彧聞言眼神就是一凝,其餘諸將也是人人側目。p>

  就連伍習這個高順曾經的上官,也沒料到這傢伙竟然主動請纓出擊。p>

  荀彧不動聲色,道:“羌胡叛軍足有三萬衆,將軍只率八千步卒,兵力會否少了些?”p>

  高順肅然道:“兵貴精而不在多,羌胡之兵雖衆,不過烏合之衆。只需調度得法,八千精兵足矣。況且屯田兵缺少軍械甲胃,最多也只能調動八千大軍,餘者皆兵甲不良,就算勉強上了戰場,也不過是徒增傷亡,於大局無益!”p>

  王方不以爲然道:“空話誰都會說,羌胡之兵悍勇善戰,可不是烏合之衆。既然你想主動率軍迎擊,不妨說說如何才能擊敗三萬羌兵,看看是否可行。”p>

  衆將都望向高順,看他準備怎麼說。p>

  荀彧也面露訝色,凝聲細聽。p>

  高順默然片刻,才道:“沙場決勝貴在臨陣調度,將校是否齊心,三軍是否用命,末將沒什麼好說的。若未戰先言勝,縱然說的天花亂墜,與紙上談兵又有何異。”p>

  衆皆愕然,唯有荀彧目露沉思。p>

  高順雖然看似無言,實在這些番卻蘊含着極爲質樸的道理。p>

  未戰先言勝,的確是紙上談兵。p>

  仗還沒打呢,想到的就是勝利,正可謂驕兵必敗。p>

  真正上了戰場,勝利不是靠嘴巴說出來的,而是要看統兵將領能否調度得法,能否令將校齊心,三軍用命,能否根據戰場上的實際形shì,做出最爲正確的決斷,將一個個不利戰況的因素消除,將優勢不斷放大,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p>

  高順的這番話,可謂是道盡了一個統兵將領最大的作用。p>

  a>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a>I1153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