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殺馬超

作者:朝蓋
第344章

  羅徵一個冬天都在西川,連過年也沒有回關中。

  西川新下,東州士的勢力雖然已經被連根拔起,但局勢卻沒有徹底穩dìng下來,許多州郡官府都在進行權力更迭,東州士留下的龐大利益也要重新進行分配。

  諸多事情千頭萬緒,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理順的。

  賈詡、法正等人也在奔走,和西川士族商定具體的細節。

  成都,羅徵官邸。

  “主公,馬超押來了。”

  閻行匆匆奔進內堂,向羅徵拱手道。

  “唔,馬超來了?”

  羅徵精神一振,沉聲道:“帶上來!”

  “遵命!”

  閻行疾聲領命,轉身奔了出去。

  不大會功夫,幾名體型彪悍的悍卒將五花大綁的馬超押了上來。一起被押上來的尚有馬超之弟馬鐵、馬休,以及從弟馬岱,除馬超外餘者皆面無人色。

  數年前成都成破後,馬超本來想引軍遁入西羌,再徐後起。

  結果部將李嚴得知西川士族投靠了羅徵,哪會跟馬超跑去西羌當叛賊,當即命八千川軍將馬超等一併捉了,馬超任主將未久,還未能將這八千兵馬徹底掌握。

  且劉璋以李嚴爲其副將,就是對馬超也有防備。

  馬超不防之下,被李嚴一網成擒。

  羅徵早想見見馬超了,月前才下令李嚴將馬超押來成都。

  馬超披頭散髮,雖然十分狼bèi,但英武彪悍之氣卻絲毫不減。若非被綁了手腳。又被幾名悍卒死死制住了,只怕當時就要掙脫出來。暴起傷人。

  許褚、閻行二將不敢大意,一左一右持刀立在羅徵身側。虎視馬超。

  羅徵坐在案後,舉杯飲酒,十分從容淡然。

  馬超狼一樣的目光在許褚、閻行二將身上掠過,落到了羅徵身上。大浪淘沙,無數英雄已經落幕,馬超縱然心比天高,此刻也未免英雄氣短。

  羅徵也在打量馬超,“馬超,願降否?”

  馬超道:“願降!”

  馬岱、馬休、馬鐵等聞言。皆鬆了口氣。

  羅徵卻沒再開聲,舉着酒樽,盯着馬超看了足足半晌,才忽然道:“可本將軍怎麼從你的眼裏看到了不甘和野心,你很不甘,也想在這個亂世建立一番基業?”

  馬超臉色慘變,垂首不語。

  馬岱、馬鐵、馬休哥三臉色也變了,額頭有冷汗泌出。

  起於亂世,隻身平天下。

  這個世上從來不缺乏有野心的人。馬超也有這樣的志向。

  羅徵對馬超的印象,因爲來自後世的記憶,一直認爲馬超就是個驍勇善戰的武將,直到方纔從馬超眼裏看到了一些其他的東西。才知道自己被誤導了。

  這也是一個不甘人下,有野心的人。

  怪不得馬超在投靠劉備後,一直碌碌無爲。不得重用。

  換了是誰,也不敢放着這樣一個禍害在外面蹦躂。

  腦子裏轉了些念頭。羅徵頗有感觸地道:“這個天下有野心的人太多了,但是想要在亂世打下一片基業。有野心還不夠,看看現在天下還剩下幾個諸侯?知道董卓、袁術這些人爲什麼會失敗嗎?唔,還有劉表也死了,馬超,你知道原因嗎?”

  馬超勉強道:“不知!”

  羅徵道:“那讓本將軍來告sù你,因爲他們沒有與野心相匹配的能力,空有野心,沒有與野心相匹配的能力,最終的下場就會跟董卓、袁術這些人一樣。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你不妨看看歷朝歷代,真正能笑到最後的又有幾人,又有多少野心之輩化爲了塵埃?”

  馬超垂首,默然不語,將眼裏的不甘隱藏起來。

  羅徵又道:“馬超,和董卓、袁術、劉表這些人比起來,你連他們都不如。你的野心給你馬家帶來的只會是災難,想要稱雄天下,下輩子投個胎,重新再來吧!”

  馬超慘然道:“只求一命即可!”

  羅徵冷然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你既然不甘於人下,那就應該做好化身爲黃土的準備,緣何惜命?來呀,拉出去斬了。”

  “遵命!”

  兩名悍卒虎吼應命,拖了馬超就走。

  馬超神色慘變,疾呼道:“且饒性命,某願誓死效忠!”

  馬岱、馬休、馬鐵更是嚇的臉色慘白,面無人色。

  羅徵卻眉頭都不皺一下,馬超很快被兩名劊子手拖了出去。

  就聽的外面響起了幾聲喝罵,很快就嘎然而止。

  兩名劊子手捧了馬超人頭進來複命,羅徵瞥了一眼,兩名劊子手立刻退下。

  閻行掃了已經癱倒在地的馬岱哥三一眼,問道:“主公,這三個殺是不殺?”

  羅徵掃了一眼,面無表情道:“全部拖出去斬了。”

  血仇已經結下了,又豈能再留這三個禍害,遺禍將來。

  能混到今天,羅徵早就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

  只,馬超、馬岱皆在史上留下了盛名,如今這些在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人物卻一個個都死在了自己手中,就連周瑜那樣的人物,也被自己軟禁在長安,當成豬當着,那種感覺確定挺複雜的,莫可名狀。

  而更多的,則是一種數風民人物,還看今朝的蓋世豪情。

  許褚揮了揮手,馬岱、馬鐵、馬休哥三也被親衛全部拖了出去,全部斬首。

  就在羅徵入川時,建安六年冬,曹操在新野與劉備僵持了月餘,隨着冬季到來,曹操不得不退回宛城,於十一月班師回了許昌,留大將於禁鎮守宛城。

  而劉備則趁此機會,打着清君側的旗號。回師襄陽。而襄陽兵力空虛,只有荊州士族豪強的近萬私兵。劉備大軍到時,蒯、黃二族不想魚死網破。都改變了立場。

  劉備大軍進城後,當即將蔡、張二族屠了個乾淨。

  因劉表二子劉琮乃夫人蔡氏所出,蔡氏又是荊州豪強蔡瑁之妹,蔡、張二族可以說是劉琮堅持的支持者,不像蒯、黃等大族,隨時都可改變立場。

  劉備當然想自己做主,但荊州士族可不答應。

  屠掉蔡、張二族之後,就擁立劉琦繼楚王爵,佈告安撫荊州士族民心。

  劉琦繼承王位後。感劉備擁立大恩,即拜劉備爲荊州大將,統領荊州兵馬,主掌荊州內外之徵伐,可以說是大權獨覽,連改變立場的蒯、黃等豪強也要看劉備臉色。

  事實上劉備手握兵權,就算有人想反對,也不敢反對。

  早在率軍北上新野迎擊曹軍時,劉備就將三萬大軍清洗了一遍。將那些出身荊州大族的將校全部派上去衝鋒陷陣,全死在了戰場上,又趁機拉攏提拔了一批心腹。

  若非如此,荊州豪強豈會看其眼色做人。只怕早就奪了兵權。

  劉備雖然不善征戰,但玩這種手那段還是爐火純青的,再加上有個極富智謀的徐庶從旁參謀。還真讓他抓住一qiē可利用的機會,掌握了荊州大權。

  劉琦只不過是個無能之輩。又毫無根基,還不得凡事都得靠他這個皇族操持。

  而這個時候的李傕。則是快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建安六年洛陽周邊大罕,秋糧顆粒無收,等到了冬天,百姓餓死凍斃者無算。

  李傕就算想徵集糧草也無糧可徵,不然也就不會應劉表之邀出兵了。怎奈早被曹操和郭嘉料到,設下伏兵一舉將李傕兩萬大軍擊破。

  士兵們喫不飽肚子,養不活家小,幾乎每天都有士兵逃走。

  到了冬天,逃跑的規模更是嚇人,幾乎每天都有數百上千的士兵趁夜逃離軍營。

  就算統兵將校們看到了,也會裝作沒看到,根本就沒法管,也不敢管。

  一個冬天過去,李傕兩萬大軍被曹操擊破,再加上大量士兵逃離軍營,數萬大軍銳減超過大半,麾下只剩下了不到兩萬兵馬,還在苦苦支撐。

  等到天氣回暖,洛陽周邊的百姓日子更難熬。

  連種子都沒有,還怎麼種地,只能扶攜幼的繼續逃亡。

  李傕麾下的士兵也在繼續逃,有的逃往中原,有的逃往南陽,大半則逃往關中。皆因關中離的最近,又同屬西涼軍,羅徵麾下的西涼軍日子好過,一些消息自然就會傳到洛陽的李傕軍中,從心理上來說,李傕麾下的西涼亂軍還是更願意投靠羅徵的。

  畢竟關東軍和西涼軍連年惡戰,結下的仇恨可不小,逃到中原也沒好日子過。

  冀縣,漢陽太守官邸。

  “拜見叔父!”

  張繡進了內堂,向張濟納頭拜倒。

  “唉!”

  張濟長長的嘆了口氣,看着滿面風塵、鬍子拉渣的侄子,半爽說不出話來。

  張繡爬在地上,不見叔父開聲,也不起身。

  “錦榮起來吧!”

  半晌,張濟回過神來,連忙上前扶起張繡。

  張繡滿面風霜,沒有了昔日的英姿,但卻變的成熟了許多。

  張濟問道:“這些年在李傕軍中可好?”

  張繡苦笑道:“李傕苟延殘喘,也不信任小侄,能好到哪裏去!”

  張濟再次嘆了口氣,半晌無語。

  當年華陰一戰,張繡被高順大軍擊敗,來不及逃回華陰,高順就率軍圍城,張遼也奇襲破了安邑,高順又得徐晃率軍相助,隨後張濟不得已開城投降。

  張繡不知叔父投降之事,一直逃出函谷關,逃到李傕軍中。

  直到李傕麾下軍卒大量逃離軍營,實在混不下去了,張繡才找個機會脫身,祕密逃到涼州來見叔父張濟,可謂是歷盡了波折,箇中辛酸實不足爲外人道也!

  張濟默然半晌,才道:“錦榮先在府上住下吧,好生休養一陣,待爲叔修書一封,看能否爲錦榮開脫。羅徵頗有容人之量,諒不致爲難錦榮。”

  張繡拱手道:“全賴叔父作主。”

  二月,天氣剛剛回暖。

  袁紹就迫不及待的親率三萬大軍,擊破壺關,擒殺上黨太守張揚,殺進了幷州。幷州豪強林立,沒有統一的勢力,如何抵擋袁紹兵鋒,無不望風而降。

  趙雲接報後,唯恐袁紹趁勢渡河殺進河套,當即調集兵馬屯於採桑津。

  好在袁紹雖然志得意滿,但也沒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知道羅徵那廝並不好惹,而且南下中原是即定戰略,不可更改,這個時候背棄盟約,與羅徵翻臉實爲不智,並沒有趁勢大舉進兵河套,在攻下晉陽後就迅速理政安兵,收編幷州兵馬。

  消息傳到許昌,曹操也顧不上再攻打荊州了。

  袁紹已經平定了河北,今年不來,最晚明年必然要大舉南下。

  這個時候不積極備戰,哪裏還有攻夫去打荊州。

  正因此,劉備纔有機會喘口氣,抓緊時間拉攏荊州士族,收買人心。至於荊南,暫時也顧不上了,只命關羽引一軍守住巴陵即可。

  孫策豈會錯失如此良機,開春即出兵荊南,連下桂陽、零陵二郡。

  從初平元年諸侯起兵討董到建安七年,短短近十年的時間,天下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顯赫一時的諸侯在不斷兼併的過程中,倒在了歷史的車輪之下,也有人趁勢崛起,最終站在了歷史的大舞臺上,與幾個最強大的諸侯爭鋒。

  比如羅徵,再比如子承父業的孫策。

  而劉備雖然尚未入主荊州,但幾番顛沛,卻也開始出人投地。

  但更多的人,則黯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比如劉表,再比如劉璋。

  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戰爭的規模也越發龐大,從初平元年各路諸侯的幾千兵馬,最多不過兩萬兵馬,到現在的動轍五六萬兵馬,戰爭的規模不斷變的龐大,各種戰術策略也在隨之變化,不論是曹操、袁紹,還是羅徵等人,都是八仙過海,大顯神通。

  各種陰謀詭計、軍略奇謀層出不窮。

  至於各種戰術的演變,更是在不斷向前推進。

  毫不誇張的說,戰爭就是個催化劑,雖然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但在某些方面也同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兵器鎧甲等,爲了適應戰爭的需要,提高軍隊戰鬥力,諸侯都在費盡心思的改良軍隊裝備,鍛造的技藝至少上了一個大臺階。

  最爲突出的,就屬羅徵的西涼軍事集團。

  在羅徵不遺餘力的支持下,關中的手工業生產規模和技藝遠勝前朝,而糧食更是連年大獲豐收,關涼之地再無饑民,遠不似曹操治下的中原,饑荒遍地。(未完待續……)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