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七道考題
“瀉題?”夏彷說着也走了上來。
他是真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杜春秋在夏彷耳邊說起了近兩科科考之事。
屠之佑則避之不答,這樣的事情,他可沒辦法插嘴。
劉永銘問道:“考題呢?去!拿來,看看跟這假髮上的文章能不能對得上!”
跟隨劉永銘一起進來的侯不平連忙上前說道:“六爺不可!考生還未完全入場!此時不宜開封考題!”
劉永銘怒道:“這題早瀉了,還有什麼宜不宜的!”
侯不平勸解道:“您只要在考生全都入場之後再開封,此時便與六爺您無干系!若是現在開封,於規不合,怕是要生出事端來的。您也不着急這一夜吧?還是避一避嫌吧!”
劉永銘將侯不平推薦到太子身邊,就是看中了他冷靜的思考方式。
劉永銘不是大皇子,不會怒而忘理。
對於侯不平正確的諫言,劉永銘即使再不情願,也會聽從。
此時,杜春秋也出來說道:“禮部那裏也已經有了對策,皇上那裏也早已同意了。這九天三場的每一場的最後一道大題,皆由主考官親自當場出題!”
劉永銘剛嘆完氣,聽得杜春秋說主考官要出題,他的眼睛都瞪圓了!
劉永銘急道:“本王渾號混世閻羅,身上四藝是喫喝嫖賭可不是棋琴書畫!你們覺得本王會出題麼?”
杜春秋不好意得答道:“這……這是皇上與禮部衆官員一同合議的,不是爲了爲難六爺您。您若是不出題……”
“行了行了!拿本論語來!本王出題還不行麼!滾滾滾!別妨礙本王看書出題!”
衆副主考官,互看了一眼,知道劉永銘的心情不好,這才退了下去。
劉永銘今天是真累了。
他拿着小吏給他找來的一本論語坐在案前,只翻了幾頁,便倒伏在案前睡了過去。
等劉永銘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夜裏兩三點鐘了。
劉永銘不是自然醒的。
他是被侯不平給搖醒的,因爲別人根本不敢靠近他,怕他把無名火遷怒到自己身上。
誰讓剛剛侯不平真把劉永銘給勸住,暫不開封考題呢。
“六爺!六爺!”侯不平輕聲喚着。
劉永銘悠悠地醒了過來。
侯不平恭敬地退了一步,站在了一邊。
而其它副考官及同考官都列好了隊站在案前,像是受檢閱的兵卒一般。
“怎麼了這是?升堂問案呢?剛剛還好好的,這麼嚴肅做甚?”
侯不平輕聲說道:“六爺,考生都進場了。可以啓封第一場的考題了!”
劉永銘哦了一聲,揉了揉眼睛與鼻眉間,清醒了一下腦子,說道:“拿來吧,我來啓。”
侯不平聽得劉永銘的話,連忙走到一邊的櫃子裏拿出了個漆盒。
漆盒自然是黑漆色的,但開口處卻多了一道紅色的封漆,封漆上蓋有宮裏的火漆印。
因爲開封考題要四名副主考及部份同考官在場才能開封,所以衆官部們都一早列好了隊等着。
因爲這些官員裏就只有侯不平與夏彷跟劉永銘說得上話,所以是由侯不平去叫醒劉永銘。
劉永銘接過盒子的同時,一邊的夏彷已經遞過來了一把小刀。
劉永銘接過小刀,將火漆撩開,卻沒有馬上打開了漆盒。
他對侯不平問道:“盒子向來只封漆不上鎖麼?”
侯不平答道:“並不上鎖,封漆即可保密。”
“萬一有人僞造了一枚同樣的火漆印呢?”
侯不平想了想,說道:“這是宮裏的火漆印,想來……想來沒人敢這麼做。”
劉永銘冷笑了一聲:“收受鉅額賄賂也是死罪,照樣有大批大批的人趕着去投胎!爲了銀子,腦袋掉了算個球事!”
侯不平尷尬得笑了一聲:“六爺,先印捲開考吧!”
劉永銘點了點頭,打開盒子,將裏面捲成圓筒的卷子拿了出來。
卷子中間還繫了條紅繩。
劉永銘也不打開,而是直接交給了侯不平。
侯不平猶豫了一下,接了過來,說道:“照例,主考官要出一題。”
第一場考試考儒家經義,一共是七道考題。
其中所括論語、孟子、禮記、詩經、尚書、周易、春秋三傳等。
這七道全都是作文題。
但盒子裏的考題卻只有六道,原因之前杜春秋等人都已經解釋過了。
劉永銘看了看案邊的論語,說道:“題出於論語沒事吧?”
侯不平應道:“只要是聖賢書都沒關係,畢竟考的就是聖賢之語。”
因爲世界線在唐未就已經改變了,且沒有宋朝這個朝代出現,自然也就沒人去將禮記進行拆分解讀。
換言之,四書五經有些書還不存在。
所以原本後面要考的三道四書義與四道經義就合爲七道了。
“紙筆!”劉永銘喚了一聲。
侯不平又應道:“已經給您備好了,就在您手邊!”
劉永銘側頭一看,果然是備好了一應之物。
紙是宮裏專用的好紙,上面還有鎮紙鎮上了,就等着劉永銘提筆寫字。
劉永銘剛要寫字,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事情來。
他擡起頭對侯不平說:“你轉過去,不許偷看!”
“是!”案邊的侯不平應了一聲,轉過身後。
劉永銘這纔在紙上寫下了考題。
當然,他沒敢將那手瘦金體寫上,而只是用了一般的魏碑正體。
寫完之後,不等紙上的墨風乾,他便將紙張捲了起來。然後與之前的考題合在一起,將紅繩又繫了回去。
“行了!拿去吧!”
侯不平這纔回過身來接過考題:“六爺,是不是……”
“什麼?”劉永銘打着哈欠反問了一句。
侯不平說:“再去巡一巡考場?若是能發現更多作弊考生……”
“主謀都抓不到,抓那些個肖小有何用?這一科抓幾個,下一科呢?不用費那事了!等抓着主謀,供出誰買走了題,到時候再抓他們出來也不遲。本王真困了,明日再說吧!你們該幹嘛幹嘛去。有空的時侯把假髮上的文章對一對,看看是不是那之前六道題的其中一道解文。”
劉永銘說着從位置上站了起來,向着屏風後面的通鋪而去。
不一時,裏面便響起了劉永銘的呼嚕聲。
侯不平拿着考題卻是有些爲難起來。
他看了看身邊的杜春秋,說道:“六爺看來是真熬不住夜,原本這考題應該是他親自送到印卷室的,可他連看都不看,現在……”
杜春秋苦笑一聲,說道:“我陪您去吧!也好有個見證,省得讓外人嚼舌根。”
屠之佑卻說道:“還是我與侯右都去吧!杜侍郎你是朝裏難得的清流,不當攤上誹議之事。反正我在翰林院與閒人一般,也無所謂了!”
夏彷一聽,笑道:“那還不如我去!我一個棋待詔,更無所謂了!”
屠之佑譏笑道:“你要是被罰了俸,你家那隻母老虎可放不過你!”
屠之佑與夏彷同在翰林院,雖然分屬不同部門,但平日出入時低頭不見擡頭見,自是知道對方。
夏彷打了個激靈:“您去!您去!”
“侯右都,我們走吧!”
“好!”
屠之佑與侯不平剛一離開,那大通鋪裏頭便發出了劉永銘的沉吟聲:“瑤兒、瑤兒,水!爺渴了。”
剩下的衆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呆愣住了。
他們都聽得出來,這是劉永銘真渴了,只不過是睡着了,叫喚着要水喝。
他們都能猜得出來,這是叫的女人的名字。
夏彷看了看衆人,知道沒有人敢去招惹劉永銘,他搖了搖頭,說道:“還是我去給他弄杯茶水吧!省得一會兒他該發脾氣了!明明是來監考的,卻成了伺候人的奴僕了。嘆!”
夏彷嘆了一聲氣,前去倒茶,並送進了通鋪之內。
不一時,屏風後面的通鋪裏頭傳來劉永銘翻身的聲音,之後便是叫罵聲:“想燙死孤王呀!涼的!要涼的!激涼的那一種!最好放幾塊冰塊進去!”
夏彷無奈地又走出來,前去給劉永銘換涼水。
衆同考官都交頭接耳地笑話起夏彷來。
夏彷也不在意別人的取笑,換了涼水之後又送進了通鋪之內。
“放在一邊吧,一會兒本王還要喝。”
劉永銘喝完水,喃喃了一句之後就再也沒有別的奇怪的聲音傳出來了。
夏彷見得劉永銘沒了囈語聲,把水杯放在坑邊的低案上,這才走了出來,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可這一坐就是二刻時,那侯不平與屠之佑去了這麼許久卻不見回來。
坐在書案後的杜春秋終於還是按不住氣,着急了起來。
他雙手按着身前的案面,看了看身邊另一張臺案後坐着的夏彷。
沒等杜春秋說話,那夏彷便更加焦躁地對杜春秋問道:“杜侍郎,他們二人去了這麼許久也不見回來,會不會出什麼意外?”
杜春秋搖了搖頭,應道:“應該不至於吧?”
夏彷擔心地說:“我總覺得這裏面有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