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讖語謠言

作者:白頭愚翁
山隹高也一路跟隨着劉永銘往正堂裏去。

  正堂之內,原本空無一人,劉永銘一到,那裏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幾個僕從匆匆地撒了點水,又有幾個人上來將茶几擦了擦,最後又上來兩個人,給劉永銘與山隹高奉上了茶。

  劉永銘一邊喝茶一邊對山隹高笑道:“我說山知府。你也好意思坐下來喝茶?這可是李侍郎家的茶,他沒請你你就進來了?”

  山隹高笑道:“六爺。這茶在官場上叫送客茶,您這是要把李侍郎送走麼?您都好意思喝,我如何不好意思坐呢?”

  劉永銘哈哈笑了幾聲。

  正此時李裕穿着便衣從後廳走了出來。

  劉永銘沒有起身,只是坐着問道:“李侍郎,你行呀!父皇那裏一病,你就不上衙,跑回來躲清閒來了!”

  李裕笑了笑,也沒有理會劉永銘的嘲諷,在主人位上便坐了下來:“六爺,您怎麼知道我沒上朝?您去過戶部了?”

  劉永銘放下茶碗笑道:“沒去戶部。就是聽得於滄楚說你從右銀臺門出去了,所以我料想你回家了。”

  “我從右銀臺門走就是回家?”

  劉永銘笑道:“你從右銀臺門走,必是去了翰林院。你去翰林院定是去找書籍去了,你想看看那條金龍王是不是真的有兩個兒子!想來那天煮的那條大鯢豫王並沒有帶回去,而是你吃了!你又聽了我那些危言聳聽的話,心裏有些害怕,所以就……”

  李裕連忙擺手說道:“六爺!六爺!”

  劉永銘哈哈笑道:“李侍郎何時如此迷信鬼神?大哥狐信那鬼神之言以至驚風怕雨,我的那些話是嚇大哥用的,這你也信?”

  李裕不高興地說:“您當時說得有板有眼的,我如何能不信呢!狄道那裏的確是有許多金龍王的廟,而且……而且我查到那金龍王的確是有二子!”

  劉永銘笑道:“魏晉之時,北狄入寇,北人南遷,衣冠南渡。後桓宣武入川,自此,隴川遂平。又經侯景之亂,又有隋唐風雲,中原大亂之際,東人西遷。那所謂金龍王原是吳國傳說,非是隴地原有!”

  李裕恍然大悟:“還是六爺高雅,見識廣博,原是如此呀!那涇河龍王之事……”

  劉永銘哈哈笑道:“魏徵夢斬涇河龍王之事出自路邊說書人,根本沒有什麼出處!我說李侍郎!你今日這是怎麼了?金龍王在翰林院的典籍裏能查得到,就說明世上真有那本書呀!翰林可以看,我就不能看了嗎?我知道又有什麼稀奇的?”

  李裕一愣,又問道:“那徐義的事情又怎麼說?我可聽說……”

  劉永銘又笑道:“這事你就不該問!秦王府裏的事情,你都不該問!我知道即是知道,你卻是不該知道。看到邊上的山知府了嗎?他低着頭一句話也不說,我若是問他剛剛聽到了什麼,他必是回答沒聽到!”

  李裕看了看早將頭轉到一邊去的山隹高,又回首對劉永銘說:“非是我迷信這神怪之言,而是……唉。我李家以讖言而興,不得不信呀。”

  讖言即是民間流傳的一種預言類謠言。

  比如秦朝的“亡秦者,胡也”,漢朝的“公孫病已當立”,隋朝的“十八子殺羊”等等。

  而楊廣卻以爲十八子即是指的李密,而此時太原李家卻興起了。

  李世民繼位以後因聽信了“三代後女主武氏有天下”而殺當時的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縣的“五娘子”李君羨。

  劉永銘聽得李裕的話,哈哈笑了起來:“李裕呀李裕,你讀書讀傻了麼?不是。你最近是不是聽到了什麼謠言了?”

  李裕連忙說道:“從齊國那裏傳來一句歌謠!”

  “什麼歌謠?”

  李裕十分認真地回答道:“清水出餘杭,人皇取瓊瑛。”

  “什麼?”劉永銘疑了一下。

  李裕又再一次地說道:“清水出餘杭!人皇取瓊瑛!意思是餘杭那裏若是出現一口特別的清水泉,那麼人皇就會下世來摘取瓊瑛!”

  劉永銘哈哈笑道:“這是哪個內待嚼舌頭讓你聽到了?”

  “不是內待說的。是從齊國那裏傳過來的!”

  劉永銘拍着茶几對山隹山笑說道:“李侍郎越來越愛說笑了。無雞之談,你也信。”

  李裕此時才聽明白劉永銘對對於太監的冷笑話。

  但此時那山隹高卻好似又能聽到了,他應道:“此事……此事我亦有所聽說。但不是近年的……”

  “什麼?”劉永銘愣愣地看着山隹高。

  山隹高本就是齊國人,自然是知道齊國的事情。

  山隹高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劉永銘說道:“十幾年前,齊國便流傳這句話了。但不知所以。”

  李裕馬上指着山隹高,對劉永銘說道:“六爺!您聽!我說吧!這不是空穴來風!這確有其事,怕是將來一統天下之天子或是會出於……”

  李裕看了看堂外,壓着聲音說道:“會出於餘杭!不在關內!而且我還聽說……”

  劉永銘歡樂地問道:“你還聽說什麼了?”

  李裕接說:“我可還聽說,蒙國國師帕……帕什麼來着,他曾去過齊國,在齊國宮中他曾指着齊太子未來的太子妃說,此女將來必生天子!您猜那太子妃叫什麼?”

  “什麼?”劉永銘道,“別打這關子了,直接說吧。”

  李裕煞有介事地言道:“那齊國太子妃,即名叫瓊瑛!你說巧不巧!”

  劉永銘哈哈笑道:“不是說天子出於餘杭麼?怎麼看你意思又變成齊國人了?”

  “這……”李裕猶豫了一下:“讖言就是這麼一回事,事情不發生,如何也不知道結果!”

  劉永銘擺手笑道:“我說大哥爲何自小就怕鬼神呢,有你這樣的陪着蠱惑,他自是不信也得信了。”

  李裕臉色一板,急道:“六爺!這事您可不能怪我!我是信神而不信鬼!金龍王那事我信,但厲鬼索命什麼的我卻是不信。魏王怕鬼,那是你小時候用消息機關把他嚇出來的!可不是我鼓搗的!”

  劉永銘再一次擺手說道:“行了行了。不與你費話了。我且問你一件事。”

  李裕笑道:“六爺有話便說,不必客氣。”、

  劉永銘正要說話,回頭看了看坐在邊上的山隹高。

  劉永銘對山隹高說道:“山知府。您喝了這麼多茶,是不是該上趟茅房?”

  “我沒喝茶呀!”山隹高應了一句之後,馬上回過味來。

  這是劉永銘想要讓他迴避一下,二人的談話可能會十分私密。

  山隹高猶豫了一下,說道:“我……我是得去一趟茅房,不過……六爺您可不許走了!”

  劉永銘笑道:“本王事還沒談完呢,走什麼走呀!你且去你的茅房吧,記得去久一些,好好得研究一下茅房,到時候本王上一本奏疏封你與屠之佑做個茅房大學士!”

  山隹高無奈得站了起來,一揮衣䄂,走出了廳堂。

  劉永銘見得山隹高離開,這纔對李裕說道:“洛倉是不是不放糧了?”

  “這……”李裕猶豫了一下說道,“與六爺實話說了吧,這事雖說不歸我管,但確有其事。且非是今年如此,而是依慣例而行。洛倉的糧食到一定的量,就不再外放,夏稅收了以後,若是能從晉國那裏買一些過來,還是會放糧的。不過六爺不用擔心,百姓那裏是不缺糧的,且不說農戶家裏有些存糧,就說那糧商早在年前就把糧食給預定好了,朝廷這麼做只是想備留一些糧食,正所謂有備無患嘛。”

  劉永銘一邊沉思卻又一邊點頭,想了一翻之後,他才說道:“若是本王現在就要進一批糧食,是不是也進不了了?”

  李裕微微一笑:“不可能能進得了。滄倉可不比他處!沒有皇上下旨、內閣用印、戶部批文,誰也開不了洛倉的倉門!六爺,您也別問爲何會這樣,您如此機敏之人應該能想得到。”

  劉永銘當然是知道爲什麼。

  因爲那些糧食都是留給徵東大營的,只要徵東大營有需求,糧食就會被拉到徵東大營去。ωω

  而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了,劉永銘自己也是清楚這件事情的。

  因爲劉永銘的產業裏便有酒莊,酒莊釀酒極費糧食。

  即便是劉永銘酒莊釀酒所需的糧食也是得提前向官府有司去訂購,而後憑條去糧倉取糧。

  這就是爲什麼皇帝劉塬會答應劉永銘可以讓他私自釀酒的原因。

  因爲糧食供給有限,能買到用來釀酒的糧食自然也是受限的。

  即使有皇帝的特許,劉永銘最終也釀不出他所需的酒來,更別提劉永銘想要達到的規模化生產了。

  這就是爲什麼劉永銘對於酒類生產一直做的是精品路線,從玉泉佳釀到瓊漿玉露,再到還未開始生產的雲仙燕樂,一次次的產品升級,爲的就是擺脫糧食不夠所引起的一系列問題。

  當初停掉給四皇子劉永鑰的酒類供給,並不是因爲單純的與四皇子發生衝突,而真的就是因爲生產不出那麼多的好酒。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