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一正一副
曹嶽擺着手說道:“不行不行。你爲人衝動,弄不好會事得其反。鄉紳那裏若是彈壓過甚,怕是會惹出大事來的。且戶部這邊事務多,你也走不開呀。還是從御史臺挑一個御史去吧。”
厲舒才言道:“您即不讓侯右都去,那剩下的御史便皆爲大爺黨了!他們如何會盡心去爲您辦成此事?餘少卿又走不開大理寺,那也就只有我去了呀!”
劉永銘笑道:“刑部谷從秋最近與爺我走得很近,他必能把那些鄉紳治得服服帖帖。”
厲舒才緊張地說:“可他不精通戶部事務呀!下官若是能成此行,下官敢保證,絕不做出法外之事來!鄉紳若是有罪,依法而治。我不私處,只交於地方官府處置!”
劉永銘說:“地方府衙多與鄉紳世家勾結,只交於地方官府處置,這好似……”
厲舒才連忙說道:“爲的不是治那些鄉紳,而是爲了讓百姓有田可種,讓夏收平穩而度,讓清丈田畝順利而行!甚至是……只要那些鄉紳不再追回出讓的田畝,白送給農戶,我甚至都能放他們一馬!”
曹嶽臉上還是擺出一副爲難的表情來。
劉永銘也依舊不滿地搖着頭。
厲舒才又道:“下官願立軍令狀!”
劉永銘想了想,對曹嶽言道:“即是厲侍郎有此決心,那,那便就讓他去吧?”
曹嶽露出爲難的表情來,似乎很不情願。
厲舒才感覺有什麼不對勁,可又有些說不出來。
曹嶽最後只得言道:“六爺即是同意了,臣也不敢說別的了。只是……”
厲舒才連忙答道:“曹相當信之於我!”
“不是不信你,後面之事,卻是我與六爺之事了。”
“什麼?”
劉永銘說道:“把商洛府、平涼府、慶陽府三府知府換成太子黨!”
曹嶽言道:“商洛府不用換,那原本就是臣的門生,平涼、慶陽二府卻不是。他們一個是三爺的人,一個是魏王的人。”
“那就不換知府,讓他們進京述職,把推官給我換了。總之,不能影響到厲侍郎巡查地方。”
曹嶽馬上說道:“六爺想多了。知府好換,推官反而不好換。洛陽、長安的推官是從六品,其它府的推官是正七品。這些小官皆由吏部自行考覈、升遷。但五品以上,如知府一職,卻得經聖旨更明。要不然這地方上早就遍地大爺黨了。皇上可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
劉永銘說道:“這樣更好辦了!把那兩府知府調進京來述職,最好是升遷,要不然大爺黨那裏怕是會有意見。然後讓你的門生馬上去呈職。”
曹嶽說道:“因鹽商李且之案,鹽道那裏出了些事情。李哲獲罪,牽連下了一批人。有一些空職還沒補上。榆林、延安的鹽運司同知是從四品,知府是正五品,正好可以讓那兩位知府升遷到那裏去做官。”
劉永銘問道:“他們二人懂鹽務嗎?”
“這……”曹嶽遲了一下,因爲他是真不知道那兩人的具體情況。
但若是程管煒在,他一定能馬上說出來。
天下百官,七品以上的情況都在程管煒的袖子與腦袋裏裝着。
這要是按皇帝劉塬的做法,一定是將程管煒找來問一問。
甚至是暗示程管煒朝廷這一邊要把平涼、慶陽兩府的丈量田畝之事搞定,讓他不要制肘。
但是現在劉塬根本就不在宮裏,曹嶽與劉永銘也不敢讓程管煒知道這件事。
曹嶽言道:“爲了丈量田畝,暫時……”
“不可!”劉永銘說:“何滸那邊出事以後,甚至還拖了何常的關係讓本王去父皇那裏說好話!鹽道已經出大亂子了!不能再派個不懂鹽務的人再去添亂。地方佈政官吏就該只做地方佈政之事!”
劉永銘說完突然問道:“宣撫是什麼品級?”
“什麼宣撫?”曹嶽疑問了一句。
宣撫司是兩宋時期金國纔開始有的,明朝時沿用。後來明朝又補了一個宣慰司。
宣撫爲政,宣慰爲軍。兩者軍、政是分開的。
但這個世界線在唐朝以後就變了,所以就沒有宣撫司,更別說宣慰司了。
劉永銘反應過來以後說道:“增設甘隴布政使司,統管徵西將軍府接洽通報朝廷事宜,整頓道驛通路,宣撫宣慰羌番、狄蠻事宜。下轄隴西宣撫司、隴南宣撫司,專職宣撫安民之事!”
曹嶽想了想說道:“這得朝議!可現在……”
劉永銘笑道:“那就朝議!反正這事定下來之時父皇也早就回來了。提議增設署司衙門這事別人還真上疏不了,還得曹相你或是狄次輔有這個職權。”
“這要是增設了,那等同於分了中書的權了!六爺,您跟臣說這個不合適吧?”
劉永銘笑道:“曹相你雖然戀權,但卻不是那等爲了攬權而壞國家大事之人!隴西那邊羌人事務之急,那些奏疏你也不是沒見到。”
曹嶽輕笑一聲說道:“行。這本奏疏臣來上。但這個布政使的人選……”
劉永銘笑道:“你是怕大爺黨不讓你如願吧?那我們就設二人,一正一副。正的太子黨,副的大爺黨。告訴那兩個宣撫司,下一任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個,誰幹的好就讓誰來做!三哥平白得了一個這麼重要的職權自會贊同您的提議,而副使及其中一個宣撫司都是大爺黨,所以大哥也不會反對!”
曹嶽想了想說道:“這麼做的確可解決甘隴的許多事情!那品級呢?”
“宣撫司從四品,布政使正四品,要比知府高一級一品,要不然真好不協調地方上的事情!”
“臣應下了!”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慶陽、平涼兩個知府召回來,順便給他們通通氣,說說布政使司之事,他們會很樂意回來的。再下一道聖旨,直接讓吏部把那兩府的知府換成太子黨。再擬一旨,授戶部侍郎厲舒才持節,巡撫平涼、慶陽兩府,由厲侍郎向這兩個地方頒佈免三府十畝以下農戶歲賦的聖旨!”
劉永銘說完,轉而對厲舒才說道:“你去了那裏不要讓鄉紳豪強知道你的意圖,宣完旨就走,不要逗留。在回長安的路上也不要走得太快。反正回來的時候你該生病生病,該水土不服就水土不服。最後在邠州、雲陽這些長安府的地方縣城停個半個來月,讓那些鄉紳們把那些壞事給做了。”
厲舒才樂道:“然後臣再殺他一個回馬槍!”
“對!”劉永銘馬上應了一句。
曹嶽說道:“那臣現在就開始擬旨,想來此事皇上也是會同意的。即使皇上有意見,那也是他回來以後之事了,聖旨也都發出去了。他總不至於會跟別人說那不是他發吧?”
劉永銘笑道:“本王知道曹相你在想什麼。如果父皇不同意此事,你就會說這是我的意思。反正等父皇回來,你把所有髒水都往我身上潑,讓父皇厭惡於本王。如果父皇同意此事,你也會說這都是本王的意思。說本王有處政之能、吞天之志、奪嫡之心。父皇爲了讓太子安然接位,定是要狠狠地打壓本王的!”
曹嶽輕笑一聲,違和地說道:“六爺玩笑了。”
“不玩笑!你一定會這麼做的。但這事,本王承下了!曹相不必有任何顧慮!”
“那臣就擬旨了!”
“行!
厲舒才纔不管劉永銘與曹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馬上也說道:“那臣馬上回去準備準備,把戶部的事情簡單交接一下,整備一下慶陽、平涼兩府之備事。”
厲舒才話一說完,曹嶽與劉永銘卻哈哈笑了起來。
“六爺、曹相,你們這是笑什麼?”
劉永銘笑道:“昨天夜裏爺我就是在紫宸殿睡的,曹相都在這裏被關了三四天了!你湊過去聞聞他,他都臭了你不知道麼?”
曹嶽一邊提筆,一邊說道:“六爺,皇上怕是一兩天之內也回不到長安城來,再過上一兩天,你也得臭!臣算是半老之身,對女色不感興趣。您與臣可不一樣,您要是臭了,那些女子……”
曹嶽原本是想那些女子都會遠離劉永銘。
卻沒想到,劉永銘直接接口說道:“那些女子都得脫了衣服來伺候本王沐浴!鴛鴦浴呀!那個舒坦呀!想想心裏還有點小激動。”
曹嶽一愣,哈哈笑了起來。
…………………………
劉永銘在紫宸殿裏一關又是兩天。
他此時心裏已經有了一些數了。
按劉永銘的推算,皇帝劉塬應該是清明前一天,也就是劉永銘在含冰殿裏抓鬼的那天夜裏從宮裏的密道里走的。
曲指一算,到今天爲止已經七天了。
長安城往南經過商洛府,再進上庸府直到武當,雖然直線距離不長,現代坐車也就是幾個小時的車程,但古代可沒有穿山的隧道。
第569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