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擾人清靜
王珂珺也跟着停了下來。
她問道:“怎麼了?”
“姓古?不會是古宗奕古傳希吧?”
王珂珺笑道:“你果然是認識他!”
劉永銘也笑着答道:“上一次就是他與郭氏兄弟及閻青衛帶着一衆書來大鬧秦王府的。”
“他們即是到過秦王府,你堂堂秦王府主簿那時候也應該有露面吧?你如何會不認不得他?”
劉永銘只得說道:“他們鬧事的時候我不在秦王府,我出城去了。”
“出城了?你去哪了?如何沒與我……我義爺說一聲!他可是很看重你的。”
王珂珺有些抱怨起劉永銘來。
劉永銘笑道:“去了一趟洛陽,正好遇上發大水,差點回不來!”
王珂珺心中一緊,連忙關心地問道:“你沒事吧?”
劉永銘雙手一攤:“我這像是有事麼?”
王珂珺寬下心來,說道:“這也算是萬幸了。“
劉永銘問道:“對了,你們與古傳希是怎麼撞上的?”
“不像是撞上的。劉二來找我,我與他從我家出來的時候,那姓古的就在傅家門外等着了。”
“嗯?”劉永銘心疑了一下。
王珂珺連忙說道:“我們快走吧,別管他們了。”
王珂珺拉着劉永銘要走,但劉永銘卻並不急着。
他回頭看着太子,心中想着事,隨口又說道:“我們還是等等他們吧。剛剛聽二哥的意思,他好像是已經同意了吧?如何那古傳希的還在糾纏?”
“是同意了,都同意好幾次了。那姓古的好似是在用說破劉二的什麼事來要挾劉二。雖然劉二被迫同意了,但姓古的卻是不信,硬是要現在就讓劉二跟他去杜家。劉二認識的人也挺廣的呀,連杜家的人都認識。”
劉永銘笑道:“別小看了二哥,他可通着天呢。我倒是好奇,古傳希是怎麼找到二哥的?”
太子劉永鐸出來一定是做得十分祕密。
萬一這事讓皇帝知道了,他絕無可能會有第二次再見王珂珺的機會。
古宗奕很顯然也是知道眼前人即是太子的,要不然他不會纏着太子去找杜春琦。
也就只有太子有這麼大的臉面能讓杜春琦馬上拿出銀子來賑災。
而且太子怕在王珂珺面前暴露身份,所以只得由着古宗奕,不敢爲難他,更不敢讓陶大眼將他趕走。
只是古宗奕不認得劉永銘,也不知道葉長青。
因爲那一天劉永銘是在大明宮裏,而葉長青人在孟津,古宗奕根本沒見過二人的面。
王珂珺拉着劉永銘便要走,劉永銘無奈,只能與王珂珺一起向深處而去。
那太子劉永鐸怕王珂珺走遠,一甩衣袖向着劉永銘走了過來。
古宗奕與陶大眼隨之也跟上前來。
太子追上劉永銘的時候,便聽得劉永銘調笑道:“我說劉二公子,你的事情還沒解決呢?”
劉永鐸無奈地搖了搖頭應道:“別管他了,他愛跟着就跟着吧,我們先辦正事要緊。陶大眼,前頭領路。”
“是。”陶大眼應了一聲,走到最前面引路。
劉永銘是不知道王珂珺與劉永鐸到底爲什麼來到這裏的。
他即不能說破劉永鐸,又不能當場問,所以只能莫名其妙得跟着了。
…………………………
不管是寺廟還是觀道,在中原大地裏這些地方都是以園林的形式進行修建的。
不同的是觀道更講究天人合一、自然神臻。
所以,寺廟一般都是左右對稱,講究宏偉。
而觀道爲了與自然相合,並不會對地勢進行改造,甚至會爲了一棵古樹而修改建築佈局。
所以很多時候觀道的各殿並是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成對稱佈局,更多的是以中軸線爲依託左右錯開分佈。
玄都觀的最深處當然就是三清閣、四御殿了。
但劉永銘一行人卻沒有去到那裏,而是從三官殿的殿邊小路上拐了一下,進到了一處排屋前。
那處排屋是住人的,但卻不是住的本觀道士,而是用來給遊歷四方的道長真人和香客住的。
香客爲了修身養性入駐觀道,自然是要給點香火錢,這也是道觀的主要的收入之一。
陶大眼帶着衆人來到一間排屋廂房前便停了下來。
“就這裏了。”
太子劉永鐸喜色顏開地對王珂珺說:“我們進去吧。”
王珂珺也顯得十分高興:“終於找到了!”
劉永銘卻有些不想進去,他說道:“你們先進去,我有一些胸悶,想在外裏呆一會,透一下氣,一會兒再進去。”
王珂珺聽到劉永銘說自己不服舒,連忙關心地問道:“你沒事吧?”
“沒事。就是……”
“什麼?”
劉永銘乾笑了幾聲說道:“現在已至中午飯點,而我……我還沒喫呢,有點餓了。你們先進去,我看看能不能在邊上弄幾塊餅來填填肚子。”
觀道可不是寺廟。
一般情況下寺廟的和尚是不允許小商販在寺裏面賣這些東西的。
但觀道卻不同,雖然道士們有時也會覺得那些商販有點擾人清靜,但他們卻不會禁止。
原因是“道”是世間所有萬物的法則,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份。
完全隔離“道”與“人”,這本身是在破壞道本身,是會領悟不到道的真諦的。
而且那些商販也不會真的住在觀道里,在傍晚遊人退走之後,小販們也自然會離去。
王珂珺聽得劉永銘說肚子餓,也不管太子了。
她對劉永銘說道:“那我陪你一起去喫點東西,我也有點餓了。”
“不不不,你與二哥先進去,我一會兒就來。很快的。”
太子對王珂珺笑道:“他這人就這樣,你別太管他,太管他他會不高興的。他也不會虧待了自己,我們還是先進去吧。”
經太子劉永鐸這麼一提醒,王珂珺好似想起了什麼來。
他們來這裏是來辦事的。
很多時候,找人辦事是要花錢的。
在王珂珺的眼裏,劉永銘雖然有時會穿着華服,但那不是因爲有錢,而是爲秦王出門辦一些體面的事情,所以才穿成那樣。
若是在平時,王珂珺覺得劉永銘就是這麼一副窮酸打扮。
換言之,劉永銘是個窮鬼。
即是窮鬼,那麼身上必然沒錢。
這種要花錢的事情,“劉永銘”當然是要先回避一下,等別人把價錢談妥了,他再出現。
對比戀愛腦的陸琳琅,其實王珂珺更善解人意一些。
她想到這裏一下子“明白”了劉永銘的處境。
王珂珺不再糾纏,而是對劉永銘說道:“你可一定要回來!”
劉永銘應道:“那是一定的,要不然我爲何而來呢!”
王珂珺此時才放下心來回身面對着房門。
正當她要敲門的時候,那太子劉永鐸大手一伸便將房門給推開了。
倒不是說劉永鐸不禮貌,因爲他從來就都沒想過進門要先敲門的事情。
劉永鐸與別人是不同的。
他是太子,在他的頭上也就只有一個皇帝壓着。
他到過的大部份地方,門都會“自動”開啓,幾乎不會有敲門的機會。
劉永鐸除了皇帝的殿門不敢闖,對於他來說,其它的地方都是可以隨意出入,且沒有人敢去擋他。
當那道門被劉永鐸推開,裏面就傳出了一個男人警惕的聲音:“什麼人!”
“買琴的。”太子劉永鐸說着便大步走了進去。
王珂珺在回頭看了劉永銘一眼之後也走了進去。
陶大眼卻是沒有跟進去,而是守在了門外。
太子要與別人談事情,自己自然不會在裏面礙眼偷聽。
他更關心的是外面會不會有什麼歹人在附近。
等王珂珺一進去,劉永銘便微笑着將那房門從外面關上了。
但劉永銘卻沒有離開,他向遠處眺望了一下。
只見得那貢士古宗奕站在不遠處顯得十分焦急。
他是不敢打攏太子的正事,此事他一定是在等太子出來。
劉永銘輕笑一聲,走上前去。
古宗奕見得有人向自己走來,愣了一下。
劉永銘拱手問道:“可是古宗奕古傳希?”
那古宗奕見得有人與自己搭腔,連忙還禮道:“正是在下,不知這位……先生是……”
古宗奕見得劉永銘身上的衣賞破舊,不敢說“公子”二字,只以先生相稱。
劉永銘笑道:“在下葉長青。”
古宗奕一愣,反問道:“可是秦王府主簿葉永柏?”
“正是在下!”
古宗奕深吸了一口氣,搖頭說道:“卻未曾想葉主簿即是這身打扮!說的也是,非一般人不能與太子以朋友相稱!”
“非是以朋友相稱,我等怎敢擅與太子稱友呼朋呢,此乃是東主交待:太子出門在外,必要保其周全,不得泄露其身份,故而如此。”
古宗奕低頭言道:“上次在秦王府……”
“當時我不在王府。不過也無礙,六爺說了,與他作對的是三爺,與旁人並無干係。六爺不會爲難你的。”
古宗奕說:“我倒不是怕六爺爲難,只是心中有愧。洛陽受災,六爺出巨資賑災,而我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