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擇二選一
侍中陪笑道:“非也非也,是太后覺得那點小禮尋常人家也能拿得出來,顯不出皇家之氣,所以……”
侍中讓了一下位置之後,一名宮人端着一個托盤走上前來。
托盤上還蒙着一塊紅布。
王珂珺看着那托盤之時,侍中已將紅布給掀開來了。
托盤裏赫然放着兩件步搖。
這兩樣首飾一看就不是凡品。
工藝精美先不提,上面的裝飾物就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擁有的。
王珂珺連忙壓福說道:“禮重了。小女子無物供奉宮中,卻不想太后娘娘竟是這般厚賜,實令草民受寵若驚,萬不敢再受他物。”
劉永銘看着那王珂珺知禮的樣子十分滿意。
可想而知,之前王珂珺在自己面前都是本性使然,而在宮中卻也是與陸琳琅、曹玟等人無二。
那侍中連忙說道:“王家小姐不必拘謹。要是覺得禮太重的話,這兩件東西可挑一件拿走,算是還禮一半了。民間應該也是這種只收一半禮的規矩吧?”
民間收禮的確是這樣的,但也有區分。
比如收結婚時的禮金與聘禮這時,就是留一半退一半。
若是收親戚的東西,雖然面上全收了,但是需要回訪,帶着等價的東西再送回去。
“這……”王珂珺還是猶豫了一下。
那侍中解釋道:“這兩件東西都不是凡品。左邊一件是秦王殿下去年中秋時進奉給太后娘娘賀中秋萬福的。上面有金翠滿玉,華貴天然。另一件是去年太后壽誕之時,由東宮出資內務府造辦處打造進獻給太后的,光黃金就用了四兩多呢!”
王珂珺連忙說道:“即是珍品,小女子更不敢受領了。”
“太后娘娘說了,您至少得挑一件走。”
劉永銘心疑了一下。
那王珂珺也發覺出了其間的不對勁。
她回頭看了劉永銘一眼,想問問劉永銘有什麼主意。
但劉永銘卻沒有任何表示。
王珂珺正想再行推脫,那侍中看了一眼劉永銘,又對王珂珺說道:“王家小姐,若是我,就拿六爺送的這一件。黃金之物太俗氣,而這金翠滿玉不僅素雅,而且瑞貴,是最好不過的飾口!做工也是最細的,您看上面的邊紋就知道了。”
王珂珺說道:“古人云,持久者,知止足也。草民無功無德,已得太后賜以二物,心中已然滿足,且感恩在心,實不敢再領受他物。且華貴之物與我平民女子並無良益,只會滋養貪慾之念。我有髻中這支市面上尋常可見的銀釵即可同,不求其它富貴。且家中有訓,待人接物不可持貪婪心、不可奢靡之敗,故請奉還。”
侍中爲難得看了劉永銘一眼。
劉永銘不敢支聲,他只要搭一句話,那侍中應一聲:“是,六爺。”那就什麼都露了。
劉永銘站在王珂珺身後,對王珂珺的應答滿意得輕點了幾下頭。
那侍中爲難了一陣之後,見得劉永銘點頭,還以爲劉永銘是在暗示自己可以送回太后處。
於是他這才說道:“即是如此……那我便將小姐的原話回給太后了。”
王珂珺連忙壓福道:“草民也要告退出宮了。”
那侍中無奈,只得又帶着那些宮人又離開而去。
侍中一走,王珂珺在劉永銘面前卻又恢復了原狀。
劉永銘笑道:“太后對你真的很不錯呀。”
王珂珺一聽,臉上卻是不滿的神情來。
她看了看不遠處的宮女,壓着聲音對劉永銘嘀咕道:“哪裏是不錯呀,傻子都能看得出來,這是太后非得讓我在秦王與太子之間選一個呢!”
王珂珺自是聰明的女兒,一想即是想到了太后用意。
“阿?”劉永銘問道:“太后剛剛在殿中說到你的婚事了?”
王珂珺紅着臉說道:“她是問過義爺,我婚配了沒有。”
王珂珺其實也到了適婚的年齡了,她沒婚配的主要原因是傅、王是秦王府舊人。
一般準備舉仕的讀書人家庭不想與那老秦王沾上什麼關係。
而小門小戶傅遠山與王文召又看不上。
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下,王珂珺便一直就沒有婚配。
王珂珺應道:“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哪裏要她多事!”
劉永銘笑道:“你別這般亂想,太后可不是那等人,絕無此等事。你等等,我去問問那些宮女便知。”
劉永銘讓王珂珺站在原地,自己向着不遠處的宮女走了上去。
宮女們連忙向着劉永銘行禮。
劉永銘這才輕聲地吩咐道:“一會兒送王家小姐出宮之時不許多嘴說話,一個字都不許吐出來!別應別答,送出去即可,若讓本王告訴你們說出一個字去,可就別怪本王讓內務府的人讓你們去浣衣涮桶!”
劉永銘管着內務府,想要整幾個沒位份的宮女是再簡單不過了。
宮女們正要應答,被劉永銘瞪了一眼。
他說道:“不許施禮,不許應答!什麼話都不許說。”
衆宮女愣愣得站住了腳,劉永銘這才又回到了王珂珺的身邊。
“珂兒,沒事了。我剛剛問過他們了,太后其實沒有那個意思。就只是想送你點東西。時侯不早了,你快些出宮去吧。”
“你不走嗎?和我一起出去?”
“我當然也不能在此久留,宮裏的規矩大得很。但我還有一些公務,你先去吧。”
難得見上一面又得分開,王珂珺卻是有些不捨起來。
王珂珺小聲地說:“你都不來找我,我也沒地方找你去,秦王府那裏根本就不讓進。我……”
劉永銘想了想,說道:“要不然……要不然我們明天出去玩吧?”
“好呀!”王珂珺應了一聲,發現自己有些失態便又馬上收了姿態。
王珂珺問道:“我們去哪?”
劉永銘說:“去看棋!”
“看棋?看什麼棋?”
“我大漢國手夏彷夏相思要與齊國使者田曾波下一局十番棋,長安城裏都傳遍了,你不知道?”
王珂珺回想了一下,說道:“就是那個上次在路邊輸給你一般棋的齊國使者?他的棋力也不怎麼樣嘛!”
劉永銘笑道:“我一生無其它愛好,就此一樣,卻是不知王家小姐願不願意與我一同去呢?”
“剛剛還叫我珂兒的……”
“什麼?”
“沒什麼。去便去,看看也好。”
劉永銘馬上又道:“十番棋可不是隻下一下午,一天怕是都下不完的!當然了,我定會送你回去,只是你離家一天,真不好與奇川先生交待。那必須得叫奇川先生知曉,要不然他非得覺得他外孫女被什麼惡人給拐帶走了不可!”
劉永銘的目的其實也挺簡單的。
就是要讓傅遠山看到那支鉑金釵子。
王珂珺出門與自己約會,一定會做一個精心的打扮。
王珂珺沒要太后送的那些貴重的東西,卻只看上了劉永銘送給自己的“普通的白銀”釵子,可見王珂珺對此物的重視。
所以,王珂珺出門的時候一定會戴上那支鉑金釵。
只要她出門的時候與傅遠山說一聲,傅遠山必定會留意到那支釵子。
那麼劉永銘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王珂珺馬上說道:“我家自有規矩,別說是我了,我大哥出門也得要與義爺說一聲,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回來都是要說得明明白白,要不然非得被義爺禁了足,出不得家門去。我倒是擔心你會失約!明日可不能用什麼鎖事推脫而不來!”
“西市舊莊門口。不見不散!”
劉永銘說完以後着招來了不遠處的那些宮女,將王珂珺向宮外送了出去。
而他自己卻又向着紫蘭殿的深處而去。
紫蘭殿很大,太后早已不在會客的那間殿室裏了。
當劉永銘要去太后寢宮之時,卻被宮女擋了一道。
宮女說太后睏倦,誰都不見。
這讓劉永銘有些失望,顯然太后並不想與劉永銘說太多的東西,只想讓劉永銘把東西的主人,即那個四十四歲的女人找出來而已。
至少有兩件事情劉永銘是想通了。
一件事情是,太后應該真的是想讓王珂珺從劉永銘與太子之間選擇一個人。
對於古代社會來說,這已經是對女子極大的寬容了。
一般人都是家長的一句話就決定了,從來都沒有輪到自己做主的時候。
顯然太后是已經知道了太子化名與王珂珺接觸的事情。
即是化名,那麼太后當然不可能不買太子的面子而說破他的身份。
這就是爲什麼當時那個爲首的侍中沒有向劉永銘行禮,沒有直接叫出“六爺”二字的原因了。
劉永銘想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那支釵子絕對有問題。
丁太后一定是回想起了什麼事情來,但這件事情她極有可能連劉永銘都不想告訴。
她想的僅僅只是讓“找人能力”超羣的劉永銘幫自己找到人。
令劉永銘不解的是,連豫王之事他都知道一些,丁太后又會有什麼樣的祕密在瞞着自己?
那麼,這件事情皇帝劉塬又知不知道呢?
帶着這樣的疑問,劉永銘向着宮外迴轉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