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天子萬歲
黃教卻是提前出現了。
劉永銘問:“那你與帕思巴……”
鳩摩羅笑着應道:“乃二異也!”
“何爲二異?”
“活佛轉世有班、達二異,我乃達派,帕思巴乃是班派。”
劉永銘搖了搖頭,裝作不解,又問道:“如此說來,貴派也有分宗?”
“可以這麼理解。或者說是對同一經典的不同解校而得到的不同教義,故有所分歧。”
“如此說來,你也是轉世的活佛?”
那鳩摩羅得意地應道:“我當然是!”
劉永銘卻突然問道:“可有朝廷詔旨?”
“這……”鳩摩羅一下子有些難以啓齒。
劉永銘又問道:“可有中原哪個朝廷所賜的金瓶?”
“我……”
劉永銘見得鳩摩羅臉色越發得難看便發出了狂笑聲來:“如此說來你這個活佛是假的呀!”
鳩摩羅的臉色大變,但卻沒有氣極敗壞。
他說:“非是如此,怪只怪當初前朝周室崩沒之時……”
“周室之時怎麼了?本王能問問你有四十歲麼?”
劉永銘話將鳩摩羅給問倒了。
迷糊的不只是孫伏波、魯景明等人,就連豐不收與薛璇璣也有些不解。
豐不收問道:“六爺,您剛剛這說的都是些什麼?”
劉永銘笑道:“哦,是這樣的。唐朝之時番地的松贊干布迎娶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後來他又迎娶了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因這二人都信以佛教,故松贊干布亦是對我佛是崇拜有付佳,但也因此而生出了許多分歧來。”
豐不收問:“什麼分岐?”
“文成公主帶入的乃是我中原大地的禪宗佛法,而赤尊公主則是原教詣。”
“原教詣?”
“即是世尊傳道之時的原詣佛法,這裏面含着天竺教派的梵天原經,這二者在番地融合,成爲了金剛乘,即爲密教。而後又因二者源於不同,喇嘛各有爭執而各分宗派,最大者爲班、達二宗。但這裏面有些問題!”
鳩摩羅此時顯出了一些不高興來,他質問道:“你們說完了嗎?”
劉永銘隨口應道:“還沒,您稍等,本王總得跟豐大俠解釋完了呀,要不然這架我們可打得憋屈!”
豐不收聽出來劉永銘這是在戲虐對方,向來不苟言笑的豐不收一反常態地問了一句:“這其中還有何問題?”
“還能是什麼問題,當然是傳承了!每宗每派的經文都得有所傳承吧?所以他們就有了個制度,那就是轉世傳佛!這些都得寫進佛經裏,衆僧不得違背!但轉世靈童是誰又成了每宗每派每次承法都會遇到的且相爭之問題,也因此產生了一些打打殺殺之事!”
“和尚也行殺生?”
“密宗嘛!”劉永銘調侃了一句之後,大聲地又叫了一句:“就在這時候!”
豐不收像是說相聲一般,搭腔道:“如何?”
劉永銘說:“我中原大魏朝太祖皇帝派兵入番,叫那些番人皆言天子萬歲,佛主不過是四御之一,天子乃是主位紫薇呀!故,每有活佛轉世,番人的大師父必定要派人去中原王朝請示天子。天子降下聖旨,准許其轉世,並賜下金瓶。各大和尚喇嘛將自己所尋得的靈童之生辰八字或是名字製成一簽,放入到金瓶之中。”
“這倒有意思了!”
“最後,擇一吉日,由一得高望衆者取中其籤,選出轉世靈童,從此密藏只有佛經之論鬥,而無承法之武鬥!由此開啓了密宗傳世之百年大盛,甚至傳到了蒙國。蒙國自此亦是以此傳經之法沿之金瓶選佛!”
其實在歷史上這事是乾隆做下的,只不過那位魏國太祖“高瞻遠矚”,提前將此事給做了。
豐不收在明白了劉永銘所說的這一切之後,一句一個“原來如此。”
豐不收看了一眼那鳩摩羅問道:“那現在番人那邊……”
“一樣呀!”
“小人是想問,現在他們若是想轉世,該去拜哪個皇帝取金瓶呢?”
劉永銘哈哈笑道:“蒙國國師帕思巴是前朝周昭宗下的詔,也是周昭宗賜的金瓶。但現在周室……唉,要是周太子能登基稱帝,自是由周太子來做此事並賜下金瓶了。但現在……誰讓番地與中原路道有些不通,而且番人還時不時地與徵西將軍府動些刀兵。這麼一個亂勁下來……”
豐不收大聲地說道:“那番藏的佛活轉世該怎麼辦?”
劉永銘笑道:“這不是全寫在佛經裏了嗎?中原這邊沒賜下聖旨與金瓶,自是不能做數的!”
“那眼前這位鳩摩羅活佛……”
劉永銘笑道:“這位鳩摩羅活佛成爲轉世靈童之時,周室已沒。而我大漢初立之時,番人又那什麼,弄到現在,我大漢國這邊也沒能傳個聖旨到番地,那金瓶自然也就沒能賜下了!”
“他們就沒去找楚國?蜀國?”
“他們也得知道金瓶長什麼樣呀!呀!真不巧,我當初偷入父皇宮庫盜取些小零碎的時候,就見過這東西!”
豐不收馬上說:“如此說來,金瓶只有漢國有?即是漢國沒賜下,那麼鳩摩羅這個佛活的受牀儀式且不就沒辦法完成了麼?”
劉永銘剛剛給豐不收說了那些密藏的事,卻是一句都沒提到其中有一個坐牀的儀式。
現在豐不收卻能說出這個事情出來,可見豐不收對於密藏並不是什麼都不懂。
剛剛他這一搭一腔的,明顯就是在與劉永銘唱雙簧,給鳩摩羅找不通快。
劉永銘哈哈笑道:“沒有金瓶怎麼可能能選出靈童出來呢!”
“那他就不是活佛了呀!”
鳩摩羅瞪圓了雙眼,但還是憑藉着自己這麼多年的修爲,將惱火硬生生得給壓了下來。
他念了一聲佛號出來,鎮住了自己的心神。
鳩摩羅唸完佛號之後說道:“二位,話說到這裏怕也說盡了吧?若是還有別的話,便請二位去西方極樂世界慢慢說吧!”
“等等!”沒等鳩摩羅出手,那劉永銘便叫出了聲來。
這鳩摩羅好似十分在意禮數,當劉永銘叫停之時,他便不再動手。
鳩摩羅怒道:“你又要做甚?”
劉永銘笑着說:“雖說剛剛本王調侃了活佛你,但總得讓我們二人死個明白吧?我們這無怨無仇的,不至於如此吧?”
鳩摩羅冷笑了一聲說道:“秦王殿下可知有一物名爲九鳳翠玉冠?”
“當然知曉。”
鳩摩羅道:“那還請幾位將東西交出來吧!”
“東西?什麼東西?”
“九鳳翠玉冠呀!你何必明知顧問!”
劉永銘哈哈笑了起來,他一邊笑,一邊卻看向了一邊的孫伏波。
孫伏波此時有些難爲情起來,他實在是不想讓劉永銘說出那九鳳翠玉冠就在自己手上。
當初劉永銘與陳知節議事的時候,就已經定下拿這九鳳翠玉冠做文章。
如今陳知節還沒找到,後面到底該怎麼辦也沒人能拿個主意,他孫伏波自己不敢自作主張,所以也就沒與齊公子說這事。
此時若是讓劉永銘捅破此事,怕是自己要在齊公子那裏受盡折磨了。
劉永銘看了一眼孫伏波,卻是笑問道:“是。東西是本王拿了!可就不知與不算是活佛的活佛您有什麼關係?”
劉永銘的話讓孫伏波放下了心來。
而那鳩摩羅被劉永銘話說得越發得生氣起來。
他說道:“殿下即是知曉我密宗之各宗傳承,難道還不知此物來歷?”
“周昭宗時爲其皇后所制嘛!”
鳩摩羅冷笑一聲說道:“殿下真不知道這九鳳的來歷?”
“這能有什麼來歷?不是做好看的嗎?”
“釋迦牟尼佛涅槃時化現穢跡金剛,誓度衆生,令佛法不滅,久住於世!而又有道家做九鳳破穢道法。佛道二持方成此九鳳翠玉之冠!帶此冠者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隨意滿足,永離貧窮,常令安樂!”
鳩摩羅說完,厲聲喝道:“此等我教加持之寶物,如何能落入他人之手!速速交出,可免爾等今日之劫數!”
“即是有這般好處,齊君當時必定是自己先戴過了呀!也沒見得齊王能一統天下呀!”
“你!”
薛璇璣此時卻是滿地說:“你拿了我家東西便還給他們呀!你也不缺這點東西吧?”
劉永銘笑道:“這東西不在我這裏,是在你那裏呀!”
“你少胡說,我何時拿你東西了?”
“我上一次來給你研藥之時就放在了你房間裏的呀!若不是你覺得那東西好看給私藏了不給我知道?”
“你胡說什麼!你自己王府都沒地方放了麼,如何賴到我身上來了!”
劉永銘輕笑道:“剛剛不是與你們解釋過了麼?”
薛璇璣怒道:“解釋什麼了?”
“你要來南城的消息是怎麼傳出去的?還不是我派人盯你的稍!我爲何盯你的稍?還不是因爲那東西被你給藏起了麼?他們又是如何知道我有你的消息,而且知道的這麼確切的呢?當然是往我王府裏派了細作了呀!我既然知道王府裏有他人派來的細作,如何還會把這麼重要的東西放在王府裏?當然是放在你那裏最爲安全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