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兩百萬兩

作者:白頭愚翁
“那戰大亂之後周昭宗死於大明宮中,太祖皇帝只得立了周遜帝爲帝,因時局動盪,周遜帝又無有實權,不能安定民心,太祖皇帝只得讓周遜帝傳位給自己。然後他定也查明瞭那個女嬰的生父即是趙子季。而當時趙子季從豫東回來以後,並沒有入朝,而是又去了榆林府,於是就有了太祖皇帝兵發榆林府之事?”

  “雖說太祖皇帝發現是趙子季做下此事還有一些曲折,但的確如你所說的般。那場大戰十分慘烈,趙子季將他所發明之物一一用上,太祖皇帝三次圍城皆以失敗告終,最後兵力不足,不得不招來蒙人。”

  劉永銘搖頭說道:“真正能左右戰局的並非什麼發明,也不是什麼科技。而是人心呀。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周室覆滅前,蒙人便常年入寇榆林。周室無力迎敵,只能隨他們劫掠,榆林延安兩府百姓對周室之無能深惡痛絕。那趙子季去了榆林府之後,必是靠着他的發明做出了一番深得民心之事。”

  丁太后應道:“趙子季去榆林之時還是太祖皇帝向周昭宗表奏的,當時只不過表了一農官而已。但他的確爲百姓做了許多實事,讓農戶依于田地,工匠事於生產。他從豫東回來以後,太祖皇帝原本想授個工部的官缺給他,但他卻只要求做一個榆林知府。”

  “他在榆林那裏都做了些什麼?”

  “他組織起了一些地方鄉勇,依靠他的發明擊退了蒙人的數次進擾,使得其在百姓之中的威望頗高。”

  “他有在榆林府建成什麼工廠嗎?就是造一些大的鐵製的機關消息?或是用於生產一些東西的……大鐵疙瘩、大鐵機器?或是……或是……”

  “這倒不曾聽說。好似他曾想過要做出什麼可以動發的東西。但沒做出來。不過榆林府那邊他卻修了一個大得離譜的鐵爐,至今還在使用。當初若不是因鐵礦不足,他定是能生產出更多的兵器出來的。”

  工業化生產體系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次成鋼的高爐鐵廠絕不是一個積貧的農業國可以馬上說造就能造起來的。

  一個真正現代化意義的鋼鐵廠規模,關在崗人數就得有三、四千人。

  整個鋼鐵廠看起來就如同一個城市一般。光光練出來的鐵渣都能形成一座山體。

  且不說沒有那些電氣化設備能造成多大的障礙,也不提相關技術如何攻關,就說那些鐵礦原石的來源就是一個問題。

  靠着人挖錘砸又能砸出多少礦石出來?

  劉永銘顯得有些失望。

  但他還是說:“他即是擊退過蒙人的鐵騎,自是會得到百姓的支持。這也使得趙子季覆滅之後,那些百姓仍不願意歸附我大漢。且太祖皇帝當年還引了蒙人入榆林,最後……最後便使得榆林延安兩府至令匪患重重呀。”

  丁太后嘆道:“怪我!怪我呀!大漢這場災禍,其實……”

  劉永銘見得丁太后又自責了起來,他連忙說道:“那個……那個什麼。孫兒接手內務府以後,曾在內務府裏發現有兩百萬兩的銀子來路有些不明,在清查之後才發現,那兩百萬兩就是當初打榆林府之時從那邊搶回來的。可是……可您剛剛說趙子季沒造出什麼工廠來,那他這兩百萬兩的鉅富又是從哪裏來的?”

  丁太后反問道:“這事你問哀家?哀家人在京城,哪裏知道那些事去。”

  “丁總管也姓丁!且您又如此關心此事,定是知道一些的。您就有多少便說多少吧,這樣孫兒也好弄清楚來龍去脈呀。”

  “那是他盈利所得。”

  劉永銘疑問道:“經商?他還與蒙人做生意?他抗擊了蒙人如何還能與蒙人做得成什麼生意?蒙人恨他都來不及呢!而且他去榆林沒多久吧?榆林那邊纔多少人口呀?定然是生產不出兩百萬兩貨值的貨物出來!最主要的是孫兒在賬裏發現,那兩百萬兩一開始是銀票,是後來才兌成了銀子存在內務府銀庫裏的!”

  丁太后道:“不是做生意,是做造假銀票。即是做的假銀票,查抄出來的東西當然只能是銀票了。”

  “阿?劉永銘愣了一下,好奇地問道:“太祖皇帝從榆林府那裏帶回來的那兩百萬兩銀票是假銀票?”

  “是假的!”

  “即是假的那如何還能、還能兌得出來?”

  丁太后突然又笑出了聲來,她好像聽到一個這世個最好笑的笑話。

  丁太后問道:“你一個被人稱爲混世閻羅之人如何能問出這樣的傻問題來?你若是得到了兩百萬兩的假銀票,就那你那鬼心思,難不成會不想把它兌出來?”

  “真兌出來了?”

  “是你皇叔秦王去兌的。”

  “榆林大戰以後,太祖皇帝當朝還沒幾年吧?秦王皇叔也沒幾歲吧?”

  “你沒看日期嗎?那不是當年兌出來的。都是後來之事了,杜春琦是不兌也得兌呀。一來他畏懼於皇威,二來那些銀票也根本挑不出毛病來!”

  劉永銘連忙又道:“這不對吧?銀票本質上即是存根,每一張都有所屬號的,且那些所屬號設得極爲私密,除了本票號財會之外,別人無從所知。一查屬號便知真假呀!”

  “就是因爲查了屬號,所以才知道是假的,裏頭好多的銀票早就存取過,被消了屬號了。可票面上卻是看不出來,若要叫真,誰知道之前被兌的那一張是真是假?唯一的問題是在那兩百萬兩銀票裏找出了十來張重了屬號的,這纔沒讓兌那十幾張。但也無所謂了,與兩百萬兩相比,那一兩萬兩算不得什麼。”

  不能因爲之前銀票被人兌過而說前面一張是真的而後面一張是假的。

  辨識銀票真僞是有一整套系統的,如果後一張找不出毛病來,來兌銀票的人完全可以說前一張是假的,而自己手上的纔是真的。

  爲此銀票自有一套防僞手段。

  第一個就是印花。

  銀票上的印花,即是它四周邊上的那些花紋圖案。

  即使是現代貨幣辨僞主要也是以紙幣上面的紋路是否爲原模板紋路印出來的爲基準。

  並且還不許掃描機、複印機、打印機等等設備檢測相關紋路。

  甚至如果有人會臨摹紙幣上面的紋路,他也會成爲叔叔們重點觀察與照顧的對象。

  第二個防僞手段就是屬號。

  屬號可不是一串數字,而是寫在銀票左右兩側或是上下方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字。

  有時甚至會隱寫一個字在印花裏頭。

  第三種防僞手段即是用印。

  一張銀票從擬票到出票是會環環審覈的,出一張銀票至少也有五個人用五種不同的印。

  像經緯票號這樣的大票號,出票更爲複雜,足足有十二層關卡。

  也就是說,經緯票號上是有十二處用印。

  不管是印花還是紅印,想要僞造一張銀票,那麼就一定需要一個極爲精通書畫、篆刻的人!

  劉永銘連忙問道:“銀票上還有印呢!這如何能造得出來呀?還一造就是兩百萬兩?那可不是一張兩百兩萬的銀票呀,都是幾十、幾百,最多不過幾千兩的銀票。”

  丁太后卻是反問道:“你即是與傅遠山相熟,他沒與你說過?”

  劉永銘一聽,深吸了口氣問道:“是奇川先生給篆刻的?”

  “青峯好棋,金巍攻畫。雲崗唱詩,喬嶽通易。玉巒知香,凌峯懂茶。亭丘知史,詣嶺通經。烏山善琴,奇川攻篆。十大絕儒能若無絕活,如何會被冠以絕字?”

  劉永銘不解地說道:“奇川先生如何會做出這等事來?他爲人還是很可以的呀!”

  “剛剛說了,那兩百萬兩銀子,是你皇叔秦王向經緯票號逼兌的!”

  “哦?”劉永銘有些轉不過彎來,他問道:“孫兒還是想問那個問題,當時皇叔有多大?”

  丁太后說:“那兩百萬兩銀票其實一直都存在內務府裏。因爲是假的,太祖皇帝就一直沒兌。後來國庫用度越來越大,太祖皇帝不好意思再讓國庫往內務府裏撥銀子,便打起了那些銀票的主意來。”

  劉永銘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他說道:“經緯票號的杜春琦因秦王皇叔前來兌假銀票而與之結了怨,然後杜春琦氣不過,給了當時還是太子的父皇一些資助,助其對抗皇叔。所以現在杜春琦給東宮二哥銀子並非是什麼個例,而是從父皇那時候就開始有的常例了!”

  “說反了。不是因此事杜春琦纔拿銀子給東宮的。而是因爲太祖皇帝在登基之時,那杜春琦爲了巴結太祖皇帝先把銀子給了還在東宮的你父皇,然後才被秦王府給記恨上。當時你父皇還小,根本就不能理事,說是給東宮的銀子,其實就是給太祖皇帝的。但自此之後,杜春琦給東宮的銀貢就沒有斷過。即使你父皇登了基,他一樣是給東宮的太子。”

  “那傅家與杜家……”

  丁太后接着說道:“傅遠山當時在民間已有所威望。因不是世家,又學識淵博,且太祖皇帝又要籠絡仕人,所以便召傅遠山來給你父皇教書。但傅遠山這人十分傲氣,不肯前來侍奉。你太祖皇帝便使了一些手段,將其逼了出來。傅遠山後來是來了,但卻沒給你父皇去教書,而是教起了你皇叔秦王來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