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貴族氈帳
榆林這邊的財會是跟隨葉長青出來的,很明白這其中的方式方法。
他一到榆林府,便着手開始了旅客設施的建設。
好在榆林這邊是一點木材也不缺,而且還比關中便宜許多,唯一的問題是木料來的太慢,及工匠短缺。
而這一些也就是財會頭痛的雜事了。
劉永銘出榆林城的時候鎮北臺還沒有關上。
等他出來以後行到榷場之時,天色已經臨夜了。
他們出關還算是順利,邊關的將士並沒有爲難,畢竟他們現在只限制遊牧的大量人馬進入,並不阻止漢人出入。
因爲榷場即將開啓,不只是蒙人會南下進入榆林看看他們想要貨品,漢人也會出關出去看看蒙人的貨物。
在看完並談完價格以後,直接在榷場裏交易,那樣會省去許多的時間,也能防止好貨被他人先一步搶走。
而且徵北大營那裏一早就將遊牧的騎兵攔截在黃河以北的地方,且現在也是和平時期,所以鎮北臺這邊的邊關戰士對防敵之事並不太注意。
夕陽下的榷場空蕩蕩,但在劉永銘的眼中,這裏將來一定是一片熱火朝天、熙熙攘攘的景象。
劉永銘沒有在榷場外圍駐足太久,他領着水玲瓏,在張元潮的陪同之下順着榆溪河向北前行。
等天快要黑下來之時,劉永銘纔看到野外的一片營帳。
這一片營帳東一營西一帳,這些都是來自遊牧要進榆林的蒙國商人。
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相互之間並不認識,所以纔會出現這種情況。
他們也不是想在哪裏紮營就在哪裏紮營的,這一片草地也是臨時衙門規劃出來給他們暫時用的。
只要榷場的商鋪一建成,這裏就得全都拆除,以後他們只能住客棧,而不許紮營。
這所以會有這樣的規定,是因爲中原這邊常喫這樣的虧。
明明只是臨時借給他們的,他們卻賴着不走,拖個幾年以後便硬生生得說那是自己的地盤,可謂不要臉到了極至了。
衆遊牧商人的營帳除了中間一個氈帳有些大之外,周邊的幾個氈包都顯得有些小。
合起來一看,來的這些蒙人商賈也就只有六七十人的樣子。
他們其實只是來打前哨的,羊只及貨物及一應趕羊的牧民其實都還在黃河以北。
此時天色黑沉,那些商賈好似都睡覺去了,只有中間的那所大氈帳裏傳出了嬉笑的聲音。
氈帳裏燈火通明,看樣子正在舉行一個什麼宴會的樣子。
劉永銘等人各騎着一匹馬在氈帳的外圍便停了下來。
張元潮有些奇怪地催馬來到劉永銘的身邊,問道:“六爺,您如何停下了?”
劉永銘問道:“如何沒有守衛阻攔我們,或是爲我們引薦?裏頭真是鐵利貴族?”
張元潮呵呵笑道:“這便就是遊牧了,他們沒有漢人的那些規矩。您看這邊上的那些蒙國商賈氈包,他們都扎得十分隨意。這場面在草原上也差不多,即使在鐵利龍庭塔利城外,許多人也都將帳篷胡亂結着,管都管不過來。”
劉永銘其實並不完全瞭解張元潮話中的意思,因爲他對遊牧其實並不太瞭解。
他只從張元潮的話裏得知,城管的手段好像對牧民並不太起做用。
張元潮又馬上說:“當然了,在貴族們自己的家裏,自然是會有左右侍衛的,該擺貴族譜的自然也會擺譜。但他們此次真是來做生意、談事情的,所以也就沒帶這許多人了。且朝廷那裏將入境的人員給定死了,隨從人數都是有所規定的。這要是真來個一萬人馬,漢蒙邊境且不就全亂了麼?”
劉永銘聽得張元潮開玩笑,也呵呵陪笑了兩聲。
“六爺,此處並無蒙人侍衛,現在他們應該主全在那所大氈帳裏呢!”
“我們直接進去?”
“呵呵,走近了您就知道了。”
張元潮領着劉永銘與水玲瓏進到蒙人營中,向着中間的大氈帳而去。
只見得大氈帳的前面站着兩名蒙人武士,他們看着劉永銘及張元潮的漢人裝束,有種想要將他們三人吃了的意思。
張元潮、劉永銘、水玲瓏此時才停了下來,翻身下馬。
劉永銘等在原地,而張元潮則上前與那幾名蒙人武士說了幾話,之後蒙人武士便進了帳中。
不一時,蒙人武士便走了出來與張元潮說了幾句話。
張元潮回到劉永銘的身邊,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六爺,剛剛……”
“有什麼便說什麼。你明明是半個蒙人,如何說話比爺我還吞吐。”
張元潮應道:“鐵利部即使是貴族,亦無漢國儒雅之氣,多是粗鄙之人。且他們在自己部落之內驕橫慣了,幾句話若是說不對,便要喊打喊殺。所以……所以小人並不敢與他們說明您的身份。等到一會兒聊到了正事,且他們有所意願合作之時您再表露身份……”
張元潮的意思是,這些鐵利部貴族其實對漢人並不友好。
在事情還沒談,不知道他們的態度之前,絕不可以讓他們知道劉永銘的真實身份。
誰知道他們知曉眼前人即是漢國秦王以後會出什麼事情?
遊牧最是擅長掠奪,也許當場就會將劉永銘綁了,而後潛逃回草原向皇帝索要財物也說不定。
劉永銘笑着問道:“你是怎麼介紹爺我的?”
“只說帶了一名有實力的漢人商賈過來與他們洽談一下易貨之事,別的都沒有說。”
“行。”
“那一會兒……一會兒進去之後,您可能會坐在未席。他們若是出言有些不遜,或是……反正到時候還請您包容一二吧。”
劉永銘擺手笑道:“無妨無妨。爺我看裏頭的動靜,他們好像是在飲宴呀,我一會兒坐下便就是蹭些喫喝,你且與他們先談着,反正我也聽不懂你們的話。爺就坐在那裏傻笑就行了,蒙人還不至於那般不講道理,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六爺您寬宏,裏頭請!”
“還是你在前面領我進去吧。”
“請。”
張元潮說完便帶着劉永銘往大氈帳裏走了進去。
一進入大氈帳,劉永銘便聞到了一股遊牧的羶味,並且還伴隨着馬奶酒的酒香。
大氈帳內部四周的最邊上站着數名蒙人勇士。
他們最主要的工作不是護衛,而是舉着火把照明。
在大氈賬的最中間有一道大篝火,不必擔心篝火把頂上的帳篷給燒了,因爲火勢並不大,且篝火上還架燒着一隻羊。
更別說大氈帳的頂上自有通風的兩層結構,像是上下兩層雨傘一般。
篝火邊上此時正站着一位蒙人廚子,他正在翻動烹製着那隻烤羊。
只羊的身上已被削去許多肉塊,顯然已經他們的宴會已經進行了有些時候了。
大氈帳裏頭的格局與劉永銘宴客廳十分相似。
主人席位高高在上,面朝南方。
下面賓客位排列在左右兩邊,各有三席,共坐着六個人。
這六個人其中的五個都是遊牧貴族的打扮,雖然已經近了四月,他們的頭上都帶着一種獸皮帽。
獸皮帽上面留有通風的孔,帽子後沿掛着貂尾。
他們的身上的身着綢緞製成的袍子。
類似於女士旗袍的前身,開岔很大,這是爲了上馬方便。
腰間的絲絛一個比一個華麗,並且絲絛上還掛着許多小物件。
那些小物件好像都是生活用具,但卻有極強的裝飾作用,看起來十分有異域風情。
這些人顯然都是鐵利的貴族。
而剩下的另一個人則是漢人打扮,看着老,但他其實只有四十來歲。
因爲大漠苦寒所以才顯老。
說他年紀不大吧,臉上掛着許多滄桑與老成。
這一類人一看就是謀士型的人物。
對於劉永銘來說,他並不害怕與尚武的蒙人接觸,但他一進到帳中,看了一眼之後,對這個漢人卻是生產了一些忌憚之心。
上座主人位上坐着一個十分彪汗勇猛的蒙人。
他的身材十分魁梧,兩百三十斤左右,臂膀十分寬大,腰部圓得都讓人懷疑他是否能上得了馬。
即使上了馬,那馬匹是否還能駝得動他!
不用多想,此人定就是張元潮口中所說的登利王公了。
那登利王公見得張元潮與劉永銘走了進來,向着左右的蒙人侍女吆喝了兩聲。
那些遊牧侍女這才走出帳外,劉永銘與張元潮沒等一會,侍女們便擡來了一套桌案,放在了客位的最後面。
遊牧的宴會也是分餐制,宴會布制幾乎與劉永銘宴客廳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其中裝飾都是遊牧樣式。
不同的是,他們一張席位桌子可以坐兩個人。
登利王公的賓客一共是六個人,共四張桌子。
有四個人用了兩張桌子。
而另外兩個人各用了一張桌子。
其中剛剛劉永銘所見到的那名鐵利部漢人,即是自己用的一張。
也不知道他是被蒙人貴族鄙夷不願意與其同坐,還是因爲別的什麼。
另一位自己佔用一張桌子的人顯得十分高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