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2 章 山水之謠
掌聲雷動,孫俊玉他人就知道,這位小老師的人氣很好。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村教師,畢業後在這裏五年多了,我喜歡這裏的山和水,更喜歡這裏的每一個人,可惜我沒有藝院老師學生的才華,也沒有歌唱家舞蹈家的本領,我只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下面,請大家允許我用真誠善良的心,爲大家演唱一首民歌《山水謠》。”
啪,話沒說完,掌聲就經久不息地響起來了。
怪不得說該女子人美嘴巧,你看一上臺,就特別能說會道,特別賣乖。
這要到藝校鍛鍊鍛鍊,絕對是一個人才。
歌唱得不錯。
山在雲霧飄渺間
山和水相連
水在峯迴路轉後
笑容更燦爛
雲兒飄過高山頂
小溪清流動
思緒藏在夢心中
水面映彩虹
一曲恬靜優美的山啊水謠吆
無數夢境中
熟悉的場景
每到月兒圓了的時候
將思念寄情於夢裏山水
一首最爲動聽的山啊水謠吆(網)(首)(發)
洗盡長途中跋涉的疲憊
盛夏裏山山水水
點綴了滿臉幸福的山裏人
啦……
唱得真不錯,還沒唱完,觀衆掌聲如雷響起,半天未停下來。
一個鄉村教師能有這才華,也算不錯了。
“不錯不錯。”
待劉巧燕唱完下來,站一旁的孫俊玉落出欣賞的目光,接連爲她鼓掌。
“孫教授,你就別笑話我了,我這破嗓子,哪能跟你們藝院的老師和同學們比,我這是趕鴨子上架,濫竽充數唄。”
笑得甜美,脣紅齒白,一個有才有貌的女子,怎麼會在這樣的鄉村學校教書,孫俊玉也感到奇怪。
“我是接我爸爸的班,原來我爸爸也是這個山村學校的校長,是他親手創辦了這家學校,也是他把一拔拔的學生送到外面世界去,他的學生可以說桃李滿天下。”
“後來呢。”
這樣的事情,肯定有後來。
一說這事兒,劉巧燕臉色就變的憂傷了。
“後來有一次,在下暴雨的一個雨夜裏,他爲了送一個滯留學生回家,不小心滑進了河裏,他把學生拖了上來,自己卻被洶涌的河水沖走了。”
一個老鄉村教師,一個爲教育事業付出終身的老教師,最終把命葬在了青山綠水裏,兩天後人們才找到了他的屍體。
“他是一個好人。”劉巧燕哭了:“他把所有的愛,都留在了這個學校。”
“所以你繼承父親的遺願,替他走人生未走完的路?”
“是的,我要把這個學校發揚光大下去,給父親一個交待。”
“真是個好女兒,你父親會爲你驕傲的。”
“謝謝。”
這個故事很動人,這個女子和她父親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可惜,孫俊玉演出完晚飯後,受劉巧燕之邀去那個學校參觀所謂的學校後,心裏長長嘆了一聲氣。
這個學校,太破敗了。
一排瓦房七個教室,招收的是三年級以下學生,就讀的多是山區裏來的孩子,還算是幾個村聯合辦學的中心小學。
外面破敗不說,一進教室,裏面紅土石牆,牆壁上的灰一層層往下掉,屋頂則可以看到棟樑老舊破爛,整個屋子看起來搖搖欲墜。
書桌書椅,還是十幾年前的老舊破玩藝兒,聽劉巧燕說,還是城裏大學校以前退下來的二、三手貨,教育局的領導說,能免費送給你們,那是給了你們大面子了。
這哪兒是學校,這簡直就是危房。
真難想象,都進入二十一世紀了,國家大地上,還留有這樣的學校。
黨和國家呢,政府呢?
“你們教育局不管這個嗎?”
“他們說是鄉村小學,遲早要撤掉,併到城裏去,投了也是白投,讓我早點做好入城準備,這樣的學校能不辦就不辦。”
說到這兒,劉巧燕眼淚都流出來了。
“你說那麼大的山鄉,不要說城裏,連鎮上,都要走十幾公里的山路才能到,學校要是撤了併到城裏去,這裏的學生怎麼辦?難道叫十歲還沒到的他們,每天走十幾公里的山路來回讀書?”劉巧燕眼裏盡是紅紅的,這是一個善良而且有責任心的姑娘,孫俊玉感動:“每次一想起父親爲了送小孩子送命,我心裏的難受勁,排山倒海一樣,讓孩子去城裏讀書,讀中學還行,讀小學,這是要他們的命。”
劉巧燕是真心爲了她的學生,現在不要說這樣的學校,連這樣的小年青都很少很少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