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變天
耿曲兩個人誰也不願意先開這個口,兩個人知道王仁智下午不在百草堂,他現在應邀赴約自然是清楚所謂何事,催的過急反倒是顯得在乞求王仁智。彼此之間經過一年交往都已經較爲熟悉,王仁智不是那種不近情理之人,他既然知道今晚約會的目的,自然不會熟視無睹,這倆人都在等王仁智開條件講原因。
王仁智即沒有提條件也沒解釋原因,而是和兩人聊起家常,從一年前他到襄平開始,一直回憶到現在工地建設,在這過程中沒少恭維這兩人對自己的幫助。兩個人從王仁智的語氣表情上斷定他的感激之情發自肺腑,當然他們也聽得出王仁智同時也比較自傲,因爲畢竟百草堂發展到如今地步最大的功臣還是王仁智自己。聊了半晚上閒磕,耿曲兩人才明白王仁智的真實目的,無論到何時王仁智都不會忘記兩人對自己的好,彼此之間是永遠的朋友,但是對於曾經有恩於己的張海潮他同樣也不會置之不理,晚會唯有張海潮出面他纔會大力支持。
該表達的意思已經表達,至於對方是否接受就由不得王仁智,他知道無論是張海潮還是魯保平在耿曲眼裏都是小角色,平時連同這兩人對話的資格都談不上。有自己在背後運作,王仁智相信晚會由張海潮出面組織的可能性非常大,他現在只是喫不準當張海潮提出門票分成的要求時耿曲兩人是否能算過賬,還有就是張海潮有沒有膽量堅持這個前提條件,有沒有勇氣頂住壓力。
要說王仁智沒有一丁點私心雜念也高擡他,他這麼做是在試探耿曲倆人是否真正認識得到這是自己對他倆的一次考驗,本來王仁智晚上可以明確告訴他們,爲了考驗倆人他故意沒對倆人講明。去年百草堂僅僅只是大半年時間繳納稅額就高達多三萬金幣,今年目前還不到半年時間就早已經超過三萬金幣,特別是自從推出中成藥之後,更是翻跟頭式的增長。下半年工地還有新舉措,年底前工地就會有不菲的回報,王仁智到年底的目標是總收入一千萬金幣,這也意味着他爲襄平稅收貢獻最低在三十萬金幣以上。
這一切王仁智從未考慮過瞞着誰,不像有很多家族寧願把稅貢獻到其它地方也不留給襄平,其目的就是爲了避免他人通過稅收推斷出收入情況。王仁智如果願意也可以這麼幹,他的中成藥完全可以在銷售當地繳稅,工地今後推出的產品同樣也可以這麼辦,另外工地採購的許多材料同樣也可以到襄平周邊購買,這點是王仁智後來才知道,這實際上並不是唯獨耿俊山的獨門生意。
王仁智現在知道每年年底按人頭或者是耕地攤派的款項最終統一由耿俊山上交,至於這筆款項交到哪裏,目前對他還是個謎。每到年底,耿曲兩人就頭疼,襄平各方所有勢力同樣頭疼,根據每年政府收入支出情況,最終確定攤派數目,每年所攤派的數額幾乎沒有大變化,只是按人頭還是耕地亦或是合二爲一攤派。每年襄平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除了稅收以外還有幾個方面,角鬥場的門票、經營的博彩、體育場裏的比賽以及博彩、逍遙樓的門票收入以及分成、另外就是慶豐收晚會的門票收入。只是這些收入經過各村、鄉鎮提留之後,還要維持政府正常開支,最終與每年年底上交任務之間的缺口相差較大,這纔有了年年年底的攤派。
這些東西有周欣妍和唐豔紅兩人王仁智自然已經清楚,百草堂爲襄平貢獻三十萬金幣稅收,絕對會引起轟動,當然他如果想隱瞞收入也可以把部分稅在其它地方繳納。如果耿曲兩人懼怕自己這樣做,等到與張海潮討價還價時提出這方面的條件,讓王仁智儘量把稅留在襄平,那就證明他們並沒有把自己當做朋友,而是純粹相互之間利用的關係。
王仁智目前從未有過這種想法,他在襄平生活,在襄平當地繳納稅收他認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起碼在襄平每年年底攤派沒取消以前,他不打算這樣做。襄平州有五十多萬人口,每年攤派的額度大約在八個金幣,百草堂年底貢獻不會低於三十萬金幣,工地等其它開支的貢獻估計會達到十萬金幣,他估計今年年底的攤派很可能比去年少一個金幣左右。劉向福如何同張海潮談王仁智並不關心,作爲朋友他已經提前爲張海潮把路鋪平,本來他已經失去所有與晚會聯繫,如果這種情況下他還不敢堅持,那證明他確實是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