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果斷投資
不料許景源聽後立馬急了,臉色漲紅的辯解道:“冤枉、真是天大的冤枉,老爺回去問問大家,看看是不是全靠我纔在五原打聽到水庫的消息,這纔是首功一件,其他的都很容易,距離公路七公里,誰能找得到啊。”
距離五原二十多公里,又距公路較遠,不是從當地人處打聽出來,真找不到這麼個地方,誰見過溝壑還封着口?除非人爲封堵建水庫,這種天坑自然界中極爲少見。幾公里路幾分鐘就到,下車后王仁智放眼一看,眼前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只不過如今到處是灰濛濛的荒草,極目之處顏色發白的地方應該就是沙漠地帶。
七公里得走一個多小時,路上聽了許景源的介紹才明白,自己這次撿了個大便宜,幸虧鄧文鑫建議來五原縣,不然險些錯過這個大便宜。自從發現這個天然水庫,申託戈國內當時比較轟動,無不認爲這是上天對國家的眷顧,各地都有許多人前往五原考察準備從中分一杯羹。
經過政府和民間多次測評,一致認爲基礎設施建設需投資一億五千萬金幣,這無疑是一筆鉅額款項,問題恰恰出在投資額過大之上。這麼一筆鉅額基礎設施投資,申託戈國內沒有這個級別的富豪,各方強烈要求由政府出面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呼聲很高不等於就辦得到,由於牽扯各方利益,因此每每討論後全部以失敗告終,久而久之直至如今依然未能解決問題。
申託戈國內閣計劃在當地新設置個縣,遭到五原縣的極力抵制,憑什麼把我們縣劃出去一塊?關鍵是兩個縣距離只有二十幾公里,相互競爭激烈。不但五原反對,其它有些地方也提出不同意見,國家出面投資基礎設施並且設立個新縣可以,但是這筆投資有我們的一份,是不是該給我們部分稅賦方面出臺一些優惠政策。
五原縣政府以及各界的態度非常明確,無論來自何方的投資都歡迎,但是前提是必須接受當地政府,也就是五原縣政府管理。五原縣把這座天然水庫看做礦產資源,歡迎各方投資開發,給五原縣增加收入,絕不容許從五原縣手裏強行奪走。
各方都清楚如果開發利用這座水庫,自然而然有很多資金跟進在此投資,可是基礎設施投資大見效慢,投資回報率極低,沒個三五百年想都不要想。申託戈國家銀行曾經幾次來五原縣實地考察測算,匯通天下銀行同樣也經過考察測算,最終都不了了之。申託戈國內以及五原縣一些富豪也曾經多次考察測算,得出的是同樣結論,最多是爲他人做嫁,最後全部望而卻步。各方在考察測算時多次調研,試圖以提高水價的方式加快資金回收週期,得到申託戈國的允許,而且准許水價可高於四倍。
申託戈國地廣人稀,一年當中有半年處於冰天雪地,人類生存自然環境惡劣,各種物產資源十分匱乏,因此很少有外來資金到這裏投資。本地資金需多方聯合才具備開發能力,可是高水價無疑會嚇跑絕大多數投資者,因此歷次考察調研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何成森等人在這裏沒少下功夫,王仁智現在才明白,在水資源控制異常嚴格的申託戈,自己投巨資引水,其它任何人都可以坐享其成。想到將來水庫周邊各方爭先搶奪有利位置的場景,王仁智不由自主的一陣頭大,這裏任何無主土地都可以任意無償使用,你總不能把所有周邊地方全部搶佔吧。
雖然荒草密佈,但是七公里距離一路地勢比較曲折,走了三公里左右就有十道溝壑,以後造橋鋪路困難不會小。難怪這麼多年無數人考察調研卻沒有最終敢於投資,這種地形無形中增加不少投資成本,哪怕相同的水價恐怕也不會選擇在這裏投資。
兩人又翻越了六道溝壑,連續性的上坡下溝,哪怕是以王仁智的身體素質也有點發喘,許景源已經氣喘吁吁額頭見汗了。突然間王仁智發現溝壑突然成爲一片高低不平的草地,雖然不平但是稍加平整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坦土地,進行前行一千多米後,碩大的天坑展現在眼前。
許景源指着西邊說道:“老爺請看那邊,將來引水渠就是來自西北方向,中間有一段縱橫交錯的溝壑山樑,藉助其中一段長約四公里的山樑引水,穿越這些溝壑。這個天坑底部我們八個人集體用了三天時間檢查,未發現坑洞和動物巢穴,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就是深度過大,恐怕得建兩級泵站。”
真要是命不好遇見個漏斗只能以後想辦法彌補,王仁智看着這座天然水庫,心裏非常興奮,水的問題得以解決,其它困難就更不在話下。當即對許景源說道:“走吧,我們回去吧,你們八位都辛苦了,今後繼續努力,這裏以後就交給你們負責。”
許景源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投資過億的工程,王仁智輕飄飄的一句話就交給打前站的人負責?他全然不知王仁智是剛剛受了鄭媛媛的啓發,讓這裏遊離於總部之外,自然用的是他們這些來自襄平的老人,同時他也是給自己留部分私房錢,免得陳鼎新老是礙手礙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