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復國大業
在襄平只有比較舉辦正式的活動才下請帖,或者關係不遠不近這類人也時常下請帖,耿、曲兩人和王仁智之間以前聚會從未下過貼。襄平經濟復甦,王仁智居功至偉,從政府到民衆都有體會,但是他最大的是對襄平稅賦方面的貢獻,連續兩年每年年底五百萬金幣的軍費任務襄平民衆不談判一文錢。
城南區改造、碼頭修復工程確實對襄平經濟復甦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稍有身份關注襄平財政稅賦的人都清楚,這五百萬軍費是百草堂和唐家寨獨家完成的任務。按照大家習慣百分之三的稅率推算,王仁智旗下的百草堂和唐家寨純收入最低在一億七千萬以上,但是誰也不敢說這是唐家寨的全部收入,誰知道唐家寨是不是把許多商品的稅繳納到其它地方。如今在襄平百草堂就是一個惹不起龐然大物,哪能和以前那樣隨隨便便和王仁智交往,劉向福這個州長淪爲個跑腿的也很正常。
王仁智昨晚就告訴商雅蘭,無論是誰邀請都先答應下來,告訴對方自己暫時很忙抽不出時間,一等騰出時間一定與朋友見面。王仁智不敢露面就是爲了等文首聯的消息,如果被人發現他就在百草堂,當面推辭面子上過不去,何況見了這個不見那個,先見誰後見誰很容易引發誤解。
昨晚問起商雅蘭沒生人找過自己,王仁智以爲文首聯還沒到襄平,見到黨學坤說明文首聯早就在襄平隱藏等着自己。文首聯身爲大梁王,在自己王國內竟然如此謹慎小心,讓王仁智感覺恐怕很難說服文首聯東山再起全面恢復大梁朝政權。
喫過午餐王仁智動身前往唐家寨,有米廣全帶路估計文首聯現在已經抵達在唐家寨等候自己,不管文首聯有沒有膽量,他都必須努力嘗試一番。百草堂和唐家寨之間雖然往來很頻繁,但是馬車經過吊橋時仍然檢查的比較嚴格,米廣全就守在吊橋等候,因此馬車未經停車接受檢查,王仁智得以悄沒聲息的進入唐家寨。
米廣全一路把王仁智送到一座小別墅,然後和車伕駕車離開,王仁智看着空蕩蕩的別墅區搖搖頭,看來這裏一直沒人入住,恐怕只有商雅蘭偶爾來一次。文首聯聽見外邊馬車的聲音,知道恐怕外邊來的是王仁智,連忙起身迎接,剛推開門就看見王仁智忙道:“王老闆別來無恙,幾年不見風采依舊,看來王老闆離開襄平後生意興隆真是可喜可賀,文某有禮了。”
王仁智忙拱手還禮道:“文大哥真是客氣,文大哥貴爲一國之君豈是我這個做小本生意的商人可比,文大哥一項可好?請、請裏邊坐。”說着話兩人攜手步入客廳,文首聯邊走邊道:“王老闆真是謙虛,恐怕在大梁朝沒有任何人的生意能夠和王老闆相提並論,大梁朝都已經容不下王老闆了,還自謙什麼小本生意?王老闆這樣豈不是羞煞那些所謂的大戶?”
王仁智四下一看沒一個人,暗道文首聯真是小心,每座別墅常年有個侍女居住,看來按照文首聯的意思她主動離開別墅。沒人服侍王仁智只好自己動手給兩人續了杯茶,茶几上擺放了一些唐家寨自產的糕點,還有一些乾鮮果品,這樣也挺好談話時沒有人干擾。
兩個人先聊了上次分別後各自的情況,其實大多聊的是王仁智的情況,文首聯成年累月居於一隅守着大梁王的名頭,日復一日過着幾乎重複的日子。王仁智清楚自己在襄平的產業瞞不過文首聯,因此對百草堂、唐家寨、雅丹樓等用幾句話帶過,大多介紹的是大梁朝以外的發展情況。投資的幾個能源項目以及正在投資的項目,都沒對文首聯隱瞞,不過他只是提及這些項目的地點並沒有敘述規模和年營業額,有關磐石軍的消息他沒透露給文首聯。
聊天過程中王仁智隱晦的試探文首聯是否有心嘗試恢復大梁朝政權,根據王仁智掌握的情況,國家聯盟從未否認過大梁王對大梁朝的統治。據他了解的情況,大梁朝都城位於永寧市,是一個水陸交通樞紐,目前人口三百多萬,市區人口高達一百萬,是大梁朝數一數二的中心城市。
文首聯這才明白王仁智聯繫自己的目的,之前分析王仁智絕不會與自己敘敘舊這麼簡單,最大的可能是向尋求自己資金方面幫助,完全想不到是要幫助自己。經過兩千年的演變,文氏王室早已經沒有恢復王國統治的雄心壯志,滿足寄於阜陽一隅過着舒適安逸的生活,祈禱國家聯盟不要撕毀當初的條約。
在文首聯眼裏王仁智只不過是一個大膽在大梁朝淘金的小商人,即便現在生意興隆在大梁朝風生水起,他也絕不具備與國家聯盟叫板的實力。人家誠心幫助自己,雖然自不量力,文首聯也不能當場回絕,那樣即傷人又顯得自己無能,文首聯以滋事過大需與臣子幕僚商議來推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