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災情嚴重
雙方見面後連名姓都未相互通報,王仁智便把車交給自己這個陌生人,男子也是爽快之人,對王仁智道:“那好,既然朋友急於動身,那就不耽誤朋友了,我李載想在這裏向朋友保證,明天晚上之後只要這家裏有一個人在,朋友隨時隨地可以來這裏取車。李某感謝朋友雪中送炭,也感謝朋友對李某的信任,等這次事情過去之後,希望咱們還有見面的機會,給李某一個感謝朋友的機會。”李載想說到這裏,轉身對三個壯漢中一個吩咐道:“老七,前方的道路時斷時續,一忽是水一忽是路,走起來很麻煩,那邊的道路你熟悉,你先用朋友的車把朋友送一段,然後再把車開回來,送嬸嬸和弟妹們上路,時間來得急。”
老七答應道:“明白二叔,侄兒知道在啥地方走最方便,侄兒會親自把這位叔叔四人送到水邊,然後纔回來。”有個熟悉道路的人送一程更好,可以節約不少時間,雙方也顧不上客氣,相互拱拱手互道後會有期便分手,老七直接駕駛車輛上路。
上路后王仁智和老七聊起來,這個小鎮名爲倪李集,據說很早以前這裏是個由倪、李兩姓創辦的集市,久而久之人口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終成一個小鎮。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倪姓人家因內部紛爭不斷,主要是爭奪家主之位,家道逐漸破敗,最終小鎮上竟然一戶都沒有,但李姓人家爲了教育後人,小鎮堅持仍然沿用倪李集這個名稱。
李載想不是老七的親叔叔,而是叔伯二叔,如今倪李集李氏勢力非常強大,方圓幾十公里都有李氏族人,李載想和老七同屬一房,但都是李氏旁系。李氏吸取倪氏教訓,多年來家族族長能者居之,並且年年審覈,犯嚴重錯誤者和碌碌無爲者即可公推更換族長,李載想雖然出自旁系,但也是李氏子孫,據說很有可能升任族長。
路上時不時的便看見拖兒帶女逃荒般的人羣,多者七八十來個,少則三五人,老七告訴王仁智,這些人都是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小戶人家,有能力逃往外地。川江及其周邊的大戶人家早在洪災爆發後便開始逃離,當時小鎮上車流不斷,老七估計川江市八成的車輛都已經逃往外地。富豪人家消息靈通,又有機動車輛,因此行動非常迅速,那些消息靈通條件和眼前差不離的人家,昨天從川江僱人把全家送到倪李集,也比眼前這些人早一天。
老七的家在洪災當晚在睡夢中被淹沒在水底,至今不知家中親人去向,老七因爲當天從家裏給鎮子送貨,因此倖免於難。王仁智聽後喫驚的問道:“那你爲何不去尋找?”
老七苦笑一聲道:“找?去那找?不瞞叔叔,我去找人最後連我也回不來了,估計十有八九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鄭媛媛道:“水又不是一下就漫上來,或者水頭很高,難道你的家人不會游泳?就算不會游泳抓住一些木板木棍什麼的也沉不下去吧?你爲啥不去找他們?”
老七道:“水頭或許不高,但是山區大多都沿山底小溪毗水而居,以祖輩流傳下來到現在的經驗選擇宅基地,即便遇見暴雨引發的山洪也能平安度過。可是這是川江過來的洪水,水量實在是太大了,又是夜半突然爆發,恐怕許多人連自家房屋都出不來,便葬在自家屋內。即便部分人幸運的從家裏跑出來,可最初到來混雜着泥漿石塊各種樹木雜草的洪流已經不關會不會游泳的事,基本上可以毀滅一大半。就算非常幸運的躲過兩次災難,後邊的洪水中各種雜物翻滾,大部分人很難逃脫,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在這三關中遇難,只有一兩成的人可以暫時逃脫。可是這一兩成逃脫的人還不如前邊三種人直接遇難,這位姐姐你想想,費盡千辛萬苦帶着滿身傷痕爬上岸,本來就有傷,現在要喫沒喫要喝沒喝,飢寒交迫之下等待這些人的仍然是死亡命運。人只要有一絲希望都必然努力求活,沒喫的草根樹皮小動物昆蟲都可以用來充飢,關鍵是沒有飲用水最要命,洪災中到處是水獨缺飲用水。人哪能離開水?一個正常人很難堅持到第三天,姐姐你想,爬上岸的爲了填飽肚子胡喫海塞,渴急了後飲用生水,而且是不乾淨的生水,還有先前那些遇難的人,能不爆發瘟疫嗎?這麼大的受災面積,別說我個人能力微不足道,即使倪李集李氏全體出動,又有何作用?何況那來那麼多船?任何大災面前人類只能聽天由命看各人的運氣。”
老七的話王仁智可以理解,這種各地方政府各自爲政,國家層面的政府又不出面牽頭組織下達指令,自然災害面前政府幾乎毫無作爲。當初在襄平就是如此,各級地方政權好像職責就是收繳稅賦,很少行使行政權力給民衆做點事情,文首聯居然以退位爲榮,國家聯盟目前給他的感覺也差不離。鄭媛媛長期跟隨王仁智,耳聞目睹受他影響頗深,因此感覺老七說的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可她又說不清楚,人人都知道有可能發生瘟疫,難道不能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