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勞動力不足
僅廣寧就超過十萬人,江萊那邊山地中恐怕隱藏的逃奴逃犯不亞於廣寧這邊,胡秀英再次聯繫,補充增購各種物資,三萬官兵和兩千工程技術人員一天消耗十七八噸糧食,這十幾萬人一天消耗一百幾十噸,人均一天二斤糧食。軍方負責接受逃奴逃犯歸降,安置管理交給胡秀英姐妹,如何使用這些奴工則胡立川和三姐妹協商,軍方負責安全保衛,需要時提供幫助,廣寧逃犯逃奴大規模歸降,意味着軍方任務完成了一半。
廣寧省地勢比較平坦適宜農作物生長,是山南國農作物主產區,首先在廣寧站穩腳跟,可組織奴工生產糧食,可在短時間內就地滿足糧食需求,等待自給自足後對外輸出,未來糧食是山南對外輸出的主要產品之一。軍方經過一個半月漫長焦慮的煎熬之後,白牙出現修改公告後,周雨清所屬勢力率先歸降,有了示範效應幾天功夫山南各股勢力爭先恐後的向軍方歸降,汪檀嘯等總算鬆了口氣,把擔子轉交給胡秀英姐妹和胡立川。
談判其實比較輕鬆,一方爲攥着刀把子得到國家聯盟軍委會認可,聯盟軍授權,名正言順擁有山南主權的直屬集團軍,一方爲國家聯盟觸犯律法潛逃至山南,國家聯盟安全部無時不刻在後邊追剿,雙方地位天差地別談什麼談?說是談判聽起來比較順耳,其實是軍方預備好招降書,羅列各項條款,不準討價還價,只能簽字歸降,至於歸降後如何處置,也由不得自己,更不在談判之列,留給逃奴逃犯的只有一條路,歸降後簽字畫押,聽後處置。
神鬼莫測有在魔鬼島長期管理死囚的經驗,掌握死囚心裏,因此招降書以神鬼莫測的意見爲主導起草,結合山南現狀,軍方集體參照法律法規補充完善,形成最終文本打印成冊,只等山南逃奴逃犯簽字畫押。其實從公告中即可斷定雙方地位的不對等,從最初的歸降,到修改後的招降,以及限定最後期限,逃奴逃犯清楚自己的身份,主動歸降還是招降對他們區別不算大,他們唯一關心的是軍方會如何處置自己。
神鬼莫測很瞭解逃奴逃犯的心裏,因此在招降書中軍方羅列出承擔的條款中,針對性的着重打消逃奴逃犯的顧慮,直屬集團軍首先承諾歸降者一律留在山南做奴工,山南絕不會出現一個血奴。其次承諾除聯盟軍因檢查工作,與直屬集團軍友好交流外,任何軍隊以及外部勢力未經直屬集團軍許可不得進入山南,並且特意註明國家聯盟以及各國安全部門。
這兩條是逃奴逃犯最關心的問題,神鬼莫測很善於把握逃奴逃犯的心理,軍方承諾的其它諸如提供生活物資確保食品供應等,與前兩項條款可算無關緊要,逃奴逃犯最畏懼的是落入血奴那種生不如死的境地。沒有人不怕死,但很多時候人只有落到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地步才明白原來很多時候死也是一種幸福,能夠把魔鬼島的死囚治理的服服帖帖,神鬼莫測身爲魔鬼島核心一員,自然知道很多辦法,何況他還進過川康王國的逍遙樓,並且不止一座逍遙樓。
招降書對逃奴逃犯極爲苛刻,各種懲罰措施層出不窮,無需過問有無過錯,軍方和管理者都可隨意懲罰任何逃奴逃犯,包括周雨清這類一方勢力的頭領,每個逃奴逃犯需時刻銘記一點,他們本就是可任意處置的罪犯。任何人看見這些條款都會無比恐懼,周雨清也不例外,但他是個善於掌握分析形勢的聰明人,明白招降書中把逃奴逃犯列爲奴工,等於把逃奴逃犯作爲免費的勞動力,軍方合作富豪的目的是求財,而不是爲了替國家聯盟維持秩序,追究懲罰罪犯,因此他一中午幾個小時便在招降書上簽字。
實際上即使軍方沒有承諾,周雨清也會選擇歸降,直屬集團軍雖然只是廣爲宣傳,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但大軍登陸後便展開各項工程建設,分明是要在山南紮根駐紮,早晚有一天會對山南進行清剿行動。周雨清和所屬勢力研判形勢認爲,與其被動等到軍方清剿,不如主動歸降,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這是不得已爲自己儘可能最大限度爭取主動的措施,搶在前邊行動爭取主動,其它各方勢力本就和他們相仿,得知後爭先恐後的仿效歸降。
一時間十幾萬人云集廣寧城區周邊,令人猝不及防,由於之前判斷失誤,進駐山南準備的物資不足,炊具餐具工裝以及個人日常生活用品捉襟見肘,不得不從軍方借調部分炊具應對,得讓歸降者填飽肚子。因爲餐具以及個人日常生活用品工裝不足,被迫決定暫停發放,保留下來留給那些即將與施工隊伍一起參加工程建設的奴工,之前商議的對策已經無用,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軍方忙於準備恢復軍事訓練,上至汪檀嘯下至基層官兵,心繫能否參加細砂島戰役,胡氏三姐妹忙於調集生活以及建設物資,胡立川奔走於各個施工地之間,重任落在了神鬼莫測肩頭。神鬼莫測率三姐妹的隨從負責十幾萬奴工登記造冊,給以後管理打基礎,同時監督所有奴工熟悉投降書,牢記各項條款,比較困難的是蒐集整理每個奴工全方位資料,牽扯到在國家聯盟所犯罪行,難免會有個別人牴觸,萬一秋後算賬咋辦。
這項任務即繁瑣又艱難,不僅如此,零星歸降的逃奴逃犯也歸他們接收,每天都有幾十個,神鬼莫測依舊在五天之內完成任務,安置歸降逃奴逃犯的區域衛生打掃的乾乾淨淨。不僅如此,神鬼莫測還根據統計資料爲胡立川挑選了三千多名曾經從事過建築行業有施工經驗的奴工,這三千多成爲首批真正意義上的奴工,十幾萬未來的奴工都在觀望首批奴工的境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