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避彈衣
回到客廳果如王仁智所想,長槍精準飛彈的元器件實際上已經備齊,周欣妍所說的還差關鍵部件是戴老等針對羅家業要求制定新的相關改進方案,新型飛彈可適應民船但費用增加約四分之一。長槍精準飛彈市場價爲一千二百萬金幣,改進後同類型的飛彈市場價爲一千六百萬金幣,長槍精準飛彈是一款比較常見的中程防空精準飛彈,川康、麻崗鎮、山南、洲瓜礁以及日後細砂島戰役都有用武之地,可作爲常備裝備需求量非常大,羅家業怕的是經費不足。
陸地上每部雷達可配備九枚長槍飛彈,可是海上不比陸地,船艦之間距離較遠,並且信號易受到干擾,研究所對飛彈控制進行改造,改型後的雷達可配屬三十枚飛彈並且抗干擾能力得到提高,但飛彈體積需增加。爲了外形與陸基飛彈相同,研究所把原本分爲兩級的飛彈改爲一級,在飛彈下方外部捆綁四枚常規動力的助推火箭,只需把飛彈直立便可發射,各種民用船隻稍加改造甚至無需改造即可順利發射。
王仁智當即興奮的拍板,雷達屬軍民兩用幾乎不加管控,只要有足夠的雷達和飛彈,困擾參戰船隻的防空難題得以解決,山南今後亦沒有這方面的顧慮,趕緊對戴老等人表示感謝。沒想到瑩瑩道:“老爺先別忙着謝匠人,待日後飛彈試射成功批量裝備後再說,我們家老爺怕的是耽誤了老爺的大事。”
項老道:“瑩瑩你也是,直接說清楚飛彈還得很長時間不就得了嗎,免得整天問過來問過去,要我說最快看明年秋天看能否出樣品,他這大半年也就死心了。”
王仁智聽後不由得心裏一陣發慌,這時間也太長了點吧,大半年才組裝出成品,完成試射批量生產又得大半年,部隊列裝還不得小兩年?留給官兵熟悉訓練的時間太短,問題是細砂島戰役主動權不在直屬集團軍。海上不比陸地,若是缺少強有力的防空手段,面對敵方空中打擊時損失難以估量,羅家業道:“司令,馬上九月就過去了,三方協議時間爲三到五年,眼下已經一年了,飛彈完成研製後還需試射,雖然山南和亞丁灣不缺試驗場,可咱們沒有空軍,現在就得想辦法。我現在擔心的是日昇王國催促儘快實施細砂島戰役,留給咱們準備的時間太倉促,爲今之計研製飛彈必須得提速,另外參戰官兵的訓練設法擠時間,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掌控。”
王仁智聽了項老的話在心裏默默計算時間,認爲關鍵還在戴項兩人率領的團隊,如今熊背梁名義上裝備有一個團的長槍精準飛彈,實則僅有一套雷達九套發射裝置,充其量勉強算一個營。雖然僅有一個營的裝備,應該完全可以利用訓練三個團,大不了弟兄們多辛苦輪番訓練,此外可以增加雷達,不過羅家業說的沒有空軍配合也是個問題,直屬集團軍掌握不了聯盟軍空軍,問題困難多多。
羅家業的話更是令王仁智心煩意亂,他明白飛彈研製研究所抓的比較緊,不到十天周欣妍即得到元器件目錄就可見一斑,可哪怕一個小凳子一把椅子從備料到製成也得好幾天,何況是科技含量高几千零部件的飛彈。辦法總比困難多,這邊還在強調各種困難,那邊悅悅建議可分兩步走,首先一方面開足馬力把飛彈組裝成功,確保一年內完成試射,另一方面組織力量着手改造飛彈,相應的官兵訓練也可以分兩步走。
戴項二老和羅家業就悅悅的建議研究可行性,戴項兩家四口爲制導、雷達、動力、材料學者和專家,但只是擅長相關理論,羅家業是使用方,雙方之間隔着幾道坎,不過依然能找到共同語言。王仁智插不上話,到這時他算明白了,火急火燎的把他找來,目的就是一個,確定是否出這筆額外的改造經費,哪怕陳蘇丹已經替他表明態度,羅家業和研究所仍然有顧慮。
所謂的還差一個關鍵配件其實常規飛彈不需要,而是改型後的飛彈,只需戴老去一趟華亭即可,依舊採用訂購的元件,但需重新進行編程,川康不具備條件只能在華亭額外花錢。專業性過強王仁智幾乎插不上話,羅家業溝通也很困難,隔行如隔山,羅家業只能強調飛彈雷達等技術指標,幸虧戴老四人有過組裝幾款近程飛彈的經歷,不然雙方溝通更加困難。
武器裝備實在是太燒錢,尤其是精準飛彈這類武器,一枚中程長槍精準飛彈市場價一千二百萬金幣,與一門二百四十口徑岸防炮相當,足夠買三門重型榴彈炮,最可氣的是拿着錢求購無門,磐石軍和直屬集團軍喫足了這方面的苦頭。因此王仁智出手就是按一萬枚標準採購,沒錢咬着牙也得備足庫存,據研究所估計最終可組裝八千枚左右,這不是模塊化的近程飛彈,不過誰勸也不起作用,誰也不清楚細砂島戰役的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