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提價風波
這段時間基本上是陳蘇丹從中協調,在她的努力下進展比較順利,協調嚴在明等川康本地勢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嚴在明等從而也成爲合作者,可算是皆大歡喜,王翔宇和姚子乾三兄弟很是滿意。但是以嚴在明爲首的川康本地勢力卻對項目進展不滿意,尤其是對王翔宇和姚子乾三兄弟等大股東不滿意,川康方面大力配合,作爲大股東王翔宇等人似乎不稱職。
從六月中旬達成投資意向,到現在才僅僅過去幾個月,川康方面辦理相關手續一路綠燈,企業選址以及能源網絡、供水、公路等已經完成相關工作步入實施階段,反倒是王翔宇等投資商跟不上川康步伐。按常規投資幾千億的企業從項目立項、籌集資金、設計、徵地、辦理手續、訂購設備等等少說得一兩年,設備安裝調試招募員工等等也需很長時間,一般情況下最快也得四、五年才能出產品,川康基礎設施落後,恐怕週期還要長點。
王翔宇和姚子乾三兄弟在健豪動能有過與王仁智合作的經驗,知道有這小子參與的事情不能以常理推斷,必須全力以赴,否則很有可能在後邊不斷的催促,因此從達成合作意向時便做好了盡全力的心理準備。不過衆人還是預判不足,六月十八日和王仁智達成口頭合作意向,六月十九日便進行實質性談判,雖然王仁智沒參與談判,但在陳蘇丹安排下,各方的談判進展很順利,七月前各方便籤署合作協議。
合約明確了各方責權利,作爲主投資商王翔宇等人以及陳蘇丹代表的一方分別承擔各自主要責任,嚴在明等小股東擔任監督督促責任,王翔宇等人想不到項目進展格外順利,預計整個工程週期將大幅縮短。自打簽署合約後姚子乾三兄弟便忙了個馬不停蹄,三兄弟按照合約分工,分頭行動聯繫設計單位訂購相關設備,王翔宇也沒閒着,暗自與姚子乾三兄弟較勁。
王翔宇第一次幹實體自然不敢大意,不但王翔宇本人親自東奔西顛,家中妻妾以及所屬團隊亦是全力以赴調動所有人脈資源,因此王翔宇的進度與姚子乾三兄弟可算旗鼓相當,雙方均自我感覺良好,認爲在川康堪稱神速。不料所謂的川康工業基礎薄弱竟然是以前的老黃曆了,王翔宇和姚子乾三兄弟居然被川康方面跟在屁股後邊催個不停,有可能誤工期的屬他們這些自認神速的外來投資商。
有嚴在明出面,辦理企業相關手續自然不在話下,青山市一路綠燈,只等大股東爲企業命名,能源網絡供水設施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選定廠址後便已經動工。陳蘇丹把廠址定在金凱悅西邊,中間隔草原與青山市公路相望的荒漠之中,該荒漠是當初根除草原成氏後劃歸王仁智所有,誰能想到如今金凱悅周邊綠樹成蔭草木旺盛,對面的荒漠用於發展工業。
陳蘇丹給自己攬了個輕鬆差事,主要負責尋找施工隊伍,如今溫保民夫婦以及胡立明旗下三支施工隊伍主要以川康王國以及川北國爲核心,因此陳蘇丹整日的任務是在王翔宇等後邊催促訂購的設備儘快到貨。王翔宇親自去了兩趟五原,由於何成森在五原以及申託戈國擁有極大能量,因此五原的脂肪酸項目幾乎沒受到任何阻礙,他唯一的任務是訂購相關設備,設計單位何成森都替他包圓了。
這邊姚子乾三兄弟中的姚子健負責脂肪酸項目,進展很順利,關鍵怕耽誤秋冬季節搶購牛羊油,幾個月下來各方總算不辱使命,工程進展很順利,工地現場如火如荼非常壯觀。王翔宇等還沒顧上喘口氣,又面臨招聘培訓企業員工的新問題。企業招聘員工原本不存在什麼大的困難,王翔宇等人簽署合同時根本沒當回事兒,只需開出的薪資待遇具有吸引力,何愁沒有員工應聘?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能出什麼意外?
不料由於川康是人們印象中的蠻荒之地,很難招聘到合適的員工,開出的薪資待遇低沒人願意應聘,特別是那些拖家帶口的更是沒有意願,開出的薪資過高那還有什麼利潤?因此只能在川康想辦法。川康勞動力倒是不缺,但都是剛剛放下農具的農人,需進行專業技術學習培訓後才能夠成爲合格的產業工人,王翔宇等人需給這些員工聯繫實習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