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借刀殺人
浮生若夢在。
“你在。”
“嗯,我在……你也來了。”
雖然我們都知道彼此是現實裏的誰,但是似乎都不願意在扣扣上叫對方的真實名字,似乎都不願意走出那似乎依舊存在的飄渺虛幻的世界,似乎都願意還讓自己停留在那曾經心動心狂心悸的空氣裏。
我還是想把這個世界的她當做若夢,而不是秋桐。
但我們談話的內容卻又回到了現實。
虛幻和現實,似乎永遠是交叉的,是不可能平行的。
“我想問你個事。”我說。
“你說。”她發過來一個微笑的表情。
“你說,在官場上,如何能做好察言觀色?如何能將察言觀色做到極致?”我說。
“怎麼想起問這個?怎麼對這個突然感興趣了?”她說。
“我好奇,我對一切我不明白的事情都感到好奇,我都想知道!我求知慾強,難道不好嗎?”我說。
她發過來一個笑臉:“好,好,行了吧!”
“那你告訴我,你肯定是知道的!”我說。
“不錯,我知道一些,但是,我不想告訴你!”她說。
“爲什麼?”我說。
“因爲我不想讓你去達到這個所謂的極致!”她說:“我總覺得,察言觀色,是個貶義詞!”
“那也未必,就看你怎麼用,用好了,同樣可以成爲褒義詞!”我說:“再說了,我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東西,有什麼壞處?我倒是覺得,察言觀色是一把雙刃劍,看什麼人用,看對什麼人用,看如何用。”
她說:“或許,你說的有道理……其實,我也不是很懂這個,因爲我很少去運用這個東西……我只能和你談談我的一些初步認識。”
“好……那就快快給我講——”我說。
“你在命令我?”她發過來一個質問的表情。
“不是,是在請求你!好不好啊?”我不由笑了。
“呵呵,這還差不多!”
“領導老師,說吧……我洗耳恭聽!”
她開始說了:“在現實的社會和官場,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都在向他人傳遞着一些微妙的信息,這些信息反映着一個人當時的真實心情以及真正的性格。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真正去了解一個人,瞭解他心中的真實想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是出於防衛,或是出於欺騙,人們通常會把自己隱藏在一張無形的面具後面,不讓他人輕易地知道自己的心理和想法。
“我們在欣賞一幅人物畫像的時候,往往會先被其眼睛所吸引。眼睛是心靈之窗,是最傳神的器官,人的七情六慾儘可在眼中表露出來。在現實中也是一樣,我們要想知道一個人的想法,看看他的眼睛,即可瞭解七八分。
“眼是一道關。眼睛是大腦在眼眶裏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級神經元,就像大腦皮質細胞一樣,具有分析綜合能力;而瞳孔的變化、眼球的活動等,又直接受腦神經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從眼睛中反映出來……
“眼神閃爍,計從心來;眼睛上揚,吸引力強;眼神炯然,代表主見;冷眼看人,疑神疑鬼;兩眼無神,鬥志稀缺;眼睛眨動,學問無窮;向人眨眼,展示魅力;擠眉弄眼,傳遞祕密;自上而下,高調看人;死盯他人,另有所思;不敢注視對方眼睛,內心自卑;初次見面先移開視線,多想處於優勢地位;斜眼看人,拒絕神態;似睡非睡,老謀深算;眼簾低垂,有輕蔑意……如此等等,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都應該細心去觀察纔是……”
我對她說的話深以爲然。這說到底就是觀察他人心理反應的方法,只不過我所瞭解的沒有這麼詳細罷了。
我說:“很有道理,還有什麼呢?”
她接着說道:“一個人手上的動作其實也是暗藏深意的。一般情況下,在莊重、嚴肅的場合宣誓時,必須要右手握拳,舉至右側齊眉高度。有時在演講或說話時,捏緊拳頭,則是向聽衆表示:我是有力量的。
“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面前攥緊拳頭,則表示:我不會怕你,要不要嚐嚐我拳頭的滋味?由此看來,握緊拳頭能給人帶來力量和安全感。從另一方面來說,總是拳頭緊握的人,也可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
“有人總結出了這樣的規律:拳頭緊握,內心可能缺乏安全感;十指交叉,是爲了掩飾內心真實想法;雙手交叉抱於胸前,這是一種挑戰姿勢;說話時雙掌攤開,表示誠實可靠;十指尖相觸呈尖塔狀,表示的是自信;兩手相扭且十指交叉,表示無助;
“喜歡拉扯自己頭髮的人,大都個性鮮明;用指尖撥弄嘴脣、咬指甲,代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