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面口袋
比如看病,比如結婚,甚至玩耍。
特別是冬天,邊疆每年冬天凍死的醉漢不老少。
又因爲茶素醫院的緣故,今年茶素整個城市感覺格外的有活力,其實這也是有道理的。
因爲茶素醫院的車頭作用,首先好多藥企在茶素就買地建了廠房,這一塊就拉動了茶素半死不活的水泥廠,還養活了好大一部分中青年的重體力勞動者。
然後又因爲國際藥企的入駐,很多相關的服務行業也跟着來了。
早年的時候,茶素只有一個五星級酒店,嗯,這個酒店不知道是怎麼成五星級的,估計是自己給自己評選的。
主要是接待政府會議之類不可明說的事務,對於普通老百姓不光價格貴的要死,最重要的尼瑪還態度不好,服務員眼睛瞅的都是天花板一眼,等於是花錢去買罪受。
後來高盧雞在茶素醫院對面開了一個五星級酒店,緊接着很多連鎖酒店也跟了進來。
慢慢的,邊疆人已經說了,鳥市是邊疆政治中心,茶素是邊疆經濟中心!
各種各樣的行業落戶後,帶動的就是當地的經濟和老百姓的收入。
然後,茶素的巴扎已經熱鬧的都要拍無盡維持秩序了。
週末,張凡去了一趟醫院後,邵華說想去巴扎轉轉。
張之博也在一邊巴扎巴扎的喊,這小子語遲,你說他不會說吧,想喫東西的時候,雪糕、奶疙瘩什麼的都能喊出來。
可你讓他叫個媽媽,叫個爸爸,含含糊糊的聽不清楚。邵華緊張的帶着孩子要去檢查,張凡沒攔住。
然後去了兒科,專門找的廖院士,廖院士摸了摸,寬慰了兩句,私下裏給張凡說:你也是醫生,你連這個發育過程都不知道?
弄的張凡都沒辦法回嘴。
看着包裹成小麪包的張之博,張凡也只能起身去巴紮了。
當孃的總覺得會凍到孩子,裏三層外三層,羽絨褲裏面套着大棉褲,張之博像個包子一樣,走都走不動道,一走就摔倒,摔倒而且臉都不能着地,光看着這個就能感覺到邵華恨不得給張之博把棉被裹上。
其實,適當的讓孩子體會溫度變化,對於孩子的心肺發育是一個特別好的鍛鍊,過於保護反而會造成孩子容易形成過敏性閉眼哮喘一類的莫名其妙的疾病。
有醫療圈的人曾說過,特別容易過敏的人,往往都是生活環境過於優渥的。當然,這個沒有具體數據,聽一聽也就算了。
張凡開車帶着母子兩出門去巴扎。
邵華純粹就是去感受一下熱鬧程度的,還有也不太想張凡下班就在家,至於張之博,巴紮好喫的太多了!
巴扎就是一個街道上開的,巴扎就是內地的集會。還沒到街道口呢,別說車了,人都走不動道了,太多人了。
張凡只能望着四周找停車位,說實話,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車進市區,堵車就算了,主要是沒停車位,有時候着急的時候,司機恨不得把汽車背在身上。
一眼望去大大小小黑壓壓的汽車,哪裏有車位喲,張凡剛想掉頭的時候,有人就敲玻璃窗戶,張凡放下窗戶,一個小年輕,剃着板寸,腦袋上左一塊沒有頭髮,右一塊不長頭髮的。
一看就知道打架被人開了瓢留下的疤痕。
“哥!您也親自來逛巴扎嗎?”
張凡還沒反應,邵華緊張的捏了捏張凡的胳膊,反而對於這個稱呼沒有太在意。
張凡看着對方眼熟,但就是不知道在哪見過。
“哥,您忘記我了啊?上次飯館打架被人把頭打破,還是您給我縫合的,完事還給我開了一週的假條!那個時候,您還在急診科,現在您都成院長了!”
這麼一說,張凡大概有個印象,但還是不太熟。
不是張凡健忘,這樣的患者太多太多了,張凡根本記不住。
“我,小海,現在是巴扎的維護人員,走哥,我給您找個位置,別人沒位子,您還能沒有?”
邵華拉了拉張凡的胳膊,張凡給邵華了一個眼神,意思沒事。
果真,尼瑪什麼地方都是講後門的,三轉兩轉,一個飯店門口的放着靜止停車的牌子,被小海拿掉,然後說到:“哥,你放心,這是我的飯館,你安穩的停着。”
張凡有心不停,可已經跟着來了,“停這裏,不就耽擱你生意了嗎!”
“嗨,沒事,一點不耽擱!”
張凡覺得這個貨不會有要開病假條之類的事情吧。
結果從頭到尾人家就沒說,還非要拉着張凡喫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