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71節 作者:未知 “好。”摩托車廠技術科的人立即答應了。 這就是廠子裏面講究一個出身,你丫的一個游泳的能跟我們這些搞了這麼多年技術的人比較?扯淡呢,我們改裝的是不是更好,至於科長,那是科長不熟練而已。 的確,現在這個機器看起來也就是出了一次事故而已,其餘的沒啥,難怪技術科的人不服氣。 孫愛國這個時候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相信技術科,不可能的,因爲老大哥的油壓機就是手動控制,敢說老大哥不懂? 但是要說技術科的不對,好像產品本身的確沒有什麼大問題。 “那就試驗。”孫愛國最後還是相信要試驗。 就在這個時候,門口進來了幾個人,其中有幾個身材格外高大。 “同志們,這裏發生什麼事情了嗎?”這幾個人是老大哥的人,這次就是想來談談設備引進的問題,一機部管理的企業多,那麼明年要增加什麼新企業,需要什麼樣的設備,都需要與老大哥那邊溝通。 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報價,就拿機牀來說就有很多型號,要兼顧性能與價格,當然下面談了,還要上報i,因爲不單單是一機部有企業,還有其他煤炭,鐵路什麼什麼的都需要設備。 “這是你們自己生產的油壓機?”幾個老大哥的人看到油壓機了,好奇的問道。 幾個老大哥的人不等別人說什麼,就上來查看了,這一看,其中兩個看的格外仔細,摸了摸電機,捏了捏高壓管,然後看了一下上下模,看了看電機。 “伊利亞,歡迎,歡迎。”一機部的領導看到老大哥的人也來了,也是無語了,正好遇到這件事情。 伊利亞標準的東歐人,大鼻子,大身材,看着就高一頭,伊利亞伸手握手:“我的朋友,你們的製造能力的確不錯。” “謝謝。”一機部的領導臉上笑眯眯,暗地裏咬牙,機器上的血那麼明顯。 其他幾個老大哥的人就沒看了,也沒有開口說話。 “幾位同志,你們覺得這一臺機器怎麼樣?”摩托車廠技術科的人,看到老大哥的人看完之後,又聽到老大哥的人說漢語,立即問道。 “哦,不錯,不錯。”兩個機械行業的老大哥的專家,聽到這話,互相看了一眼,點頭說道。 伊利亞聽到這話,也是有些驚訝,看了一眼一起的技術人員,秒懂了,這些談判團隊都有暗語的,比如坐在一起的時候,右手在左手上表示什麼意思,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意思。 “哈哈,恭喜恭喜啊。”伊利亞瞬間就知道了專家說的是假話了,哈哈大笑,心裏有些得意,你們自己製造不出來,那麼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伊利亞,裏面請。” “你們是要批量製造這樣的機器嗎?”伊利亞又問道。 摩托車廠技術科的幾個人聽到老大哥的人的肯定,立即激動的說道:“我們的產品沒有問題,只是科長不小心而已,廠長,把劉海同志的機器一起帶來,當面試驗。” 技術科的人之所以要提出在這裏試驗,就是要翻盤,畢竟出了這麼大的醜。 不過正要跟一機部領導離開的伊利亞聽到這話,敏銳的問道:“你們的意思是還有類似的油壓機?” 第123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是的,我們廠子生產了兩臺樣品。”孫愛國立即開口說道。 “這樣啊,我們可以看看嗎?”伊利亞開口問道。 “歡迎老大哥的朋友。”技術科幾個人聽到這話,感覺人都飄了。 殊不知,周圍的其他人臉色雖然平靜,但是心裏則是各種想法。 一機部的領導已經可以說惱怒了,涉及到外國人的事情,在場這麼多領導都沒開口,你幾個技術科的人就做主了? 京都一機部領導徹底放鬆了,看吧,這就是摩托車廠技術科的人,什麼樣的人,我也是沒辦法,人家堅持就這個樣品。 孫愛國有些咬牙切齒,但是臉色平靜,外事紀律孫愛國不是不懂的。 技術科的人可沒覺得,認爲老大哥的人認可,那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那就去搬來吧。”一機部領導這才發話。 “我給劉海同志打電話。”孫愛國聽到大領導發話了,這纔開口回答。 這個時候技術科的部分人才感覺好像有些不妥,但是又想自己反正立功了。 劉海正在這邊琢磨高壓鈉燈,小批量的自己實驗室製造就是了,但是這玩意說簡單吧,也簡單,說複雜吧也有點,另外還要考慮從老大哥那邊弄點什麼好東西。 當然專利別想了,老大哥主導的這個圈子裏面,就沒有專利的說法,西方這個時候也亂,資本的力量看上你的專利,你要是不給?嘿嘿…… “劉科長,廠長讓帶着油壓機去一機部那邊。”辦公室主任跑的呼哧呼哧的。 “咋的了?”劉海聽到這話,納悶的問道。 “好像是出事故了,技術科科長都進醫院了。”辦公室主任早就對技術科的人不滿意了,技術科的都是知識分子,說話談吐間怎麼說呢,還帶着一些讀書人的那啥,辦公室主任自己說是大管家,你要真把他當管家來對待,嘿嘿…… 不過技術科的人,辦公室主任也沒啥辦法,畢竟人家喫技術飯的。 劉海聽到這話,得,估計壓着手了,因爲在機械加工裏面,手受傷的概率遠遠大於其他的部位。 劉海就讓李大力三人拆機器,這機器是放在幾塊大枕木上的,枕木互相之間也是螺栓鏈接在一起的,枕木埋在地下的。 先把機器拆了,然後是枕木,又把液壓油什麼的放出來…… 等到劉海這邊趕到一機部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半小時了,劉海帶着李大力,辦公室主任乘坐三輪車到了一機部,不過這次劉海戴的是工廠的藤條頭盔,穿的工作服。 來到一機部大院,看着幾個老毛子,又看着放在地上的機器,不過好像洗過了? “廠長。”劉海先給廠長打招呼。 孫愛國聽到劉海先給自己打招呼,與剛纔技術科的人擅自答應別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心裏嘀咕還是小劉好啊,把自己當廠長。 “把機器放下來吧,兩臺機器進行一個對比試驗。”孫愛國直接開口說道。 劉海跟其他領導點點頭,這個時候劉海就只認孫愛國就是了,其他人算什麼,縣官不如現管,廠長沒介紹,就默默當個小兵就好了。 枕木被放下來了,因爲一邊有固定機器的螺絲,所以用木頭槓子滑下來的。 滑下來之後,劉海看了一圈,找了一塊沒水泥的地方,就開始平整起來,李大力等人則則移動機器。 老大哥幾人看着這一幕,很是驚訝,要知道任何機器在運轉的時候,都有震動,這種震動需要緩衝,需要其他東西抵消,這也是很多機器用石頭或者是鋼筋模塊固定,然後把石頭或者是鋼筋模塊埋在地下,這樣抵消這種力量。 能夠保證機器長久的運行,其中涉及得力學原理就很複雜了。 一個坑不大,把枕木塊放上之後,劉海還拿出水平尺量了一下,把地面重新修整了一下。 然後就是上機器,七八個人用木頭槓子擡起來,放好。 安裝好了之後也用水平尺量一下,然後檢查各部位的螺絲等等的。 “這纔是懂行的。” “就是,剛纔那些傢伙,卸車之後隨便擺弄一番就開始幹了。” “我雖然不懂,但是移機都要檢查的。”一機部機關的人不懂技術,是對的,但是人家見過的多啊。 電線也弄好了,劉海安裝好機器,幾個老大哥的人就互相看了看。 “廠長,弄好了。”劉海滿頭大汗的來彙報。 “你們還看着幹什麼,不知道檢查機器啊。”孫愛國掐死這幾個技術科人心思都有了,剛纔自己看着劉海那邊檢查機器,就看了技術科幾個人幾眼,幾個人愣是沒反應過來,這個時候孫愛國只好開口了。 技術科的人趕緊拿出工具出來,老大哥幾個人看着這幾個人的操作,無語了,有些設備的螺絲不是那種要快速蠻力上緊的,需要一個適當的力度就好了,就是要慢。 特備是涉及到壓力容器,如果幾顆螺絲的力度不一樣,那麼加上內部的壓力,長期可能導致零件某部分存在一個壓力差,降低壽命。 所以涉及到壓力的各種機械設備,還有製造,裏面道道最多了。 “開始吧。”孫愛國看大家都準備好了,開口說道。 於是兩邊就一起開始,劉海這邊,李大力操作,苟榮在一邊給鐵板抹油。 李大力這邊根本不急,把鐵板放好,手拿回來才控制開關,哪怕是新手也不會說被壓上。 技術科兩個人,怎麼說呢,手腳配合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時間,加上科長剛纔手被壓了,所以速度也沒有快起來。 “快點啊。” “就是。”技術科其他幾個人低聲的說道。 “要來你們來。”操作的人也是技術科的,沒好氣的說道。 “我來就我來。”另外一人沒好氣的說道。 於是換了一個人,這就是看着別人的簡單,但是自己上看着液壓柱動了,趕緊的鬆手,哪知道手套又掛在鐵板上,把鐵板移動了,壓出來了一個廢品。 “噗!”就在這個時候,油壓管一下子破了,裏面的液體一下就噴了出來。 第124章 劉海出彩 看到這一幕,劉海搖搖頭,不過沒想到,哪家傢伙說一句話,差點被氣死。 “這,這不關我們的事情,這油管我們沒改。”技術科幾個人被嚇了一跳,然後看了看周圍的人,有人忽然冒出一句。 噗嗤! 老大哥的人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這邊這個正常的是樣品,那邊那個是廠子出的成品,你把人家樣品改了,現在還說這話,當場就笑出聲了。 京都一機部的領導聽到被老大哥的人嗤笑,立即對孫愛國說道:“孫廠長,這就是你們做的產品,樣品是什麼樣的,不知道按照樣品做,虧的我還相信你們。” 孫愛國也被技術科的人要氣死了,你多嘴幹什麼。 技術科的人看到情況不對,還嘴硬的說道:“我們改的速度就要快很多。” “閉嘴。”孫愛國簡直無語了,孫愛國承認,上次造蜂窩煤機器,技術科出了大力氣的,但是那玩意技術含量低啊。 主要還是這個時候的技術科,很多人其實文化不高,而且摩托車製造,與液壓機完全是兩個體系的,根本不在一個體系的。 “小同志,你這個機器是你們自己設計的?”伊利亞來到劉海這邊的機器,開口問道。 “是的,其實我也是按照您們的規範做的。”劉海用普通話回答道。 這個時候全球都認老大哥,更別說國內了,所以劉海這話不是貶低自己,而且說兩句好話怎麼了。 “哦,你見過我們的液壓機?”伊利亞仔細看了看,發現有些像自己那邊機器的樣子,更加好奇的問道。 劉海點點頭,用莫斯科口音的俄語流利的說道:“有朋友送給我幾卷俄文機械百科全書,這是一部十分偉大的著作。” “哈哈。”伊利亞聽到劉海熟練的用俄語,還說出了機械百科全書,劉海不知道的是伊利亞當初就是編纂這一本書的委員會裏面當個管事的,這本書現在還在編纂中(最後一卷好像是60年,具體沒查到。)。 “小同志的俄語很熟練啊,跟你朋友學的?”伊利亞對於劉海的好感度攀升,劉海的意思就是抄的你們的,這讓伊利亞不但不覺得不好,反而覺得好,因爲機械百科全書編纂出來就是爲了給人看的。 有人通過這書製造出了合格的機器,還是在內地這樣的環境下,證明了什麼,證明了這本書的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