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104節 作者:未知 “那是釣魚的人太多了,放暑假了,我就有時間去釣魚了。” “你們學校不是開掃盲班嗎,你怎麼不去,至少中午不用在家裏喫。” “行,行,聽你的。” 劉海當然知道盯着房子的很多,自己拿到房子也肯定有人不滿,但是又怎麼樣呢,這個是各憑手段不是。 二大爺溜達回家裏了,二大媽與秦懷如還在納鞋底呢,棒杆在一邊拿着一顆玻璃珠子自己玩。 “咋樣,小海什麼時候搬家?”二大媽現在也不怎麼斤斤計較了,因爲二大媽覺得二大爺已經是車間主任,自己再跟其他人計較,丟人。 其實這種幹部家庭思維還不錯,有些人自己男人當個屁大點小官,就覺得老百姓就低人一等,是奴才,那種纔可惡。 “暫時不會搬,還要修一修,等修好了再說。”二大爺坐下之後開口說道。 二大媽點點頭:“小海手裏估計有錢,修一下也好。” “肯定的,小海一個月最低也是五十多吧,咱還欠他一臺縫紉機票呢。”二大爺點點頭說道。 秦懷如聽到劉海一個月有五十多塊,心裏也是羨慕不已,自己現在才一級工,不過秦懷如倒是沒啥想法,自己一個寡婦,別人年紀小,又是幹部身份,只是單純的羨慕劉海的高工資。 “小海多少歲了,到結婚年齡了嗎?”二大媽又開口問道。 二大爺搖搖頭:“你我就別瞎操心了,小海在他們廠子裏面,到時候介紹的多,畢竟是幹部了,實在是不行,再張羅。” “倒也是,幹部有幹部紀律。” 第181章 朱老師的同學 第二天上班,劉海就在廠門口等着了,今天老師帶他一個同學來看看紅薯,土豆什麼的。 “劉科長,等誰啊?”傳達室門口,裏面的門衛看着劉海站在這裏,開口問道。 “等我老師。”劉海回頭跟對方說話。 “劉科長,我給你拿一把凳子?” “沒事,一會就得了。” “哪我給你倒水?” “您客氣了,我就不喝了。” “劉科長!” “劉科長。” 劉海在門口一會兒,就有不少人打招呼,終於看到了老師,騎着自行車,後面還有一個男子,年紀與老師差不多。 “老師。”劉海趕緊出門來迎接。 朱海洋指着一個戴眼鏡的男子說道;“這是我同學,農學院的,姓周。” “周老師。” “客氣了,客氣了。” “這裏登記?”周老師看着京都摩托車廠的大門,再看看旁邊的廠名,開口問道。 傳達室的人趕緊說道:“不用,不用。” “還是登記吧。”朱海洋開口說道,最後還是登記了,自行車就放這邊。 “劉海同學,老朱早就在我們面前說過你了,很聰明的。”周老師一路走來,看到不少人跟眼前的年輕人打招呼,劉科長,劉科長,而且看樣子關係都很好。 “這是老師誇我呢,先去辦公室坐一坐?”劉海詢問道。 “先看看紅薯吧。”周老師開口說道。 劉海就帶着周老師,朱老師一起向實驗室走去,周老師開口說道:“老朱可能不明白,現在育種分兩個方面,第一是選育,也就在大田裏面選最好的植株,前兩年我們在蘇北一個稻田裏面發現了幾顆高產水稻,可惜最後性狀不穩定,沒辦法繁育,這就要依靠下面的同志們多彙報,去年在山西還發現了一株矮化的高粱,今年種植之後,又恢復了原來的高度。” “第二就是用野生的品種雜交,這個也是大方向,但是種子這個東西,有時候一代兩代沒問題,三代四代出問題的機率就很大,加上糧食生長週期,很可能一個項目做十年,然後失敗。” 劉海點點頭,上輩子自己就聽說過,某個水稻品種在試驗大田裏面高產,但是羣衆種植之後,幾乎顆粒無收,因爲抗病性太差了,羣衆不可能學你大田的那種管理方式,不然虧的褲衩子都沒有了。 “就是這裏,這邊以前是荒地,紅薯裏面有一部分長的特別好,土豆也是一樣的,本來我覺得這土豆種子乾癟,沒想到還長成了。”劉海這邊的紅薯是好壞一起種植的,土豆也是,包括玉米也是。 周老師看着這一地的紅薯藤,並沒有驚訝,南方紅薯比這個好的多了去了。 倒是遠處幾顆玉米,看起來好像不一般。 “可以挖一個看看嗎?”周老師仔細辨別了一下紅薯,又翻了一下紅薯藤,看着是一個個的小土包,看着土包上的裂口,周老師問道。 “當然可以。”劉海就拿來鋤頭,周老師親自動手。 周老師挖了一個小土包,發現這紅薯真的不一樣,仔細看看根系,然後又找來刀,洗完之後切開看了看,然後品嚐了一下。 “現在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具體的還需要試驗,你這個是開荒地,又是燒過這麼多草木灰,現在不好判斷。” “不過環境的忽然變化,出現好的變異也是有可能的。”周老師不敢肯定,因爲可以看到地裏面有草木灰黑黑的。 朱海洋問道:“怎麼試驗?” “把這些藤蔓還有紅薯挖出來,我找人託運到南方進行試驗一下,土豆也是一樣的。”周老師開口說道。 劉海點點頭;“麻煩周老師了。” “這個應該我們謝謝你,我們每年其實都要到各個地方,很多糧食其實都是從變異開始的,只是有些變異很穩定,有些不穩定,這些紅薯在這邊產量高,在別的地方也許產量就很低,環境,溫度等等的影響很大。”周老師也沒有把握。 劉海聽到這話,開口說道:“那個什麼橘子在南方。” “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朱海洋開口說道。 “對,對,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這幾顆玉米倒是感覺不一樣。” “這個有老家帶來的,也有去年廠裏面同事給的。” “這個成熟了再說吧。” “那行,我們一起挖吧。”劉海點點頭。 孫愛國聽到劉海老師來了,就來到了實驗室這邊,進來就看到劉海正在挖紅薯,還有兩個青年也在。 “廠長,這是我老師,朱老師,這位是農學院的周老師,我這一片紅薯看起來不錯,我請周老師來看看。”劉海看到孫愛國來了,就開口介紹到。 “老師,這是孫愛國廠長。” “孫廠長。” “朱老師,周老師。” “朱老師,謝謝你爲我們廠子培養人才,今天中午一定要在這裏喫飯。” “孫廠長客氣了。” 幾人一陣客氣,中午在小食堂裏面,不出意外的話,朱老師與周老師最後出溜到了桌子下面去了。 至於說送到南方的紅薯,土豆,紅薯藤(只是要了藤,沒要葉子),孫愛國直接讓人送火車站,找熟人託運走了。 周老師與朱老師下午從劉海這邊實驗室的宿舍爬起來,喝了兩杯茶,然後趕緊走,不走的話,晚上說不定又來了。 “海洋,你這個弟子不簡單啊,在廠子裏面獨佔那麼大一片地方。”路上週老師與朱海洋一起推着車,一邊走一邊說道。 朱海洋搖搖頭:“劉海倒是說過有個實驗室,沒想到那麼大。” “你這弟子聰慧啊,我看了一下那些俄文書,都有書籤,還有作圖水平也很高啊,實驗室的東西比你們學校實驗室都好吧。” “還有咱們喫飯的時候,廠辦的主任,還有廠長,你哪弟子不喝酒也沒人勸啊。”這個時候酒桌上,你說不喝酒可不行,不管是誰,劉海能在酒桌上不喝酒,還是跟廠長書記一起,這就很值得說了。 朱海洋倒是知道一些,比如摩托車發動機的,但是不會說,於是嘿嘿一笑:“聰明人誰都喜歡。” “也是啊,走吧,不然回家愛人該嘮叨了。” “今天謝謝你。” “咱們同學說這話客氣了。” 孫愛國這邊聽到朱老師走了,有些可惜的說道;“小劉,我還說晚上再好好招待一下朱老師呢。” “李大力三人在做什麼東西?” “做雪地摩托,廠長,我沒有跟你彙報嗎?” “彙報了嗎?也許是我忘記了,這個雪地摩托進度怎麼樣了?” 第182章 雪地摩托 “零部件已經差不多了,主要是部分零部件需要手動加工。”劉海說的是雪地摩托後面的履帶,這玩意現在沒有成品。 現代的雪地摩托,履帶是複合材料,而現在,只有用加橡膠的鋼絲了,用橡膠皮自己加工,就跟巴鐵小作坊翻新輪胎一樣。 所以進度慢了不少,等樣品出來之後,就可以讓輪胎廠出專門的履帶了,現在樣品都沒拿出來,橡膠廠不可能專門給你製造。 再說劉海也不想欠人情不是,走計劃就別說了,有哪時間,自己維修科手工就搞出來了,雖然也許使用壽命不理想,但是樣品,能用就行。 “高原的摩托車試驗,有些不怎麼理想,有些海拔高的地區,據說汽油都凍住了。” “動力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機器使用壽命也沒有多大問題。”孫愛國又說出了另外的一個事情。 劉海一聽這個,點點頭,這就是試驗的好處,後世在老大哥那邊開車,汽油裏面就加的有防凍劑,不然就老大哥那個環境,汽油凝固是沒二話的,那邊很多超市都有賣的。 劉海心裏一動,這個項目可以讓老師參與進來,大概的配方自己知道,試驗用的器材不是很多。 “這個我問一問老師吧。”劉海搞摩托車就是爲了高原物質補給,冬季那邊很多地方不適合摩托車,但是總有幾個月適合。 摩托車需要一個小路就可以了,汽車,卡車需要的路投資太大了。 劉海不是沒有想到過搞直升機,第一是來不及了,第二高端的武器裝備拿出來,國內也沒有能力生產,第三是反而會被兩大社會頭目盯着,第四,那就是抄老大哥的直升機,高原也沒用。 高原能用是黑鷹直升機,就老大哥的玩意,真的不適合,現在直升機採用的發動機是星型活塞發動機,現代採用的是渦輪發動機,渦輪發動機適應高海拔,高溫環境。 哪怕是劉海製造出來,估計也捨不得裝備,而且怎麼說呢,對三哥不需要什麼直升機,只要物資多一點就可以了。 “嗯,能解決最好了。”孫愛國也就提一下,孫愛國對劉海的知識已經不知道怎麼形容了,看看人家這辦公室,大部頭,俄文的,英文的,德文的,中文的……嘖嘖。 “那個一千噸的液壓機,能搞嗎?”孫愛國差點給自己一個嘴巴,怎麼就把自己想法說出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