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125節 作者:未知 專家們忙碌了好幾天,結果出來了,試驗田單紅薯就達到了接近8000斤,算上藤蔓什麼的萬斤(現代大田管理的好,氣候好,最高可以達到一萬斤,農作物受到氣候影響很大。) 農戶種植的就要低一些了,紅薯只有6000斤,加上藤蔓有接近八千斤了。 “好啊,好啊。”部裏面專家看到結果之後,也是很激動,南方紅薯可以種植兩季,也就說畝產飼料可以達到兩萬斤。(其實夏薯產量還要低一些。) 紅薯還可以做粉條,這也是緊俏貨,當然紅薯也可以喫,紅薯杆過水曬乾之後出口,這叫黃金菜。 土豆這邊試驗田達到了五千多斤,農戶大田差點四千斤,這就是差距,畢竟試驗田管理水肥什麼的肯定比農戶要好很多。 但是部裏面專家更高興了,因爲大西北最合適的就是土豆,一個村種植一片,口糧怎麼也保證了。 “這土豆好啊,今年趕緊送一批去大西北,那邊十年九不收啊,就這土豆,多少都有收成。”部裏面專家立馬決定把土豆送到大西北去,進行試驗,正好今年能趕上。 後世土豆在大西北種植的不少,那邊很多人也是以土豆爲主食,其餘的糧食看天收,豐收的時候下大雪還在收糧食,年成不好的時候顆粒無收,後世很多商人從西南,中原地區拉一車紅薯到大西北換土豆,一斤紅薯換好幾斤土豆,靠這個發財的。 現在別說四千斤了,大西北一畝地有兩千斤就已經很好了,畢竟大西北的土地多不是。 部裏面的專家驗收之後,就形成了文字報告,直接送到了部裏面領導面前,畢竟土豆這些要送到大西北試驗,還需要領導,這個年代運輸力量短缺。 部裏面拿到文字彙報,就送到上面,畢竟畝產兩萬斤,雖然是兩季,然後加上紅薯藤什麼的,但是紅薯全身都可以喫的,紅薯葉,紅薯杆,紅薯,飼料,粉條等等都可以。 而且紅薯基本不選地,山地,坡地,適應性廣。 “咦?”部裏面領導仔細一看,怎麼這裏面又有這個摩托車廠的事情? 實在是京都東城的摩托車廠不務正業太出名了,你說你造摩托車就造摩托車,現在成了重型機械廠了,廠子都修到亮馬河了。 朱海洋的同學周明成就被部裏面叫去問話了,周明成也老老實實的回答,自己同學有個學生,他們廠子後面一片地,裏面一部分紅薯土豆長的格外好一些,他們不懂,就讓自己去看看,自己看了也不敢肯定,就委託在南方的朋友試驗一下。 農業部的領導聽完之後,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小劉同志覺悟高啊,換了其他人說不定就錯過了。” “是的,其實很多良種都是從大田裏面選出來的,換了別人也許就好奇一下子,其實咱們北方種這個品種很好喫,去年收了紅薯我們就煮來吃了。”周明成點點頭說道。 “南北差異,這件事情先這樣,等今年大西北試驗一下再說,你先回去吧。”領導點點頭說道。 現在北方的試驗沒出來,不敢貿然下結論,不然到時候丟臉的是自己。 農業部的領導見了一機部領導,不免調侃一番:“你們那個摩托車廠居然把手都伸到我這邊來了。” 一機部領導沒好氣地說道:“給你們農業搞的機械不好嗎?” “不是機械,是優良品種的農作物。” “啊……這?” 孫愛國忙的不行了,領導一個電話,就屁顛屁顛的來了,進門就問道:“領導有什麼任務,我那邊忙着呢?” “喲,喲,你還忙呢,我就閒着了,我問你一個事情,你們怎麼跟農業部扯上關係了?”領導開口問道。 孫愛國聽到這話,納悶的問道:“農業,沒有啊,手扶拖拉機不是上交了嗎?” “去年你們請一個農學院的老師去挖紅薯?”領導提示了一下。 孫愛國一聽這話,先拿起領導的香菸,給領導拿一支,自己拿一支,然後先給領導點燃說道:“劉海同志那邊不是有時候想搞點試驗什麼的,就在廠子後面單獨找了一塊地,修了幾間房子,那邊一般人不準進去瞎逛,圖紙什麼的都有。” “還空了一大片地,修房子的時候翻了一次,去年春季,劉海同志覺得空着可惜,就把其他工地上清理的雜木荒草燒了,然後種了一片紅薯,土豆。”孫愛國開口說道。 領導點點頭:“好同志啊。” “嗯,也許是劉海同志以前種地的吧,沒想到下半年,這地裏面有一部分紅薯,土豆格外的好,劉海同志就找他老師問問,他老師就找了農學院的同學,挖的時候我還親自上手了,那個時候正好是手扶拖拉機出來,就用那個拖拉機把紅薯土豆翻出來。” “當時那個周老師還有些不敢肯定,估計是面子上過不去,就決定送到南方去試一試,還是我找的關係把東西送到南方,劉海同志的老師打電話說試驗效果不錯。”孫愛國詳細的彙報了一番。 “嗯,的確不錯,畝產達到兩萬斤。”領導點點頭。 “咳咳,咳咳,咳咳。”孫愛國聽到這話,一口煙就嗆到了肺裏面去了,趕緊的拿起領導的杯子,喝了兩口水。 幾分鐘之後,眼淚汪汪的孫愛國纔開口說道:“怎麼可能,兩萬斤啊,不是兩千斤。” “南邊兩季,試驗田的產量,紅薯藤與紅薯一起,農戶種的沒那麼多。”領導開口解釋道。 孫愛國這下明白了:“嘖嘖,要是以前有這麼多紅薯……唉。” “土豆那邊產量也是有三千多斤,今年大西北試驗出來就好了,你們最近在幹什麼?”領導開口問道。 “劉海同志在搞六缸柴油機,我們要造卡車。”孫愛國開口說道。 “咳咳,咳咳!”這回輪到領導咳嗽了。 第215章 再要字 “你沒開玩笑?”領導也是眼淚汪汪的問道。 孫愛國納悶的問道:“這有什麼,上次我跟你彙報去試一試船用發動機,你知道我們做的是什麼嗎?” “什麼?”領導感覺不妙啊,孫愛國是不是在憋什麼大招。 “嘿嘿,鋁合金發動機,而且是四缸高速發動機,加幾個發動機,船可以跑出54節的速度。”孫愛國之所以彙報,是因爲劉海那邊已經差不多完成了,自己最近每天都去。 “您知道這鋁合金發動機多大馬力嗎?”孫愛國繼續問道。 “多少?” “115馬力。” “咳咳,咳咳。”一機部領導這次喝水,又嗆着了。 “嘿嘿,領導,您別激動,這是高速汽油機,船用的,與車用的不一樣。”孫愛國這才嘿嘿一笑得解釋道。 領導沒好氣的瞪眼:“不知道早點彙報。” “我這不想着等一起完工了再彙報?” “後天請領導視察,我們找個水庫試驗一番。” “嗯。”領導點點頭。 “你確定是54節,你知道54節意味着什麼嗎?” “不就是一百公里?” 已經五月了,劉海每天晚上回四合院休息,來京都兩年多了,混了一個幹部身份,還混了一個兒子,混了幾張老照片,還混了一副字,幾間房,給其他穿越者丟臉,起碼錢沒掙多少,女人也沒睡幾個……唉。 主要是辦公室裏麪廠長老是來抽菸,還有五月已經不冷了,回四合院住挺好的,吳有才前幾天回村裏面了,說劉大林的兒子沒有了,劉海一時間有些失神,因爲劉大林的兒子跟自己一起受傷的,都是搶水的時候…… 不過劉海也就傷感了一下,因爲最近這一段時間,廠長每天都來,不就是想看看高速快艇嗎? 其實四臺掛機制作已經好了,但是想要一體控制,怎麼辦?就只好在後面增加一個一體控制系統,也就是一個把手控制四臺機器,這才耽誤時間的。 可惜沒電傳,不然直接上方向盤什麼的,不是說劉海造不出來,而是覺得就這樣掛機最適合霍老闆了,平時就一個鐵殼船,需要的時候掛機一上,就是快艇了,不用的時候掛機藏起來。 要是用電啓動什麼的那就固定死了,就不好了。 現在京都唯一的水庫,是官廳水庫,其餘的什麼密雲,什麼十三陵還沒見蹤跡,不對,十三陵好像就在今年建立。 浩浩蕩蕩的車隊從京都出發,船與掛機用四不像拉着,劉海也坐在四不像上面視野開闊,比坐在威利斯車上好多了。 現在京都路上最多的就是四不像了了,單缸柴油機冒着黑煙,突突的。 沒有不超載的,只要能裝上就是了,劉海看了一下,有些只怕不止七八噸,好在車斗就那麼大。 官廳水庫就比較遠了,這次一起的有一機部的,還有部隊的。 到了地方,劉海被抖的都無語了,四不像肯定不舒服,這玩意又沒有什麼減震,座椅也是硬邦邦的。 到了水庫,劉海李大力幾人就開始把船先放進水庫裏面,然後一個掛機一個掛機安裝好,多臺掛機還有一個一體控制系統,其實就是一個機械設備,控制四臺掛機,設計不復雜。 檢查四臺機器,機油什麼的,然後加油,船也改過了,畢竟後面四臺掛機與一臺配重不一樣。 一機部領導就在一邊看着,岸邊的人已經準備好了,測算距離。 四臺發動機被拉的發動了,李大力三人在船上緊緊的抓着一根粗大的麻繩,這是在船舷兩邊弄個一個拴繩子的地方。 孫愛國點點頭,劉海就加大油門,船就開始移動了,伴隨着油門的加大,船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大家在岸邊看到這船好像飛起來一樣,幾乎已經離開水面了,船開到了水庫另外一邊,才一個彎折返了回來。 後世從港島到隔壁,大飛五分鐘,衝灘之後,三分鐘就把貨物搬空,一晚上賺幾十萬,就走私牛肉豬蹄什麼的。 豬蹄在國外很多國家當垃圾處理,西方國家的垃圾處理費多高不用說了吧,還不如運到港島這邊。 到了岸邊的時候,李大力把繩子丟下去,岸邊的人就拉過去,因爲沒有專用的碼頭什麼的。 “我們上去看看。”一機部領導,還有部隊的領導,看完之後,紛紛上船。 劉海開着船又溜了兩圈,一機部領導與部隊領導上岸之後,越看越喜歡。 然後一行人打道回府,這次直接就到了摩托車廠,會議室裏面,一機部領導首先問道:“機器能量產嗎?” “能。”孫愛國立即回答道。 “機器還可以設計的大一些嗎?”領導又開口問道。 “可以,我們廠本來設計的是200匹馬力,六缸,但是需要壓鑄機,就沒幹成。”孫愛國早就在維修科這邊把事情打聽清楚了。 一機部領導點點頭說道:“壓鑄機我們想辦法解決,這幾臺樣品,先培養幾個技術維修人員,然後聽下一步指令,量產最快要多久?” “這要看了領導什麼時候把廠房給咱修好了。” “人手不夠,部隊可以幫忙。”部隊領導看到這船用推進器,簡單,不大,速度快,哪怕是用於內河呢,也是很不錯的,雖然有魚雷艇了,但是那玩意昂貴啊,這就一個鐵皮船,幾個發動機。 而且說一個不好聽的,魚雷艇基本上有去無回,那麼這個塞滿炸藥,不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裝備不行,就是拿人換的,其實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裝備不行就是拿人換的。 劉海全程不開口,要不是回來就被拉到這邊,纔不會來呢,部隊領導出現。 劉海才意識到,哦,忘記校長了……校長現在囂張的很,因爲西方都支持他,咱們的蘑菇成功之後,校長才焉了的。 “不知道咱們的蘑菇什麼時候出來,按照道理應該快了吧?” “這一回咱們有底牌,對老大哥也許就沒有那麼忌憚了?”心裏想着事情。 當初拿出來的就是地對地中程導彈,並且還有小型化蘑菇的模擬彈,當初在陀螺儀上動了手腳,讓撿到的人一研究,就知道陀螺儀設置錯誤,本來向南方飛的,結果飛到北方,就是要讓撿到的人誤會,是阿美在半島上試驗或者是在小本子什麼的。 在現代看來,蘑菇蛋什麼的設計幾乎是公開的,但是在這個年代,兩眼一抹黑,現代你搜航母設計圖都有公開的,這個時候想都不敢想的。 當初的設計,計算,都是打算盤的,需要的人力物力海了去了。 “劉海同志,這次你是首功,你有什麼要說的,要什麼獎勵?”一機部領導看着下面不開口的劉海,直接開口說道。 劉海一副憨厚的樣子,抓了抓腦袋:“要不領導給我寫一幅字,我個人有房子,工資也花不完,喫的也是食堂,感覺沒啥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