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284節 作者:未知 “趕緊給領導打電話,咱們這邊需要這種飛機,摩托車廠生產出來的應該優先供給我們。” “對,我們冬季給高原送補給最好了。” “這種飛機低空飛行性能良好,完全可以空投。” “拿來訓練空降兵也很好啊!” “我要打電話親自去京都給領導彙報工作。”等到飛機起飛之後,這些領導在回來的過程中,短暫的聊了幾句,然後就分別離開了。 機場裏面知道這件事情的都保密,但是在飛行員這邊保密不了,現在飛行員比較多,但是飛機就沒有,哪怕是運五飛機,都沒有足夠的多,更別說進口的飛機了。 最優秀的就去飛戰鬥機去了,但是這個時候的戰鬥機也不是你想飛就飛的,因爲這個時候戰鬥機的引擎壽命太低了,據說只有100個多點小時。 從去年開始裝備的小飛機,都要飛行員們輪流來飛,飛行員們飛着小飛機在邊境線上面巡邏,心裏也是美滋滋的,總比看着別人飛好。 現在這雙引擎飛機這麼大,能飛肯定不喫虧。 飛機在西南落地,並且成功起飛之後,消息就彙報到了京都這邊。 領導們紛紛鼓掌,一口氣能夠飛到西南,已經很不容易了,繞路接近2000公里,一口氣飛了接近2000公里的距離。 這飛機可以載重4.5噸,或者搭載40個人,在關鍵時候有100架這種飛機就可以快速集結4000人。 那麼要是有200架呢? 300架,500架,每個部隊500架呢。 只要自己能造,那是多多益善。 上級領導就與諸位領導熱情的討論着這架飛機該生產多少,然後優先該給誰。 劉海今晚上也沒回家,剛剛喫過晚飯,一會兒就接到好消息,飛機在西南降落了,過了半個小時又來了消息,經過地勤人員檢修,飛機一切正常。 又過了半個小時,飛機從西南起飛,前往高原。 劉海就知道飛機沒問題,這種低速的飛機出問題概率不是很大。 劉海知道沒辦法睡覺,就在辦公室裏面畫圖,這是準備客機的圖紙。 要說形象一點,客機就是精裝修的房子,貨機就是毛坯房。 廠領導們也今晚上沒有回去,當飛機在西南降落,然後在西南起飛之後,廠裏面的領導也是激動的拍桌子。 以前廠裏的領導不知道國內飛機研發的情況,現在知道自己廠子製造的這一架飛機,在運輸機方面是一棵獨苗,而且馬上還要生產客機,這又是獨苗。 至於說什麼發動機落後,還有什麼的,根本就沒有人敢說,誰要是這樣說,一幫子廠領導要撕了他的嘴。 這可是咱們廠子自己設計,自己製造的,誰看不起咱們的飛機,就是看不起咱們,弄他! 當然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人心裏難受,同樣是改飛機,爲什麼別人就改成功了?自己這邊花了1000萬,還改失敗了! 不到三個小時,飛機又成功的在高原降落,載重4.5噸在高原降落,雖然這一次油箱沒有滿載,但是大家依然很激動。 高原機場這邊也早就接到消息,當飛機成功降落在機場,也是一大幫領導人在這邊。 帶隊的飛行員以及地勤檢查完畢,然後加油,這一次到黃河邊上大概1200公里。 會在這個距離的油量上多加200公里的油。 這次只是半個小時就起飛了,高原這邊的領導們也私底下趕緊給京都打電話,這種飛機,我們這邊正需要啊,這種低空飛機正適合給邊境哨所,邊境營地空投物資。 要知道高原上面補給很困難,不是所有飛機都能飛上高原的。 隔壁三哥要在70年代纔會讓老大哥研製一款飛機,可以在邊境機場降落,就是安32。 當然,別人那個數據就太優秀了,最大載重6.7噸,巡航速度470公里,最大速度530公里,最高高度9600米。 比劉海設計的這個要高一個檔次。 當然使用與維護成本,劉海設計的這個就要經濟的多,而且至少比三哥提前很多年裝備。 而且這種螺旋槳飛機地面只要平整踏實,就可以起飛降落,也就是可以在野戰機場降落。 估計要不了多久,隔壁三哥又要酸溜溜的罵兩位老大哥,爲什麼不給飛機。 看看隔壁的窮鬼飛機又在邊境上飛了。 負責飛機裝備的部門,今晚上電話格外熱鬧,開始是西南那邊打電話,然後高原那邊打電話,黃河邊上凌晨打電話。 都是來叫苦的,都說要飛機什麼的,領導們通宵沒有睡覺。 對於這些領導來說,通宵不睡覺完全是沒問題的,打仗的時候幾天幾夜不睡都可以。 飛機是昨天12點過起飛的,飛到西南,花了七個小時,修整了一個小時然後起飛,到了高原接近11點鐘,11點半從高原起飛,飛了四個多小時到達黃河邊上,五點鐘加滿燃油起飛向京都飛行。 黃河邊上到京都不到1200公里,摩托車廠這邊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廠裏面製造了一架運輸機。 “小劉,趕緊準備一下,領導們要來廠裏面,還有40分鐘飛機就要降落了。”七點過的時候,孫愛國急匆匆的來到維修科,發現劉海已經開始洗漱了,丟下一句話就趕緊走了。 孫愛國是通宵沒睡,但是走路差點就跳了起來,太激動了。 這一次上級領導把上午的工作推了,帶了一幫子人來這邊等飛機重載實驗結束。 這次持續20個小時的飛行,飛行距離超過5000公里,足夠說明一切問題了,那就是這飛機沒問題。 而作爲製造飛機的摩托車廠,肯定值得上級領導來看。 早上七點過,道路正是繁忙的時候,交警立馬封鎖交通,警車開路後面的幾輛中巴車快速的通過路口。 不少人都好奇,這是哪個領導出行居然這麼早?這麼着急? 中巴車來到了摩托車廠門口,門口這邊摩托車廠武裝部的各位同志已經就位。 就連對面軋鋼廠上班的人都很驚訝,這是什麼領導來了。 當上級領導走下中巴車,向大家揮手的時候,所有人都激動的歡呼了起來。 軋鋼廠這邊要進門的那些人趕緊的也揮手,上級領導向四周揮了揮手,然後纔在其他領導的簇擁下進入摩托車廠。 然後大家互相一看,都哈哈大笑,因爲明顯所有人都沒睡好的樣子,都是一副紅眼圈。 然後又上車了,因爲摩托車廠大門到摩托車廠試飛跑道,足足有大幾公里,走路去的話,真的趕不上飛機降落。 “你這個老同志,做的很好嘛。”上級領導看着幾公里長100米寬的跑道,非但沒有責怪孫愛國反而跟孫愛國握手,誇獎孫愛國做的好。 孫愛國笑得後槽牙都要出來了,激動的都說不出話來。 然後是一幫子副廠長,挨個的與上級領導握手,上級領導跟廠長,副廠長書記握完手之後問道:“還有一個人呢?” “領導,我在這裏。”劉海就在一幫領導後面,因爲剛纔自己也在大門口上車的時候,被一機部領導拽了一把,然後就一直跟在隊伍後面。 “小同志很好嗎,又給了我這個老伯伯一個驚喜。”上級領導看着劉海,哈哈一笑說道。 劉海只有傻笑着抓了抓腦袋,沒有說什麼,這個時候也不好說什麼。 其他幾個部裏面的領導人看劉海也是越看越喜歡,飛機的長航程重載試驗證明了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飛機。 雖然比不上國外的先進飛機,但是有一點,這是自己可以製造,並且是自己設計的飛機。 雖然比起上一個項目的飛機參數有很多不足,但是畢竟上一個失敗了,不管你目標定的多高大上,只要失敗了,那就是個失敗品。 而且能上高原的飛機不多,而且看摩托車廠這個跑道都有四公里,在場領導心裏明鏡一樣,這廠子還要搞大事情。 “領導,飛機已經進入京都上空了!”孫愛國得到彙報,立馬開口說道,於是一幫人全部都拿出望遠鏡,就連劉海手裏也被人塞了一個。 第357章 都要 其實這架飛機在劉海看來也就那樣,很多參數都是比較平庸的。 劉海也能理解現在諸位領導的心態,畢竟是自己家的,就跟上輩子有些人自己種點蔬菜,歪瓜裂棗的喜歡的不得了,仔細一算成本比菜市場賣的貴多了。 但是還樂此不疲,諸位領導就是這個心態。 在望遠鏡的視野裏面,遠遠的可以看到一個亮點,伴隨着還有嗡嗡嗡的聲音。 飛機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大,還沒有噴漆的飛機格外顯眼,高度越來越低。 諸位領導看着這銀色的飛機,心裏也是美滋滋的,運輸機國內的需求量太大了。 國土面積太大,如果是遇到特殊情況,就要這樣的機動能力。 從50年代開始,我國哪怕是在外面購買運輸機,也保持着相當的運力,主要就是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劉海就在領導們後面,飛機降落了,機組人員從飛機上面下來。 “領導!”機組人員看到這麼多領導,特別是顯眼的上級領導,下了飛機之後趕緊敬禮。 “你們辛苦了。”上級領導看着機組人員,當然知道這次實驗,他們的功勞是很大的。 飛機試飛的時候試飛員是最危險的,因爲每一種飛機,操控方式都有不同。 而且新的飛機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是致命的。 一旦處理不及時或者處置方法錯誤,那麼面對的就是巨大的災難。 上級領導看着機組人員的精神狀態,滿意的點點頭。 然後一邊圍繞着飛機轉了一圈,一邊聽從帶隊飛行員的介紹。 最後還看了看飛機裏面裝的貨物,這些貨物飛行了5000多公里。 有人說這有點浪費,做這種實驗不在乎這點浪費,貨倉裏面的貨物上下來回倒騰,耽誤時間不說,如果裝貨的經驗不是很豐富,導致貨物重量導致不平衡,在機艙裏面發生某些情況。 那麼很可能對飛機造成致命的影響,貨物的配重是調整好的。 參觀完降落的飛機之後,一行人又來到飛機制造車間。 飛機制造車間裏面有一架飛機已經要完工了,還有五架半成品飛機。 這五架飛機進度不一樣,其中一架飛機剛剛鋪設龍骨。 上級領導看着長長的廠房,這廠房的長度接近200米。 劉海這個飛機生產線有一點類似上輩子的脈動飛機生產線。 脈動飛機生產線是上輩子最先進的飛機生產方式。 說白了就是飛機在這個位置把零部件裝完之後送到下一個工位。 也就是有點兒流水線的意思,但是又因爲飛機制造的複雜性,被稱呼爲脈動飛機生產線。 這種飛機制造難度其實並不複雜,發動機在另外的廠房進行生產,生產之後試車完畢就送到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