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443節 作者:未知 劉海始終認爲發展民生纔是第一位的,不然再發展再多的軍事裝備,有什麼用? 生產幾千幾萬坦克,拿來幹啥?生鏽啊? 生產幾千上萬架直升機幹啥,拿來折舊啊? 有定海神針的情況下,有些軍事裝備該縮減就要縮減,在劉海看來,黑鷹直升機生產幾百架就可以了,用於高原巡邏,再用來各個地方應急就可以了,再多真沒必要。 老大哥就是被他龐大的軍事裝備拖垮的,一架直升機一年的維護保養需要養活多少工人,消耗多少糧食? 坦克也是一樣的,那玩意開起來就是燒錢,真的在燒錢,單純油錢就不得了,更別說維護保養之類的。 “再過幾年,咱在理工學院建立一個航母大廈。”下班的時候,劉海看着遠處摩托車廠的博物館,是一摞書的造型,來旅遊的人都來這邊看看,當然博物館也改成了工業博物館,裏面陳列的都是我國工業上的成就。 劉海決定修的航母就按照1;1航母進行建造,不過一個是鋼鐵怪獸,一個是鋼筋混凝土,用來教學那是槓槓的,內部各種設備,各種管線這些都可以一一完善。 當然這個還早,不能太早拿出來當顯眼包。 “水泥航母。”劉海心裏嘿嘿一笑,然後回老家了。 劉海在京都郊區的老家的時候,國際上對於月球救援這一部小說引發了大討論。 因爲現階段最熱門的就是航天,老美就在這方面不斷的誇大,然後不斷的與熊國進行比試,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開始,然後月球探測器,登月,火星探測器等等的。 都是在你追我趕的情況下進行,而且這個時候老美這邊發射各種航天任務,觀衆都是一大堆,有點像是咱們八十年代發射衛星的時候,開直播,賣現場票等等。 劉海這一部小說經銷商們本身也是看到了流量,引發的大討論也有,比如爲什麼要把導彈放在月球,不放在地球軌道。 分兩派,第一派認爲地球軌道成本很高,因爲根據計算,在地球軌道建立導彈發射裝置,燃料消耗巨大,因爲航天器在太空會不斷下降,就需要不斷的消耗燃料來變軌,調整姿態。 但是也有的認爲月球導彈基地成本更高,畢竟地球到月球更遠。 不過也有人認爲,月球基地的導彈一旦發射,因爲太空真空環境,進入大氣層的彈頭速度可以達到幾十馬赫,除非在太空外攔截,不然的話,只要進入大氣層,根本沒辦法攔截。 還有認爲能量武器纔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引發了不少的專家進行討論,當然這一本書自然暢銷了。 同樣一篇文章,大家的看法不一樣,普通人也就是幾個人聚集在一起討論,但是專家教授這些發表意見就可以上新聞,引發更多的討論。 這一本書直接上了暢銷榜第一,引發的討論越來越多,當然不可避免的也引發了一些官員的討論,當然這些官員的討論就有點動機不純。 比如老美太空總署某些官員就表示,月球基地導彈防禦系統可行性很高,是三位一體核打擊之外生存率最高的一個了,也是未來的新方向。 這個傢伙這樣說,一方面是發表自己的意見,第二就是萬一議會那幫沒文化的玩意真的就要推進這個計劃,自己豈不是有大筆的資金,第三就是最好對手先上馬,自己這邊跟進。 至於說項目成功不成功,這個關自己什麼事情?自己又不能負責一輩子,幹幾年拍屁股走人就是了。 當然這也引發了國內部門的注意。 “要不要把劉海同志找來問問?”上級幾個部門領導湊在一起,看着這五花八門的報紙,也是感覺頭大。 因爲這關係到未來的國防發展,國外的討論已經到了很熱烈的地步。 “這是怎麼想到的這些東西?”有領導就很不理解了,這些東西劉海同志是怎麼寫出來的。 “劉海同志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是天才,我問了部裏面專家,認爲這個太空防禦系統吧,可能性不大。” “而且這方面技術難度太高了,這小說裏面已經到了光量子芯片,光腦的地步了,而量子這類的現在還是一個名詞而已。” “還有什麼便攜式微波武器,理論上是可以,但是考慮到能量,還有能量傳播時候的衰減,這麼說吧,想要在幾百米之外弄死一個人,供電,發射系統比咱們屋子還大。” “小劉同志在做直升機項目,最近可能沒空,他設計製造的渦軸發動機已經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一本小說四個月賣了六百萬冊,這些報紙功不可沒啊。” “……” 報紙上有統計數據,月球救援小說已經賣了六百萬冊,要知道開始售賣才四個月時間,現在已經六月了,看着這個討論的熱度,估計賣了一千萬冊了。 “關鍵是他的很多理論也得到了證實,比如他說月球的洞窟裏面溫度是恆溫的,適合建立月球基地,老美那邊的科學家證實了這很大可能性是真的。” “其實這個我感覺很正常,西北的窯洞,冬季外面冷的不行了,窯洞裏面就要暖和一些。” “對,還有地窨子。” “小劉同志思維咱們是跟不上了。” “嘿嘿,全球就這麼一個人,一個季度分成達到了1.6億美金啊,咱們達利安造船廠上下兩萬人,一年也趕不到這個利潤。” “那些經銷商還貼錢先給劉海同志結算,就差把劉海同志弄起來供着了。” “那些經銷商還想賺錢啊,不敢得罪劉海同志。” “小劉同志想買無人荒島,經銷商那邊已經回話,以後地圖上隨便選。” “嘖嘖,經銷商在東南亞搞事情,這還沒結束,咱們小劉同志就先預定成果了。” “這個咱們不要參與其中,讓小劉同志……不傑克先生,z先生出面吧。” “嗯。” “小劉同志讓他自由發展,小說裏面東西,讓其他兩個老大先走前面,能走咱們再走,不能走,咱們就不跟了。” “嗯嗯,現階段安心發展教育,醫療,工業,特別是教育與醫療,便民醫療隊下鄉,才知道鄉下的醫療狀況堪憂啊,單純一個寄生蟲就是一個大問題。” “沒辦法,咱們人口太大。” “我覺得咱們應該讓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到鄉村,然後帶一些機械設備,對鄉村進行發展,不能咱們在城裏面開車,因地制宜,不一定要全部發展糧食。” “這個倒是,糧食那麼便宜。” “小劉同志設計的方便麪,好像在摩托車廠成功了。” “他用的那個棕櫚油,咱們要與經銷商大量訂購這個,最好一起在生產棕櫚油的地方進行投資,咱們有訂單,相信那些經銷商願意出面。” “嗯。” 摩托車廠,方便麪車間,孫愛國看着麪粉進入攪拌機,到後面產出方便麪,車間就是以前的烤鴨,烤雞,烤肉,燒鵝車間,因爲這些車間內部都是適合食品安全,瓷磚地面,瓷磚牆壁,不鏽鋼天花板。 加工設備也是不鏽鋼的,劉海跟着孫愛國一起看着方便麪生產,這玩意其實沒啥技術難度。 這邊主要是生產兩種型號,第一種是袋裝的,第二種是桶裝的,袋裝沒有油包,就一個幹蔬菜包,一個調料包。 桶裝的有油包,還有醬料包,幹蔬菜,調料包。 至於脫水蔬菜是哪裏來的,這個早就有了,因爲脫水蔬菜已經大規模出口歐洲。 歐洲最暢銷的脫水蔬菜,很多人想不到是什麼,那就是洋蔥。 “味道還可以。”劉海用搪瓷盆泡了一碗袋裝的,吃了一口感覺還可以。 “嗯嗯,可以,這個方便。”孫愛國也在喫,其實孫愛國已經不是第一次吃了,前面試驗的時候也吃了。 暫時就兩個口味,一個紫菜蝦米,一個是紅燒牛肉,都不含豬油,任何人都可以喫,至於牛肉當然少的可憐了。 “這個東西肯定好賣,關鍵是麪粉便宜。”孫愛國吃了一口說道,這玩意畢竟是油炸的。 這個時候可沒有什麼油炸不健康,誰要是站出來這樣說,一準被人吐口水。 “沒想到還有這麼便宜的油,只是沒咱們的油好喫。”孫愛國又開口說道。 “嗯嗯。”劉海點點頭,心裏在琢磨,還能做什麼其他口味的,另外要怎麼打開西方市場,自己能在什麼動畫片裏面打一波廣告呢? 但是一想自己的幾個動畫片,不是魔幻就是東方奇幻,然後是科幻,有什麼方便麪需要出場的情節嗎? “冷拌麪?”劉海知道方便麪在西方不暢銷的原因就是沒有幾戶人有開水,那麼自己是不是可以發明冷水泡發,然後加番茄醬拌麪? 第485章 這麼快 “順帶做點礦泉水?” “礦泉水泡麪?”劉海想到了西方最大的消費品,水。 沒錯,劉海上輩子到國外,超市裏面賣的最快的就是兩種必需品,一種是水,一種是衛生紙。 國外因爲地廣人稀,所以一般都是倉儲超市,也就是距離家裏基本上都是幾公里的路程,手推車就是爲了這個發明的,因爲一次性買太多,拿不了。 手推車上佔據大頭的是水,還有就是衛生紙。 以前還有人吹西方的自來水多麼多麼的嚴格什麼屁話,這些人怎麼不說說五大湖區域的重金屬超標本土生物都幾乎滅絕了?(最近不是爆出牛牛核泄漏好幾年了,所謂的知情權呢?也難怪這些人不反對小本子,因爲他們自己早就在做了。) 在西方最好是喝瓶裝水,不然禿頭的機率太高了,當然也可能這是一個陰謀,故意把自來水弄的不好,方便賣瓶裝水。 不過劉海暫時沒時間來管這個,後面不管是開發冷水泡,還是說自熱包,後面再說就是了,因爲馬上要進行直升機總裝了,幾個月的時間,東北的直升機製造廠成功的製造出了劉海設計的旋翼。 雖然還有部分的直升機配件沒有製造完成,但是總裝也需要時間,總裝採用了鉚釘結構,鉚接這個分很多種鉚接方法,有熱鉚接,冷鉚接等等的。 比如大家家裏安裝窗戶,基本都是冷鉚接,比如窗戶的把手之類的。 而一般的大型建築,比如早期的一些鐵橋上面的鉚釘,都是燒的通紅,然後用設備進行鉚接。 黑鷹直升機採用了半硬殼設計,也就是機身蒙皮也承受重量以及拉力,之所以這樣設計,其實是爲了防禦。 哪怕是後期採用鈦合金,也需要一定的厚度才能防彈,所以採用半硬殼設計,圖22飛機機身結構也是採用了半硬殼設計,整個機身下腹都是鈦合金,不但防彈,而且增加整體強度,特別是飛行員所在的一段,更是做了加厚處理。 當然劉海這邊樣品暫時就沒辦法了,只有採用鋁合金。 劉海把渦軸發動機車間維修科的人梳理幾個出來,然後又從摩托車廠飛機車間調集了幾個技術工人,主要就是裝配工人。 這些技術工人在飛機制造廠經過了嚴苛的管理,十分有經驗,劉海不會招什麼新工人進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劉海最怕這些新手。 因爲部分新手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認爲你這裏多餘那裏多餘,事實上裝配手冊上每一個字,都沒有多餘的。 劉海可不想自己沒啥跟這些新手解釋,因爲你就是解釋了,要是觸及到了他們的知識盲區,他們也不會相信。 劉海現在要的就是工人,就是一個聽話的工人,自己讓怎麼做就這麼做,至於原理,不需要知道。 好的技術工人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劉海穿越的時候,爲什麼波音的飛機拉胯,就是因爲裝備工人,特別是優秀的工人沒有了。 早期波音飛機公司製造廠的工人要求很嚴格,無犯罪記錄,沒有紋身,不吸毒等等,而到了劉海穿越的時候,老美有幾個這樣的人? 在老美那邊,無犯罪記錄的可是很少,草坪打理的不好,被鄰居投訴說不定就會被記錄在案。 劉海穿越的時候還知道,波音的代工廠出了不少問題,但是波音公司還只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爲沒辦法,就這個廠子能生產,不讓他生產,沒得玩了,除非讓東方大國代工……咳咳。 老美金融化的一個時代,直接就把製造業廢了,就連火箭發動機都要買北面鄰居的,因爲自己生產的自己用的都心驚膽戰。 劉海正式帶着裝配的工人開始組裝直升機,先做框架開始,劉海親自上手,讓其他人也參與進來,所有零部件全部編號,每個零件責任到人,每個零件安裝時間都要記錄。 至於後續的出庫,入庫,崗位管理,這些飛機制造廠已經早就在實行了,可以說國內的飛機制造技術雖然不咋地,但是就管理水平,直接吊打全世界,雖然看起來的確規章制度有些多。 包括汽車製造也是一樣的,從零件入庫開始責任到人,每個班次零部件使用多少,剩下多少,在別的廠子還有人偷嶄新零件出來賣廢品的時候,摩托車廠這邊少了一顆螺絲都得找出來。 劉海可是知道咱們歷史上有一次火箭發射就是因爲裏面掉落了一顆螺絲在裏面,在移動的時候螺絲恰好掉在了某個電路上,導致發射之前出現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