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539節 作者:未知 所以在現階段,世界各國都看到了亞服衝突的結果,那麼必然會對戰術進行調整。 “小海來了,星期天耽誤你休息。”劉海來到了朱海洋的辦公室。 朱海洋所在的辦公樓是一個3層小樓,朱海洋的辦公室就在2樓。 “老師您這說的。”劉海說完就把手裏的東西放下。 對於新型坦克的發動機製造劉海只能通過航母上的一些資料,與朱海洋進行探討。 在劉海穿越的時候,坦克發動機最好的就是mtu883,也是豹二坦克的發動機。 坦克發動機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階段,在最早的時候就是增加汽缸數量,在氣缸數量增加之後,又開始增大缸徑,增大排氣量。 不過三德子的坦克發動機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縮短氣缸活塞行程來增加轉速,提高功率。 這樣轉速是增加了,功率是增加了,但是氣缸磨損更大。 不過因爲是聯合項目,所以三德子這個坦克發動機因爲縮短了氣缸活塞行程,就給別的設備留下了更多的空間。 當然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不敢採用這個方法,只是三德子在精加工技術方面以及新型潤滑油方面有了突破,所以纔敢這樣裝備。 現階段劉海也沒有辦法學三德子那樣,來縮短活塞行程增加轉速提高功率。 因爲現在的工業技術水準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劉海退而其次還是增大缸徑以及增大排氣量,來提高坦克發動機的功率。 這一次設計的坦克發動機功率估計最大能有1100馬力,不過增大缸徑之後,整個發動機的體積又會增加,所以又要在其他地方想辦法縮小體積。 這其中就涉及到很多很多的問題,當然劉海能夠知曉大方向的發展,也就是哪些地方可以縮小,哪些地方不能縮小。 朱海洋沒有劉海這樣能夠看到幾十年後的一些資料,所以在大方向上,一直以來都是與劉海進行探討。 當然伴隨着朱海洋在這一行裏面越來越精通,與劉海探討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少。 其實設計製造坦克,後發優勢也是很明顯,就像咱們後面研發的坦克,在很多方面就比其他國家的要先進。 就像三德子的豹二坦克,是在8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再想對坦克進行重新設計,並且更新換代,是很難很難的。 所以三德子一直到劉海穿越的時候都還是豹二坦克,不過劉海相信如果經歷過一場戰爭,那麼豹二坦克也許就會被拋棄,然後會研發新的坦克。 白頭鷹上輩子之所以軍事裝備更新換代慢,那就是因爲他手裏的武器,在每一次戰爭當中都可以用,就沒有理由花大筆的錢又去研發新的戰鬥機。 西方國家的議會是什麼德性大家都知道,沒有足夠的理由是拿不到研發經費的。 所以新型坦克劉海覺得1100匹馬力已經足夠用了。 劉海與朱海洋兩人與其說探討,不如說聊天。 “66坦克裝備還不到10年,現在就感覺有些落後,特別是在增加裝甲的情況下,性能降低不少。”朱海洋開口說道。 “這個是必然的,伴隨着反坦克手段越來越多,坦克只能裝甲越加越厚。”劉海喝了一口水點點頭。 “咱們的坦克還是要稍微弱於三德子的豹1,不過咱們國家沒辦法跟他們,他們在生產鋼鐵洪流進行閃電戰的時候,咱們國內還不能生產坦克。”朱海洋又開口說道。 “咱們慢慢發展吧,其實我們現在的坦克自保有餘,這幾年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加快,工業革命咱們沒有趕上,下一步半導體革命,咱們一定要趕上。”劉海知道每一次科學技術革命的大爆發,如果能趕上這趟車,那麼就能成爲全面制定技術標準的國家喫的滿嘴流油。 而趕不上這趟車,那麼就要成爲被剝削的對象。 “是啊,你主導設計的數控機牀,在開始的時候還有人私底下認爲沒有多大意義,不過當數控機牀能夠穩定高效的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其他人就沒話說了。”朱海洋站起來一邊活動身體,一邊開口說道。 劉海當然知道一件新東西想要被大家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三軸數控機牀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少人不看好,特別是高級工。 因爲三軸數控機牀的生產效率並沒有一個高級工的生產效率高。 不過三軸數控機牀在運行之後,大家發現一個一級工就可以做高級工的事情。 並且這個一級工作出來的良品率以及質量都比高級工要高。 因爲人是會累的,而機械不會,機械會按照設定的既定程序,不知疲憊的運行。 一臺三軸數控機牀可以一天生產20小時以上,只是需要一名一級工在旁邊操作就可以了。 生產的產量堪比兩名高級工,兩班生產的產量並且質量十分穩定。 所以現在工廠對於數控機牀都很期盼,期盼出更多更先進的數控機牀來加工更復雜的零件。 歷史上咱們的數控機牀沒有發展起來,有好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那個年代,因爲與國外的關係惡化工業產品需求量並不是很多,那麼就不需要那麼多的數控機牀來提高工業產品的產量。 第二就是與數控機牀本身,設備需要的是穩定,不管再先進的設備,如果不穩定,那麼都沒有人會買單。 沒市場加上本身設備不行,這才造成了咱們歷史上數控機牀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 這些工業產品並不像軍用產品,是必須要用的,歷史上因爲各種原因,軍用產品的需求量很大,而其他工業產品的需求量並不大,或者說上級部門計劃中就沒有多少民用工業產品。 而現在每年出口那麼多東西,只要能夠提高產量,提高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東西,那麼就會有很廣泛的市場。 當然也是劉海主導設計製造的三軸數控機牀足夠穩定。 如果製造出來的數控機牀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那麼也沒有任何市場。 “最近你在忙什麼?”朱海洋又好奇劉海現在在做什麼事情? “最近參考國外的一個渦槳雙發運輸機,準備仿製一番看看。”劉海說的很謙虛。 朱海洋當然不知道,劉海的仿製就連實際物品都沒看到,只是說看到一些照片以及資料。 所以點點頭:“我相信你應該沒問題的,咱們國家在渦輪發動機方面還有很多不足。” “謝謝老師的鼓勵。”劉海也沒有給朱海洋解釋,不然朱海洋肯定要很喫驚,畢竟實物都沒看到都能仿製出來,這跟看一眼就懷孕有什麼區別? 第573章 相處 “看樣子下一步你要在航空領域有所作爲了?”朱海洋聽到劉海這樣說,就知道劉海後面的主方向多半是這個。 “航空業涉及到的東西太複雜了,特別是噴氣式飛機,至於能有多大成就,這個就看天意了,反正我努力做到最好。”劉海還是很謙虛的說道。 “你這個人呢,就是太謙虛,不過你這種性格我很喜歡,謙遜是一個人最大的美德。”朱海洋可是知道劉海在國內的地位,反正朱海洋接觸到的人當中,就沒有說劉海不好的,這與劉海本身這種謙虛的性格有關。 而且朱海洋自己在與上級各個部門領導接觸的過程當中,都感受到了各個部門領導對自己是格外高看一眼。 就像很多同行一起開會的時候,主持會議或者來參加會議的領導,不管開始或者結束的時候,都會單獨與自己說兩句。 朱海洋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在這種場合領導單獨和某人說話代表着什麼意思? “我只是實事求是的說,再沒有做出任何成績之前,哪怕已經成功了99%,誰也不知道有沒有失敗的1%。”劉海能怎麼說,只能這樣解釋。 “是啊,搞科學研究,切忌說大話,往往有時候就在臨門一腳失敗了。” “今年我準備把我的稿費捐給我家鄉那邊的貧困學生,反正我的錢也用不完。” “而且伴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的稿費可能會越來越多,喫穿住行都是國家管着,不過很多搞研究的人還是跟着你享受了稿費的待遇。”朱海洋又開口說道。 “老師自己的稿費自己做主。”劉海當然知道,朱海洋手裏面的錢也沒地方用,車子公家的,房子分了的,衣服褲子都不操心,而且朱海洋還有專門配的祕書,朱海洋住的專家樓,有專門的類似管家的人。 所以朱海洋手裏的稿費恐怕放一年也還是那麼多,更別說兩口子的工資了。 而且劉海覺得老師還有光宗耀祖的意思,不過這種劉海覺得很正常。 當然這個也分人,有些人故鄉就是故鄉,但是有些人的故鄉就是一段難堪的回憶或者傷心之地。 “我也打算學你匿名,畢竟我們研究所有些年輕人的確需要錢。” 劉海知道,現在就像朱海洋拿的稿費,其實是按照比例給的。 因爲朱海洋的很多設計研究成果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完成。 那麼相關的稿費就會根據整個項目的人蔘與度來進行分配,當然就像那些實習生,很可能就只有一次性的獎金。 當然這個也是劉海建議的,其實這樣能夠大大提高研究人員的積極性。 “你個人問題有什麼打算?你的這一身能力,總要找個人來繼承?”朱海洋活動一般坐下之後問道。 “我還想問問小云的意見,畢竟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劉海可不想在現在談論這些事情,因爲劉海知道,慢慢的開放是不可避免的。 “她們在那邊過得怎麼樣?”朱海洋聽到這話覺得劉海有情有義。 “小云現在恐怕有上億美元的身家。”劉海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於是實話實說。 “噗?多少?”朱海洋聽到這話滿臉都不敢自信,一口口水噴了出來。 “上億美元只多不少。”劉海肯定的回答。 “怎麼會這麼多?這才幾年時間?”朱海洋徹底不淡定了,這可是上億美元。 “她在一家女性用品公司有15%的股份,這個公司有牛牛最大的財團控股,還有牛牛的女皇佔有10%的股份,而且就是老丈人現在也有五六千萬美元的資產。”劉海沒想到自己老丈人跟眼鏡槓上了。 還成立了專門的光學研究機構,滿世界的挖相關的專家。 “我老丈人,去年給珠三角的眼鏡廠下達訂單就達到了數億美元,產品暢銷全世界。”劉海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眼鏡這個行業,國內出口基本上全部交給自己老丈人在做。 也就是說其他人沒辦法喫到咱們國內低價的紅利。 不過劉海知道,自己老丈人的光學研究機構,可是從蔡司公司挖了不少的工程師以及專家,甚至有些項目還外包給咱們國內的光學研究所。 朱海洋聽到這話,半天沒緩過神來,上億美金?這得多少錢啊? “這樣的話,小云是什麼心思就不好說了?”朱海洋緩過神來之後,斟酌的問道。 “廠長也找我談過,小云要是回來的話,就要放棄外面的那些身份,我也不知道小云究竟是什麼想法,不過不管怎麼說我都要徵得她的答案之後,再來決定我以後怎麼辦。” “而且我的子女不一定能夠繼承我這些東西,有些東西是天分學是學不來的。”劉海搖搖頭說道。 “你就沒有……”朱海洋很想問劉海爲什麼沒有早點主動問小云,不過隨後一想就明白了,小云現在是大資本家,而劉海在國內的地位又如此重要,如果劉海貿然的問一些問題,說不定會引起某些人的反彈。 要知道劉海做的一些事情,還是招致一些人的不滿,特別是那些喜歡說大話唱高調的人,劉海這種低調又有能力的人,在他們眼裏就是眼中釘。 對此朱海洋也沒有任何辦法,哪怕朱海洋開會的時候,依然有人在會議上唱高調說大話。 雖然說朱海洋也很不喜歡,但是架不住有些領導就喜歡聽好聽的。 朱海洋知道,劉海一方面是不確定,小云會怎麼想,另外一方面是避嫌,上級部門通報的消息是上級部門的做法,而你要主動要求,那又是一個說法。 朱海洋還知道劉海嚴格來說算是上級領導的人,而在咱們這邊還有很多派,上級領導只是其中之一,劉海能不給人把柄就不給人把柄。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我從一個窮小子成長到現在也是國家給的,大不了我以後死了還給國家就是了。” “況且我已經有了孩子,比起那些十幾二十歲長眠在地下的先輩,我已經足夠幸福了。”劉海倒是看得很開,因爲上輩子見過不少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孩子學渣,而且還是渣中渣。 “有時候我感覺小海你就像是一個垂暮老人一樣,對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朱海洋不知道劉海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