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553節 作者:未知 而且到了劉海這個級別,福利可以說是全廠最好的。 所以劉海想要什麼東西直接去後勤部門領取就是了,反正每次劉海的額度都拿不完。 “要不要把我這夯土房子重新修?”劉海回到了村裏面,下車就看到了自己的夯土茅草房。 “不知道明年這裏有沒有事情,應該沒有吧?”劉海不確定明年的事情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茅草房。 “小海回來了?村裏面就等着你回來放水抓魚。”劉海剛剛把門打開,隊長的聲音就響起來了。 “謝謝叔!”村裏面以前打井的時候打出了一口溫泉,所以說村裏面的幾個水塘到了冬天並沒有怎麼結冰。 而且山上的那一股泉水不斷的噴涌出來,讓村裏面平白無故多了很多的水稻田。 這些泉水種植的水稻口感就是比其他地方的水稻要好一些,不過生長期稍微要長一點,也許是因爲泉水的溫度比較低的原因。 第586章 詢問 這些年農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一方面因爲龐大的工業發展,抽走了不少農村的人口,讓農村喫飯的人少了,也就是人均土地面積就多了。 再加上國家不需要再從農村抽走各種資源,反而會反哺農村,所以現在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不過這個也分地方,以及村裏面的負責人。 哪怕同一個地方,別的村搞得熱火朝天,村民喫的紅光滿面,但是有些村就搞得一塌糊塗。 京都周圍的村有些甚至已經不種糧食開始種植各種經濟作物,主要就是水果蔬菜或者養殖業。 “謝啥啊,晚上家裏喫飯。”隊長當然知道劉海是能人,因爲就劉海開的這輛京都牌汽車就是平昌區的主要領導才能開。 而且這些年隊裏面不管出產任何經濟作物都可以全部賣掉,基本上不會挑挑選選。 換了其他村就不行,不管任何經濟作物都有一個收購標準。 隊長就幫着劉海把車裏面的東西全部放進屋裏,耳朵上彆着劉海給的兩支香菸,然後開口問道:“小海,你說咱們村把咱們村裏面的山用來種植藥材怎麼樣?” “叔怎麼有這個想法?”劉海一邊燒炕一邊問道。 “最近幾年我看供銷社收藥材的價格越來越高,而山裏面出產的藥材越來越少。” “今年咱們隔壁村有有個隊就種植了一些藥材,算下來比種任何東西都划算。”隊長也沒有當着劉海的面抽菸,就一邊看着劉海燒炕,一邊說道。 “這個想法很好,我們國家後面會大力發展中草藥產業,山上的藥材供應量肯定不夠,越挖越少。”劉海也知道山上的野生藥材是挖不完的,但是去山裏面挖藥材有個時間成本。 稍微距離村子近一點的地方肯定沒有,但是要去太遠的地方,時間成本上就比較大。 “不過山上種了藥材之後放羊怎麼辦?”劉海又想到一個問題。 “放羊這幾年不行了,也不知道咋回事,供銷社收羊的數量越來越少。” “而且帶毛的這個東西不好說,說不定頭天好好的,第二天就躺下了,藥材這個只要種在山上,找人巡查就可以了。”隊長聽到這話開口解釋。 劉海大概知道爲什麼現在京都郊區養羊不怎麼行了,主要就是交通便利了,盾構機的大量運用,讓鐵路修建的速度更快。 說實話,京都周邊養羊的成本根本比不上草原或者是其他地方。 但是政府方面也不能說不收羊,只能通過這種方法,慢慢的讓當地不再養羊。 動物的養殖風險的確比植物要高。 “這件事情恐怕還要彙報給上級部門吧?”劉海覺得盲目的全部都上馬種植藥材,很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 “這可不敢彙報,大家都是私底下搞的,上面有些人動不動就上綱上線,說不務正業什麼的,就連咱們村裏種白菜上面有些人都覺咱們不務正業,我就覺得這些人是眼紅。”隊長聽到這話搖搖頭。 “而且就咱們村裏面其他生產隊,表面上看起來跟咱們是一個村兒,其實背地裏就不舒服,因爲咱們賣的白菜蘿蔔大大小小,只要是好的都能賣掉,而他們那邊有個標準。”隊長又開口說道。 “那就老叔做主吧!”劉海聽到這話點點頭現在情況多少還有點不好,反正什麼時候都有這種人。 “那行,後面咱們爺倆嘮嘮。”隊長其實想搞藥材,但是心裏沒底,生怕搞出來賣不掉,畢竟農村什麼情況,隊長心裏很清楚。 “老叔慢走。”劉海就送隊長出門。 王紅梅在鄉政府上班,所以劉海就自己先把炕燒好,把帶回來的各種東西整理一番。 晚上就拎着一些東西到隊長家裏喫飯。 然後第2天中午,村裏面就把圍起來的圍堰放水抓魚。 雖然是大冬天,但是隊裏面的人都很積極,大人小孩早就在岸邊看着了。 因爲山上的泉水的原因,所以逐漸形成了一條小河溝,隊裏面又動用人力物力,圍起了幾個圍堰。 還有大片大片的冬水田,這在劉海穿越的時候,京都很難看到了。 這些冬水田裏面的泥土帶點黑色,這就是放了農家肥。 抓起來的魚現場稱重,然後按照人頭分。 劉海的戶口雖然沒在村裏面,還是分了一條四五斤重的大鯉魚。 在南方很多人不願意喫鯉魚,但是北方的鯉魚就好喫。 北方的很多年畫上都有大鯉魚,而且市場上的鯉魚比其他魚要貴,招待客人的話,鯉魚比其他魚都有面子。 其實這種野生的什麼魚都好喫。 還有一些小的魚就放在了其他圍堰裏面,隊裏面其他圍堰裏面的魚每年也要賣不少。 下午王紅梅就回來了,也帶着鄉里面發的福利。 鄉里面過年實行值班制,有些人年前放假,有些人年後放假。 王紅梅回來了之後,就把劉海帶回來的東西整理一番,因爲劉海自己在家裏待不了幾天,所以帶回來的東西基本都是給王紅梅家裏。 晚上又到村長家裏吃了一頓飯。 第二天劉海又請村長隊長,不過劉海帶回來的都是城裏面買的好東西,烤鴨,燒鵝,燒雞,烤肉,滷牛肉還有一些水果罐頭,一些下酒的花生米等等的。 劉海也拿出來瓶裝的汾酒,在這個時代瓶裝的酒那就是有面子,而且汾酒在北方的話,接受度很高。 “我表姐想去西南,你知道嗎?”晚上王紅梅開口問劉海。 “聽她說起過,她真的要去?”劉海對這件事情不好怎麼說? “可能要去,畢竟她就一個兒子,如果兒子到了西南,一時半會兒恐怕回來不了,不是說你們院子裏面還有一家人都到了北疆去了嗎?” “表姐也去問過,可以調到那邊去開車。”王紅梅又說道。 不說兩人的私人關係,就是站在利益的角度來說,劉海也覺得王紅梅的表姐不應該丟下京都的戶口,然後去西南。 就王紅梅表姐現在院子裏面的那一間房子,在劉海穿越的時候,足夠別人奮鬥幾輩子,更別說一個京都的戶口。 現在離開當然很容易,但是還想回來的話就很難了。 “這件事情我不好說什麼,畢竟那是她的兒子,她有她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劉海搖搖頭。 “也真不曉得表姐的兒子是怎麼想的,要主動到西南去,狗子就不讓他去,就讓他留在京都。”王紅梅聽到這話開口說道。 成年人的思想怎麼可能與學生相比,不過大學畢業如果分配到西南,如果有能力加上運氣好,應該也很容易出人頭地。 但是有時候事情說不清楚,都說80年代的大學生什麼樣什麼樣,但是劉海上輩子也看到過很多一輩子碌碌無爲的。 因爲不管在任何的競爭行業裏面,越往上競爭越激烈。 而且可以預見的國內的大學生,在這幾年會不斷有大學生畢業,而且數量也越來越多,因爲這是一個人口小高峯。 50年代初第1批人口小高峯就到了,所以後面大學生只會越來越多。那麼大學生越來越多相應的他們的社會地位以及價值也會相應的降低。 在任何行業,數量都是決定地位的主要原因。 商品也是一樣,數量越少價格越貴,數量越多價格越便宜。 “其實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給我表姐說,畢竟你們兩人也好了一場,總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她走錯路吧。”王紅梅又開口說道。 “先讓她想清楚吧,始終是親疏有別。”劉海不想在這方面多說什麼,但是王紅梅的這個說法也對。 京都的戶口,京都的房子就能讓子孫後代少奮鬥一輩子,當然劉海也知道,哪怕王紅梅的表姐現在走了,再過一些年後悔,自己也有能力幫她。 不過有時候人就是這樣,在一起的時候好好的,一旦分開之後就會變得越來越陌生。 更何況劉海與王紅梅的表姐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名分。 “這次意外事件我們捐款了,我捐了一塊錢。”王紅梅又開口說道。 “按照級別捐款,最低的捐5毛,我捐一塊,還有領導有捐5塊10塊的。” “你這次捐了多少?” “我捐了5塊。”劉海當然不能說自己捐了2000萬美金,有些事情還不能給王紅梅說。 王紅梅與狗子劉海肯定要照顧的,只是說劉大林兩口子還在,劉海就要照顧兩位老人的想法。 “你的車開着就是比我們的麪包車舒服!” “以後車私人能買賣的時候就給你買一輛!” “就是平昌區的領導才能開京都牌小汽車,是你能說買就買的。” “就是你要學開飛機都能去學,更何況是開車。” “你說假話吧,飛機是能開就能開的?” “那種小飛機比開車還簡單。”劉海說的是固定單人或者雙人小飛機。 只要盯住幾個儀表,就可以輕輕鬆鬆的開這種小飛機。 “真的?”王紅梅聽到這話,有些相信了。 “狗子就想當飛行員,要不你以後能幫一把就幫一把?”王紅梅又說到另外的事情。 “到時候我想辦法。”這對劉海根本就不算什麼事情。 哪怕狗子不能考上正規的飛行員,劉海自己可以捐一些飛機,專門用來救援滅火等等。 不一定說要開戰鬥機或者民航客機才能開飛機。 這個年劉海並沒有去航母空間,大喇叭上每天都在通報這次意外情況的救援信息。 劉海不清楚歷史上具體的數據,不過聽到現在的數據,感覺在這種意外情況下,能夠這麼低的傷亡,應該是多方面原因有關,當然最後緊急救援也有很大關係,畢竟天寒地凍的。 劉海又到村裏面的學校轉了轉,發現學校是整個村裏面最好的建築,最好的木料,最好的青磚。 然後劉海又到鄉上的中學,發現鄉上的中學也是最好的建築,採用最好的木料以及最好的磚頭。 這下劉海就放心了不少,劉海才隱約記起來當初修建小學中學這些校舍,各個村以及各個鄉都是用的最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