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557節 作者:未知 不單單是孫愛國這個廠長,廠裏面的領導基本上都到了,包括書記,副廠長。 另外還有主管航空部門的領導,隔三差五的就要來這邊看很長時間。 作爲航空部門的領導,當然知道我們國內的飛機與國外的飛機差距有多大,這一架渦槳運輸機的製造成功,可以讓我們與國外的飛機縮短一大截距離。 當然製造成功是一回事,後面還要進行各項測試。 劉海現在也是拿着裝配手冊進行指揮,因爲一架飛機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不可能說腦子裏面全部記住,哪怕劉海在航母空間對灰狗飛機拆裝了兩回。 一架飛機這麼多零部件還有那麼多的接頭,還有控制系統燃油系桶氣壓系統等等各種系統。 劉海就再是天才,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細節全部記住,那麼唯一靠得住的就是本本上的內容。 “報告,左翼發動機吊裝完成,請求連接管路。” “允許連接。”劉海用對講機指揮着大家裝配,劉海要是上飛機組裝跟前去,指揮所有機械都要停下來,生怕劉海這個寶貝出點問題。 所以劉海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安全的距離之外進行指揮,然後當天裝配結束之後,劉海會再次檢查。 “燃油管路連接完畢!” “機油管路連接完畢!” “電路連接完畢!” “液壓控制系統連接完畢!” 伴隨着一個個聲音劉海又把裝配工藝手冊上面的項目打了一個勾。 “報告劉工,001號渦槳運輸機裝配完畢。”孫愛國終於在對講機裏面聽到這個聲音,立即就開始鼓掌。 其他的廠領導還有部門領導也紛紛鼓掌。 “大家今天下班好好休息,明天開始進行最後的測試。”雖然各個零部件以及發動機都測試完成,但是把這些零部件組裝在一起之後,還需要測試。 第590章 故事 當天晚上劉海並沒有回家,而是先把所有人員召集起來開個小會,主要就是確定明天的工作流程。 然後就住在了維修科,不過廠裏面住着始終不怎麼舒服,特別是現在的工廠,又沒有什麼環保措施,再加上維修科隔壁就是溫度工藝車間。 “後面買的這個房子環境不怎麼好。”劉海想到了自己在維修科後面的房子。 這些大型工廠周圍空氣污染比較厲害,特別是這個年代的工廠,而且這些工廠以後搬遷之後的地皮還要重新進行檢測。 因爲在這種工業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污染。 再加上粉塵噪音等等的居住環境,可以說不是十分的好。 不過劉海也就是感慨一句,睡醒之後第二天來到了飛機組裝車間。 昨天把飛機整個組裝完畢,今天就把飛機接上外接電源對各個部分進行測試。 對飛機上的各種儀表也進行通電測試。 飛機採用了兩種控制模式,一種是液壓,一種是鉸鏈,也就是鋼繩。 一般的時候採用液壓控制,如果液壓控制失效的就採用鋼繩。 飛機控制最安全的還是鋼繩,但是這種對於飛行員體力要求很高,長時間使用的話整個人受不了。 當然也有飛機採用的是雙液壓控制模式,也就是說液壓控制系統有兩個,如果這個失效就換另一個。 孫愛國等人是中午的時候纔來的,畢竟大家都有工作。 中午一邊喫飯劉海一邊簡單彙報了上午的測試。 然後吃了飯休息了半個小時,然後繼續進行測試。 因爲是第一架樣機,所以測試的時候需要反覆的進行通電斷電測試。 如果像正式生產之後,就不需要這麼麻煩。 測試持續了,足足三天時間。 第四天的時候飛機測試,調試完畢,下面就開始正式進行地面試驗。 試飛的跑道就距離廠房不是很遠,中間有大路連接。 飛機被拖到了跑道上,機場旁邊還停靠着兩輛便民醫療車,還有消防車。 把飛機拖到跑道上之後,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了最後的檢查。 然後開始加油,不但是燃油,還有機油。 加油完畢之後,就外接發電車,讓整個系統先通電。 然後又進行檢查。 檢查完畢之後就開始原地啓動。 第一天地面測試,基本上不會讓飛機跑,要對飛機各個零部件進行最後的測試。 還要對飛行控制系統進行測試,也就是飛行員在控制飛機外面的觀察員要觀察飛機舵面的變化。 一臺渦槳發動機成功點火,劉海沉着冷靜的聽着機艙裏面飛行員的報告。 等到報告完畢之後,劉海又命令第二臺渦槳發動機點火。 兩臺發動機點火之後,劉海又聽着飛行員報告相關的數據。 飛機測試就是這麼繁瑣,畢竟是天上飛的東西,哪怕是劉海親自抄的東西也要經過檢查之後才能上天,因爲畢竟是重新制造的飛機,並不是說航母空間的飛機。 不說別的,賣二手車的時候,車販子看到你車上的螺絲有鬆過的痕跡都會壓價。 因爲工業產品哪怕是一拆一裝也要進行測試,不能說拆了裝好就不用測試。 今天一天飛機就是進行了兩臺發動機點火測試以及控制測試,並沒有移動一米的距離。 不過今天的測試一切正常,晚上的時候飛機就放在機場跑道機庫裏面。 第二天又進行地面測試,不過當天就進行了地面滑行試驗。 飛機在地面滑行的時候,劉海拿着望遠鏡仔細觀察,孫愛國還有上級部門領導也都拿着望遠鏡。 地面滑行試驗之後,又要對整個飛機進行檢查,特別是起落架,液壓系統,輪胎等等。 終於在1975年4月28號,今天註定是被大家記住的一天,因爲在今天渦槳運輸機開始進行飛行測試。 這種測試速度已經很快了,主要是在測試的時候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有時候飛機的地面測試最長可能持續兩三年的時間,但是一般也是3~6個月測試纔會進行首次飛行試驗。 那是因爲在地面測試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纔會延長時間。 當渦槳運輸機,在跑道上面一飛沖天,孫愛國還有其他部門領導都紛紛鼓掌。 飛機起飛之後並不會收回起落架,而是在低空盤旋了10分鐘,然後降落。 飛機測試之前加的燃料不多,也就是僅僅比測試的時間多一點而已,這主要是爲了返回時候的安全。 哪怕是在劉海穿越的時候,民航飛機加油也是有數量限制,不會說每一次加油就加滿。 要保證飛機在降落的時候,燃油餘量是一個很低的水平。 這也是一場一場事故換來的規定,因爲飛機從幾千上萬米的高空降落的時候,下來的那個速度以及衝擊力非常大。 而燃油都是以噸計算的,如果少一噸那麼整個飛機與地面的衝擊力就會減少,安全性能也能提高。 落地之後又要檢查,檢查之後沒有問題,繼續加油試飛。 飛機的測試不但繁瑣而且枯燥,每次檢查都是這些項目。 第二次飛行試驗高度就會提高,劉海現在心裏鬆了一口氣,這架飛機完全沒有問題了。 但是劉海絕對不允許跳過測試項目,直接進行最後的測試。 雖然劉海知道,周圍的領導都想看到飛機進行一次完整的高度飛行試驗。 不過劉海更加知道自己作爲航空領域有着很大影響力的人。做事更要一板一眼,不要給以後的人找藉口。 因爲後面的人哪怕他再天才,也沒辦法像自己有外掛一樣能夠抄成熟的設計。 4月30日,摩托車廠渦槳雙發運輸機在1萬米的高度飛行了30分鐘,這也代表着這一架飛機達到了設計要求。 當然後續還有更多項目的測試,載重測試,長航程測試以及壽命測試等等。 5月1日,上級領導親臨摩托車廠,劉海這才發現這位老人家腿腳行動不便,不過下車的時候還是站起來朝現場迎接的人員揮揮手。 上級領導先視察了直升機製造車間,這裏生產兩種型號的直升機,一種是通用型號直升機,另外一種是武裝直升機。 上級領導看着停放在停機坪的武裝直升機,眼神久久的挪不開,直升機是坦克的剋星,上級領導以前指揮的時候,對於坦克就只能用人命去填。 整整20架武裝直升機,其中有一架直升機前面還擺滿了裝的彈藥,1000多發機炮子彈,幾十枚火箭彈,十幾枚反坦克導彈。 上級領導坐在輪椅上面,更是親切地與試飛員進行握手。 在武裝直升機旁邊就是通用直升機,通用直升機看起來更大。 20架通用直升機排在旁邊,接受上級領導的檢閱。 通用直升機後面就是渦槳雙發運輸機,上級領導仰頭凝視着渦槳發動機巨大的扇葉。 然後又圍繞着渦槳運輸機看了一圈,最後上級領導上了這架運輸機。 劉海心裏有點打鼓,畢竟這架飛機沒有經過載重試驗不過好在上去的人不多。 不但劉海心裏打鼓,其他部門領導心裏也打鼓,不過上級領導強烈要求,大家也沒辦法。 試飛員重複着一道道的命令,上級領導就在後面閉着眼睛聽着試飛員的重複。 因爲上級領導的原因,所以這一次的起飛距離十分的長,起飛距離越長,飛機裏面的人感覺越平穩。 “高度2千米,一切正常!” “高度3千米,一切正常!” “高度5千米,一切正常!” “高度6千米,一切正常!”試飛員密切注視着儀表並且按照規定彙報。 上級領導就坐在飛行員的後面,眯着眼睛聽着飛行員彙報的內容,想象着自己的乘坐的飛機不斷的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