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939節 作者:未知 不過還是從發射場判斷出來,這裏是酒泉發射場。 火箭可回收技術,這個其實在國際上也有人提到過這一點。 白頭鷹當初搞航天飛機的初衷就是爲了降低太空探索的費用。 在航天飛機搞之前,白頭鷹預測航天飛機的使用費在單次3000~4000萬美元。 只是後來當航天飛機搞出來之後,才發現單次的費用達到了四,五億美元。 而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爲什麼沒有在火箭可回收項目方面發展。 是因爲我們要保證整個火箭發展領域上下游都有飯喫。 別看在2020年的時候,馬某人的火箭可回收技術的確牛逼。 但是很多國家包括白頭鷹自己都還是選擇原來的方式發射。 一方面是太空安全,另外一方面就是,有些東西不是錢能衡量的。 在2020年的時候,歐洲宇航局還要推出新的運載火箭,他們爲什麼要推出新的運載火箭而不用馬某人的,就是要保證自己在這個領域有人有技術。 如果依靠馬某人的話,等到你自己的人沒有了,你的技術沒有了,他就會把價格提高。 資本家只要壟斷了市場,那麼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國內現在把這項技術展現出來,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向世界證明我們有這項技術。 搶白頭鷹以及肥鵝的生意! 在火箭這一塊,全世界的玩家在這個時空也就4個。 白頭鷹,歐洲,肥鵝,東方某些國家。 歷史上肥鵝利用火箭技術賺了不少的錢,單單出口白頭鷹的火箭發動機就有多少。 歷史上國際空間站的貨運以及載人任務大部分都是肥鵝執行的。 如果運載火箭只是單純的爲我們國內服務,那麼根本就不需要可回收。 因爲要維持國內運載火箭的上下游生產研發部門。 但是要在國際上搶市場,那麼就要有更高性價比的可回收火箭! 雖然不可能說把國際上的所有的發射任務全部搶過來,因爲有些東西並不是說錢來衡量的,比如從安全的角度考慮,比如一些各個國家保密的衛星之類的。 但是商業衛星方面完全可以搶這幾個國家的生意。 還是那句話,整個地球上的商業衛星發射任務蛋糕就那麼大,咱們喫多了其他人肯定要少喫。 當他們在這方面的收入減少,他們的研發費用投入就要增大。 間接地消耗對方的經費。 劉海買了一份報紙之後,上面對火箭可回收的意義進行了一番分析,評價! 並且上面還有專家說了,以後10萬塊錢可能就能體驗一趟太空旅行。 同時劉海還知道官方層面對外的商業衛星的運載報價比全球低50%。 本身因爲匯率的問題,我們的火箭商業衛星發射報價就比國外的便宜。 而現在火箭可回收項目成功之後就這個百分之五十的報價,還大賺特賺。 不管說有沒有訂單先把價格打出來。 這個價格出來之後,直接就把肥鵝在這方面的生意搶了。 前面已經說過了,肥鵝在火箭發射方面有着很強的技術,並且也有成本優勢。 因爲全世界就這四家能夠發射衛星。 白頭鷹的報價不用說了,那是相當的昂貴。 歐洲的火箭性能稍微有點不盡如人意。 肥鵝因爲火箭性能高,而且技術實力強,還有他們的成本也比較低,所以商業衛星公司很多都願意選擇肥鵝。 當然我們在這一塊的市場佔有率也是很高,歐洲很多國家都跑到我們這邊來發射衛星。 只是現在我們把價格打到了更低,可以說除開一些繳納保護費的訂單,其餘的商業訂單三個國家都別想接了。 繳納保護費的訂單,這個沒辦法,就像小本子,明明知道自己白頭鷹爸爸賣給自己的東西貴,但是還是要買,因爲這是變相的保護費! 不過對外報價是對外報價,國外的這些衛星公司還是有點遲疑,因爲這個技術出現的太突然了,而且也太tmd牛逼了! 牛逼的不像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所以大家對這個有點懷疑。 對此上級部門早就有了對策,那就是賣門票。 也就是說只要你買了門票就能觀看火箭可回收發射! 不過這個政策還沒有對外宣佈,因爲上級部門,要在海南建立火箭發射基地。 這個基地以後主要就是對外發射商業火箭。 東方某些國家再次成爲了全世界媒體報道的對象。 很多專家都出來質疑東方某些國家火箭可回收的真實性。 因爲這些專家提出了很多的問題。 火箭在發射以及在77公里的高度脫離,返回這些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火箭第一級在返回的途中就要保證它的速度。 不能讓這一級的速度太快。 所以對於控制系統要求很高,因爲在這個過程中根本沒辦法人工介入。 因爲人工介入需要時間,而火箭回收的速度很快,所以一切都要靠火箭自己的控制系統來判斷。 更多的國家則是表示對東方某些國家的恭喜! 因爲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自己沒能力發射衛星,東方某些國家把衛星發射費用直接腰斬,那麼對於自己這些國家是十分有利的。 到2020年的時候,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還沒有自己的衛星。 甚至有些國家預定的衛星軌道都直接被其他的佔據了。 國際上的衛星軌道,那就是誰先佔據誰使用。 不過東方某些國家並沒有在這個方面過多的解釋,反正我們已經對外報價了,你們要是不相信,就來試試看。 國際上質疑的聲音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有些專家的確真正的懷疑,第二個就是有一部分人起鬨,想要用這種方式讓東方某些國家拿出更多的東西來證明。 火箭可回收技術其實已經用上了3g通訊技術,而且還有很多的地面輔助設施。 用來幫助火箭對自己的定位。 比如火箭本身的速度,高度,不但可以通過火箭自身的傳感器,也可以通過地面設備。 互聯網上也對這個消息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不過劉海也就是看了看,因爲大部分人對這種東西並不是太懂。 國外的專家指出的沒錯,那就是火箭回收過程中完全就是依靠火箭自己的控制系統,這套控制系統是經過了幾十次的反覆試驗才成功的。 火箭回收的成功也從側面證明了我們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 這個是在科學技術達到一定的情況下才能誕生的產物,就像劉海早期就把這個項目推出來,但是試驗進度在開始的時候是很緩慢的,因爲火箭本身的控制系統需要大量的數據以及傳感器。 這些就與半導體有關,與控制模塊有關。 當半導體技術不達標的時候,無論你做多少次實驗都沒辦法成功。 而現在的半導體技術通訊技術達到了要求,所以它就能成功。 同時劉海也知道,從牛牛購買的航母有望在1996年底就開始海試。 首先這個航母的動力系統還有動力系統的控制部分,這些都是完好的。 而其他的電力系統,消防系統,雷達系統,指揮系統,生活系統,生存系統,三防系統。 防空系統等等。 而這些東西001教學樓上早就有了,相關的專家早對這些研究透徹了。 所以這一艘購買的航母到了船廠,相關的專家以及技術人員要做的就是把001號教學樓裏面的東西移植到航母上面來。 001號教學樓裏面欠缺的就是動力系統,而從牛牛購買的又不缺動力系統。 而且根據上級部門的計劃,在明年有望開始建造咱們的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 當然這個要取決於第一艘航母的改造情況,如果條件不達標,那麼第二艘航母還是常規動力航母,至於說是滑躍起飛還是彈射這個到時候再看。 彈射起飛有着很多的優勢,在載彈量還有油量方面都比滑躍起飛要多很多。 而且彈射起飛還能彈射貨機,預警機等等。 這方面劉海沒辦法給相關的建議,因爲自己把航母的事情已經丟開了,國內的整體的航母的設計建造究竟達到什麼水平?自己不好評估。 所以互聯網上又爆出了,東方某些國家在某個地方的陸地上建造了一個滑躍式起飛的試驗檯。 這個是某些國家用衛星拍攝的。 當然不是001號教學樓,001號教學樓外觀就是一幢學校教學樓。 滑躍式起飛試驗檯,這個肯定是要做的,主要就是爲了起飛艦載機訓練。 劉海自己這邊手裏面兩個項目進展也是飛快。 白天鵝的整個電傳控制系統以及電子系統的一邊設計,一邊進行測試。 白天鵝唯一比戰鬥機要複雜一點的就是它的可變後掠翼。 不過這個在數據模型當中也就是一小塊模型而已。 怎麼樣的飛行姿態它的翅膀在什麼角度,這個通過機載電腦就能控制。 白天鵝有望在半年之內進行地面測試,至於飛行測試這個就不好說了。 1996年1月底,孫愛國帶着厚厚的賬單就找到了劉海:“小劉,這是1995年的賬單。” “老廠長,快坐快坐,您這麼大年紀每年辛苦的在外面跑,我心裏都過意不去,賬單這個東西我相信您。”劉海一邊給老廠長倒茶,一邊開口說道。 “咱們正因爲關係好,所以賬單更應該給,而且我現在跑的身體也好了,身體再也沒有什麼其他毛病,而且再也不失眠什麼的,跑一天之後倒頭就睡!”孫愛國現在雖然已經70多了,但是精神頭還很好。 “既然老廠長這樣說,那我就收下了,不過老廠長您還是身體第一,要是感覺不舒服您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