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96

作者:滿堂花已醉
1996年夏!

  已是黃昏,三面環山的秀水村此時已沒了太多燥熱。

  天邊晚霞紅豔,空中清風徐徐,田野樹梢間蟬鳴蛙叫……

  這一幕,放到二十來年後,或許有幾分世外田園的雅緻。然而在眼下,這三面環山的地理位置,卻代表着偏遠,交通不便,落後,貧困。

  這也是前世,村裏很多年輕人見識了城市裏的繁華之後,拼命想要逃離這個地方的原因。

  村口榕樹下的石板上,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的李恆如此想着。

  前世,這個詞對眼下的他來說很貼切,因爲他趕上了時下比較流行的重生。

  一覺醒來,回到了二十年前的老家,一個自己曾經很想逃離,在外漂泊多年後又格外想念的地方。

  而且,相比村裏其他一些年輕人,前世的他逃得更遠。當年大學畢業後,他懷揣着夢想,選擇了北漂。

  回首前世北漂的那十來年,李恆不免有些唏噓。

  記得當年還是2001年,剛大學畢業的他因爲嚮往大都市的繁華與機遇,便學着許多有志青年,毅然踏上了去燕京的列車。

  早些年靠着在當時還算有些含金量的大學文憑,他比較輕鬆的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

  再然後,在當年創業話題很火熱的氛圍當中,在傳出北大學生選擇賣豬肉的新聞影響下,他也頭腦一熱,拿出所有積攢開啓了創業夢。

  結果,就撲街了。

  更加不幸的是,他還因此錯過了燕京房價幾千一平的那段歲月,後來自然是傻眼了,打05年後,燕京房價就開始坐了火箭般往上飛蹭。

  後來實在頂不住,在處了對象後,在一片“再不買就真買不起”的口號中,才貸款擠ru了有房一族。

  而在燕京居,實在大不易,他創業失敗後又進了公司上班,最後靠着熬資歷混到了管理層,可薪水也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完房貸之餘,日子也就勉強算奔小康,遠遠夠不上小資標準。

  說回處對象,李恆前世在感情方面也比較失敗,當年太年輕,以爲看對了眼,就可以像父母那輩一樣,在一起過上一輩子。

  然而現實卻是,他們這一輩很難複製老一輩人的情感歷程,社會變化太快,大都市的誘惑又太多,加上雙方都不太懂得如何經營婚後生活,以至於曾經你儂我儂的感情,在柴米鹽油中逐漸消磨,繼而產生摩擦,最終草率的畫上了句號。

  和當年大學的同學相比,李恆十幾年北漂的評價大抵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事業平平,情路曲折!

  對於此,李恆雖然有些感慨,倒也不覺着太過失落。

  那十幾年裏,最讓他遺憾的,是沒有盡到爲人子的責任。

  爲了供他上大學,父親在外操勞打拼,而他畢業後卻選擇了遠離家鄉,一年到頭都難得回家一趟。等到在燕京紮根後,想要接父母過去同住,卻被二老以不習慣爲由拒絕了。

  每年回家,看着父母白髮漸生,卻沒有承huan膝下,這一度讓他覺得有所愧疚。

  想到父母,李恆眼睛一時有些酸澀。

  不知道那個世界,已經年過六十的父母,是否安好。

  ………

  “小恆,怎麼跑這兒來了,快點回家,你大學通知書到了!”

  一聲呼喊,打斷了李恆的感傷。

  大學通知書?

  李恆先是一愣,隨即恍然。

  可不是,現在是96年8月,正是自己高考結束後在家等通知書的時候。

  揉了揉有些發紅的眼睛,李恆回首望去,穿着碎花短袖的大姐正一路朝着村口小跑過來,因爲常年下地幹活,而略顯黝黑的面孔上,帶着燦爛笑容。

  大姐名叫李敏,年二十一,比李恆大了三歲,去年剛結婚,這會兒是因爲家裏到了-->>(第1/2頁)(本章節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農忙時節,特意趕回來幫忙的。

  對於大姐,李恆心中唯有感激。

  在農村,父母多多少少有些重男輕女的思想。也因此,供一個人讀書都有些緊張的家裏,只好讓大姐早早的捨棄了學業,只念完初中就回家來幫忙幹活。

  儘管如此,大姐卻沒有過絲毫怨言,對自己這個小弟,她更是疼愛有加,記得前世讀大學那會,每次放假回來,大家都要揹着姐夫攢點錢硬塞給自己,怕農村出身的自己在學校喫的穿的比不上城裏的同學,擡不起頭來。

  後來自己去了燕京,大姐也是時常抽空就回孃家來看望二老,電話裏經常讓自己不用有太多牽掛,家裏有她照料着。

  “姐,我不打算讀大學了。”

  李恆起身,說的話卻是讓李敏臉上的笑容當場僵住,一巴掌拍在了他後腦勺,說道:“說什麼胡話呢。”

  隨即,看到李恆微微發紅的眼眶,她以爲明白了什麼,又心疼起來,柔聲說道:“你就只管安心去讀書,錢的事不用你操心,我和爸會幫你想辦法的。”

  嘴上如此說着,她眉頭卻悄然皺了起來。

  說是簡單,可這年頭,供一個大學生,對於農村家庭來說,確實不算一件易事。

  說來也是沒趕上好時候,在七八十年代,讀大學是不要錢的,而且每月還有補貼。而自從92年開始,全國高校就陸續開始了收費,先只是清華北大等一部分高校,到如今的96年,收費政策已是普及到了所有高校。

  一年學費就得一千多,加上生活費等開支,一年下來,沒個兩三千是不行的。

  而如今全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也就一個月四五百左右,等於供一個大學生,要花掉一個職工一半的收入,壓力顯然不小。

  這還是對於有工作的人來說,對於李恆這樣的農村家庭就更顯艱難,李爸會點磚瓦活,平時的收入,就是周圍十里八村的人要建新房請人幫忙,一天能有個幾十塊收入。

  除此之外,就只能指望圈裏養的幾頭豬,池塘裏放的魚,屋前屋後放養的雞鴨,到年節時能夠多長點肉,賣了賺點錢。

  而在96年,肉根本賣不起價,豬肉一斤三塊多,一頭三百斤的大肥豬,整個下來也就能殺出百多斤的瘦肉。

  至於排骨,這年頭想賣出肉價?只能說想的不要太美!

  因而,對於家裏來說,真要供李恆上大學,確實要承擔不小的壓力。就他所知道的,前世因爲湊學費,可沒少跟鄰里親戚借錢。

  直到後來李爸跟了鄰村一個專門在外攬活的包工頭,活多了,有了較爲穩定的收入,家裏的金錢壓力才漸漸緩解。

  顯然,在李敏看來,以爲李恆是出於學費的事,纔有了剛纔那句不上大學的話出口。

  可事實上,李恆想的,只是不願意重走前世的老路。

  錢方面的事還是小事,他自信就算上了大學,也能夠想到辦法賺出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不給家裏添負擔。

  他真正在乎的,是不想浪費那個時間,

  如今可是96年,對於一個有着未來二十來年先知經驗的人來說,無論乾點什麼,都能夠賺錢,遠比將時間浪費在大學裏更有性價比。

  畢竟大學裏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自己前世已經學過了,還去幹嘛?

  那一紙文憑,在未來大學生遍地走的年代裏,也實在談不上多大用,那是一個成敗論英雄的年代。你失敗了,說的任何道理都是屁話。你成功了,說的屁話都有道理。

  只是,想法如此,李恆一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跟李爸說。

  李爸脾氣可倔,要是認準了讓自己去上大學,自己敢反抗,李爸就敢抄棍子揍人。

  在農村,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名言依舊奉行,敢不聽話,直接就掄棍子抽,老子打兒子,那是天經地義,不打不成才。

  看着滿天傾灑着輝光的夕陽,李恆突然有點方。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