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絕對的頂級大牛!
9月15日,週五,在把東方智造那邊的底子基本上打好之後,陸子堅終於是騰出時間來,於是倪廣南親自帶着他登門,來到了北大的家屬院。
至於飲料廠訂購設備之類的事情,又或者是汪飛允要辭職加入鼎豐食品,並將着手建立鼎豐食品的第一個研究小組之類的事情,在這一趟的拜訪面前,簡直都不值一提。
開門的是兩個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呃,在這個屋子裏,的確是年輕人。
屋子裏等着客人的,是一對已經頭髮花白的老年夫婦。
重生回到93年至今,這是第一次陸子堅在見人的時候,顯得有些戰戰兢兢、畢恭畢敬——實在是不得不滿懷敬意。
而且跟對方的年紀並無多大相關。
在倪廣南提前打過招呼之後,他提前做了功課,知道今天要拜訪的這兩位老人家,都是什麼身份。
一家之主的這位老爺子,叫楊立|銘,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北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而他的夫人,也是今天陸子堅要拜訪的正主兒,夏培|肅女士,電子計算機專家,國家計算機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爲“中國計算機之母”。當然,也是中科院院士。
一家兩院士。
講真,陸子堅自己覺得,就算自己前後兩輩子加一起,已經取得和可能會取得的一點小成績,在人家這對伉儷面前,也完全不值一提。
你再牛,無非就是掙了點兒臭錢而已!
所以,他開口就跪,把自己前後兩輩子這點社交功力,毫不保留的一開始就全都使出來了,“楊爺爺好,夏奶奶好!”
兩位老人家都很慈祥。甚至還都特意站起來,跟陸子堅握了握手。
夏培肅教授還特意說:“那天廣南過來,提起你,把你的一些想法談了談,我覺得很好,想的很好!你想問題的角度,是我們這些整天就只知道搞些研究的人,所不具備的。這很好!你的那個,先做出市場來,用市場的力量反過來推動研發和生產,是一個很棒的思路!”
陸子堅趕緊說:“謝謝奶奶,您能贊同我的想法,我太高興了。”
夏老笑眯眯的,說不出的慈祥,“贊同!贊同!那邊廣南過來一說,我就說,這個年輕人考慮得很有道理!我們搞改革開放嘛,這幾年又提市場經濟,我看芯片的設計和製造,也要搞市場經濟,國外就是這麼搞的,人家很成功嘛!”
說到這裏,老太太笑了笑,說:“廣南說,你是個很少見的年輕人,有思考,我想過你很年輕,可是沒想到,你會那麼年輕!”
笑着回頭看了自己的丈夫、楊老爺子一眼,她又繼續說:“這小夥子長得,可真好看呀!是不是?”
楊老爺子咧嘴笑,認真點頭。
然後又趕緊招呼倪廣南和陸子堅都落座。
直到這個時候,倪廣南才一回頭,把剛纔開門的兩個年輕人介紹給陸子堅,“他們兩位,都是夏老師的學生,這位是唐志|敏研究員,現在在中科院計算研究所,這位是胡偉|武,他是中科院直讀的博士,現在也在計研所,是助理研究員,兩位都是在芯片研究上很有些想法的天才啊!”
於是陸子堅趕緊起身,微微欠身地跟兩個人握手。
第一位唐志|敏,老實講,陸子堅對這個名字沒啥印象,但是這第二位胡偉|武,他雖然不認識人,但是聽到倪廣南一介紹,他倒是忽然想起來一點什麼。
雖然上輩子跟芯片設計行業沒打過什麼交道,但這個名字還是聽過的。
龍芯中科的帶頭人嘛!
著名的國產龍芯芯片系列的研發者。
絕對的頂級大牛!
原來是夏培|肅老師的親傳弟子,這就難怪難怪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在後世的時候,自己並沒有聽過唐志|敏這個名字,但考慮到同爲夏老師的學生,想必論天分、論才華、論能力,也是決不能小瞧的。
而現在,他們都還很年輕,看上去最多也就三十出頭的樣子。
應該正是充滿了創造力的時候。
而約定好的拜訪,事先也有倪老師特意過來,雙方是通過氣的,今天的時候,夏老師特意叫了兩個得意門生過來,那麼很顯然,這兩位應該就是她要推薦的芯片研究方面的人才了——真是太好了!
在歷史上曾經做出過龍芯系列芯片的大才,拿來研究設計幾款要求低了不知道多少倍的電機控制芯片,這還有不成功的可能嗎?
沒有!絕對沒有!
於是陸子堅執禮甚恭,“兩位師兄好!”
也不知道他這個師兄是從哪裏論的,只不過在場的人最多就是笑笑,沒人戳破他罷了——然而,他們這些搞學術的人不明白,這才叫做示好。
只不過,等大家再次坐下,楊老爺子卻是開口提了一個問題,“你想要搞的那個電動自行車項目,你確定在咱們國內能行得通嗎?能有市場?”
說起這個,就來到了陸子堅的專業。
他回答的斬釘截鐵,“一定有的。而且我個人的判斷和預測,十年之內,我能把咱們國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幹到一億輛到一億五千萬輛的存量,並且到了那個時候,每年實現產銷一千五百萬輛以上,應該毫無問題。”
聽到這個答案,老爺子扭頭跟老太太對視一眼,都有些詫異。
夏老太太問:“那麼有把握?一定能做成?”
陸子堅面帶笑容,再次回答:“奶奶,您容我吹個牛,做芯片設計,我一竅不通,但是論起做生意,我可以說,我是咱們國內前十名沒問題。”
一屋子人聞言都不由得笑起來。
有沒有人信擱一邊兒,反正年輕,吹個牛並不算罪過。
然而,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這個年輕人是願意真金白銀的把錢投進來的——這纔是老兩口那麼大的學術大拿,居然願意見見陸子堅,甚至願意把自己最得意的兩個弟子一起都推薦給他的根本原因。
這個年代,國家調集那麼大的力量,一次次的搞各種國家級的計劃,拉最厲害的專家進組,也並不吝嗇往裏面投錢,都很難說見到了什麼真的成果,哪可能有什麼民間資金會願意投進來做芯片的?
甚至,說句不客氣話,民間已經有了些錢的那些人,知道芯片這個詞的,又能有幾個?
吹牛就吹牛嘛!
只要願意投錢進來做芯片,就值得鼓勵和支持!
(作者注:出於對真實世界人物的尊重,僅出場第一次,用加個豎號的方式避諱,以後再出場,將會改一兩個諧音字,望諸位讀者朋友周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