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事找人 散夥飯
對於李洛這樁噁心事,當天晚上大壯給陳一鳴打電話時,只說了一句話。
“交給我了,煩不到你。”
然後第二天陳一鳴他們到山城路演時,陳一鳴以防萬一,在進門前特意問了影院經理一嘴,《九月花開》有沒有“剛好”過來路演。
經理回答,沒必要路演,因爲片子已經下映了。
陳一鳴一時都沒反應過來,他以爲只是降排片小懲大誡一下,或者撐死了魔影旗下的兩家院線把李洛的電影下線。
似乎這家影院屬於山城本地院線吧,大壯的勢力都這麼大了嗎?
他趕緊在心裏預先準備了一套說辭,用來應對媒體或“路人”可能的質疑。
結果他這蓄勢待發的一拳到天黑也沒能打出去,一整天風平浪靜,根本沒人提到過李洛或《九月花開》半個字。
回到酒店,還沒等他給大壯打電話問情況,先接到了馬二爺的電話。
“一鳴,那個李洛和他的電影,已經全面下映,憋在胸口的那口氣出來了吧?”
陳一鳴愣了一下,不知道爲什麼,明明他應該喜聞樂見,內心卻有那麼一絲絲兔死狐悲。
不擇手段也好,處心積慮也罷,李洛的所作所爲,終歸還是爲了排片和票房,而這本就是每一個導演的本分。
當導演的,誰不想自己的電影被更多人看到呢?
可是他折騰的花樣再多,圈子頂層的大人物一聲令下,甚至不過一個暗示,就能把他按翻在地。看情形,幾年裏都沒有繼續蹦躂的機會了。
遲遲沒有聽到陳一鳴的回話,馬二爺似乎能夠理解陳一鳴的心思,補充道。
“你沒必要想太多,這件事我只是順水推舟,真正賣力氣的是韓老三。
《1951》的成績出人意料,《建國大業》壓力山大,沒人相信那個明星大拼盤能延續《1951》的票房奇蹟,所以韓三現在正是最敏感的時候。
他這是殺雞儆猴,警告國慶檔同期的幾隻小魚小蝦不要有樣學樣呢。
何況華國所有的院線這一次都站在你這一邊,他們更怕類似狀況重複發生,這次有伱個兒高頂在頭裏,下次片方如果直接當衆跪院線,他們的小體格子可扛不住。”
陳一鳴平復了一下心情,更換感激插件之後開口說道,“給馬叔添麻煩了,其實這就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事,那種渾人,當個屁放掉也就是了。”
馬二爺的語氣卻一下子嚴肅不少,“一鳴,這個圈子裏,不存在任何的微不足道,你自己以爲微不足道的小事,暗地裏無數人拿小本本幫你記着呢。
我這麼說,不是讓你夾起尾巴謹小慎微地活着,而是希望你明白,位置到了,你不找事事找你,躲不開的。
你不可能一直縮在魔影下面,再說你長得太快,區區魔影也遮掩不住。
既然遲早要跟整個圈子打交道,那就趁早對外劃出自己的底線。
線上面的,有事好商量你好我也好,線下面的,井水不犯河水一拳必有一腳。
這次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惡意碰瓷的直接一巴掌抽到圈子外頭去,再有癩皮狗就得好好掂量掂量,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嘛。
我讓小騰牢記的一句話,現在也送給你。
做事要有棱角,做人要有底線。”
掛掉電話,陳一鳴反覆咀嚼馬二爺的話,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如果不是出了李洛這樁事,他可能依舊處於得過且過的心態,想着忙完了《1951》就休一個長假,休爽了就再折騰一部電影玩玩兒。
以後就這樣拍拍玩玩兒,多賺來的大半輩子也就輕鬆愉快地過去了。
畢竟,金棕櫚大獎刷過了,票房紀錄也破過了,還能有什麼追求呢?
如今李洛的惡意碰瓷和馬二爺的當頭棒喝,告訴他一個冰冷的事實,但凡他還在這個圈子混,就不要奢望能享受歲月靜好。
娛樂圈就是一個大瓜田,他就是瓜田裏的猹,喫瓜羣衆在喫瓜之餘,也不介意觀賞一下刺猹。
很多時候,人的心態轉變,就是一瞬間的事。
念頭通達,行止自然從容。
隨後的路演,陳一鳴再面對爭議問題,詞鋒立馬銳利了許多。
社會熱點背後,終歸少不了各種爭議,沒了李洛,自會有張洛、王洛。
進入9月下旬,隨着《1951》的上映進入收尾階段,《建國大業》的試映漸次鋪開,主旋律這個詞熱度開始飆升,成爲坊間熱議的話題。
特別是軍隊等單位的有組織觀影被注意到並廣爲擴散之後,《1951》更是被頂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西京路演時,就有一位記者舉着一張軍裝戰士坐滿放映廳的報紙提問,“陳導,爲了幫助《1951》票房破10億,軍方大規模出手包場,對於此種現象你有何看法?”
提問者顯然在題幹裏藏了陷阱,陳一鳴卻滿不在乎地一腳踩了進去。
“我們跟軍方在電影製作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金盾影視本來就是投資方之一,出手捧場不是很正常嗎?
我知道你的潛臺詞是什麼,不就是想說主旋律電影包場勝之不武麼?
可是《1951》是一部戰爭片,軍人本來就是目標受衆,他們拖到電影快下映了才入場,不給普通觀衆添麻煩,這已經很厚道了。”
另外一位記者提問道,“可是自《1951》上映至今,偌大華國只有這一部電影一枝獨秀,同期上映的《逆戰》票房遠低於預期。
而根據最新消息,《建國大業》的首映預售也接近3000萬。
有專家指出,主旋律題材獨霸檔期的現象,對華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陳一鳴不等該記者把問題問完,直接開口回答,“對此我有一個建議,那就是別把《1951》當成主旋律,華國電影產業立刻就能得到拯救。
不會真有專家認爲,戛納會把金棕櫚頒給一部主旋律電影吧?
你看,很多時候問題在與不在,就是換個觀察角度的事兒,頭下腳上天地寬嘛。”
提問的記者被陳一鳴噎得直翻白眼,想也知道所謂的專家就是他自己。
電影都快下映了,媒體其實也在發愁,因爲正面報道早已詞窮,炒負面卻又無處下嘴。
按照慣例,一部現象級電影大賣之後,就該是大衆喫瓜時間,媒體賣瓜就能賣到盆滿鉢滿。
偏偏《1951》劇組是個奇葩,主創全是低調畫風,一干媒體老鼠拉龜無處下嘴。
主要演員裏面,年長一點的侯永、李箭、段一寧、石磊、毛豆都是圈裏出了名不惹事生非的老實人,而且還有軍職在身,輕易不好招惹。
年輕一點的張毅、張宇兩個是無名瓜,這段時間個頭兒是長了不少,但距離瓜熟蒂落還遠得很,關注度很難提上去。
主角劉東君倒是很有潛力,年少時在海外旅居多年,深挖一下肯定有不少猛料,可惜人家是個未成年,離18週歲還差半個月呢。
剩下就只有李明亮他們幾個三大的學生了,比龍套強點兒有限,實在沒什麼好炒作的。
於是記者們搞事的目光,就全都盯上了導演陳一鳴。
他的背景、履歷、朋友圈、情感經歷等等早就被扒得一乾二淨,可惜得出的結論乏善可陳,除了生造出幾個陳一鳴完全不認識的“前女友”之外,再沒旁的了。
這廝沒有博客和企鵝號,也根本不註冊微博,大學畢業之後就直接入職鉑爵,履歷乾淨得令人髮指,實在是扒無可扒。
所以記者們的挑釁也是逼不得已,9月份只有兩部主旋律電影有些聲量,不寫它倆就徹底沒得寫了。
陳一鳴則逐漸開始享受與記者鬥嘴的過程,路演結束在即,馬上就可以進入心心念唸的假期,再不耍就沒得耍了。
9月28日,專資辦發佈上一週票房數據,《1951》在上映第六週刷下6800萬票房,總票房來到10.22億,正式突破10億天花板。
隔天,《1951》劇組在帝都全員匯合,包括因爲在深山溝裏拍戲而缺席路演的石磊,大家一起出席了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
前後持續40天的路演終於結束,所有人都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
9月30日電影下映當天,劇組在總政食堂舉行了一次不對外公開的散夥飯。
參加的並不是全員,只有幾個主演,八一廠的部分幕後,還有總政的孫副主任。
沒有講話,沒有致辭,自助餐式的午餐會,主打一個自由自在。
陳一鳴端着飲料繞場聊了一圈,歷次聚餐從來沒像今天這麼舒坦過,因爲他晚上受邀出席《建國大業》的首映禮,於是可以理直氣壯地不喝酒。
“老段,好好捯飭一下你的那張老臉,你還沒到演叔爹的年齡呢。”
“桑老師,乾了這一杯,年底咱們一起去好萊塢拿奧斯卡。”
“侯老師,期待下次合作。”
“石老師,祝你下一部劇收視長虹。”
“哈哈哈,張連長,你是好演員,我打包票不用五年你就能上一線。”
“宇哥回見,下次找你演個真悍匪。”
“我都聽說了,情景喜劇開續集,毛哥恭喜啊。”
“羅老師好手藝,再放煙花我還找你,說定了哈。”
“孫叔,路演到穗城的時候,沒能再見到李政委,可能是他不想受打擾。有機會的話,麻煩幫我給李政委帶個好,希望電影沒有讓他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