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唐人街 花木蘭
臨走前,陳一鳴多嘴問了一句,花木蘭那個本子,導演是誰啊?
馬二爺想了想答道,“還沒定,港城投資方屬意任初成導演,就是拍《橫濱攻略》那個。”
陳一鳴點了點頭沒說話,心說還是港城人敢想敢幹,一個只拍過現代時裝電影的導演,直接就敢跨個十萬八千里拍古代戰爭片。
他對這個項目已經不抱希望,估計又是個爛片預備役。
《1951》的頒獎季是結束了,但是圍繞着這部電影,陳一鳴需要忙活的事情依然不少。
3月第二週,《1951》開始擴大北美的放映場數,同時歐洲的上映也陸續鋪開。
在此之前,《1951》已經在港城和臺島上映,成績嘛不溫不火,比起《魔都假日》要遜色不少。
陳一鳴在家裏宅沒幾天,又一次開始了東跑西顛的生活。
先是歐洲一串國家,首映禮要過去站個臺,然後是北美市場,也得過去做幾次專訪帶帶熱度。
祥瑞的《超感》即將製作完成,被申芃菲介紹給了虎門影業,對方對這個項目表示謹慎樂觀,用一個稍高的佣金簽下了發行合約。
虎門影業是位居好萊塢二線前排的發行公司,有能力實現千館開畫,本身又是自恐怖驚悚題材起家,這個合作對祥瑞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開始。
在北美逗留到4月中,陳一鳴沒有直接回國,而是又浪了一個多月,在全球著名的華人聚居地轉悠了一圈。
舊金山、紐約、溫哥華、多倫多、倫敦、巴黎、檀香山、墨爾本,這8個知名的唐人街他都一一走過看過。
此外,像毛里求斯的路易港,新加坡,曼谷,橫濱,他也去晃悠了一下。
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不過他拍下了海量的照片和視頻,對當地環境有了些直觀認識,這樣在編故事的時候,也就不至於全程空對空。
他打算把前世看過的懸疑探案電影改頭換面一下,嫁接到海外唐人街的環境裏,類似《唐人街探案》的路子。
不同之處在於,《唐探》是喜劇懸疑,陳一鳴搞的是正統或是暗黑懸疑。
一方面是喜劇演員之間的氣場不太好湊,跟案件本身也存在契合度的問題,對魔改的要求過高。反過來,國內中立邪惡人設的演員卻是一抓一大把。
另一方面,既然都把故事搬到國外了,不放飛一下擦擦邊,豈不是暴殄天物麼,對不起多出來的大筆差旅費。
他對最終成績也沒有多高的期待,1500-2000萬投資,票房過億就成,權當培養類型片觀衆。
只要同類題材可以一直複製下去,鉑爵就算是捧上了一個鐵飯碗,導演、幕後、演員都可以不斷替換,算是一個人才培養基地。
6月初,陳一鳴正在東京歌舞伎町“採風”的時候,接到了大壯的電話。
“柱爺,歇夠本了吧,差不多該回來啦。”
“有事說事,我這也是工作好不好。”
“告訴你個好消息,《1951》的分賬下來了,咱們有錢了,第一筆進賬是3500萬。”
“光有錢有個屁用啊,讓你物色的導演怎麼樣了?製片人有人選了嗎?”
“我這裏簡歷都一大摞了,你不回來誰能拍這個板?”
“那行,我下週就動身回國。”
“對了,我爸跟我說,伱什麼時候回魔都,到他那邊去一趟。”
掛斷電話,陳一鳴“採風”的興致消失大半,他總有種不祥的預感,這回八成又要掉坑裏了。
回到鉑爵之後,陳一鳴草草翻了一下大壯拿過來的簡歷,然後就全部推了回去。
“壯哥哥,知道你很忙,可也不能囫圇個兒給我看吶,你是未來電影的出品人,不該有個初步意見?
還有,初篩之後,不能光給我文字簡歷,作品也得有,網上有鏈接的附上鍊接,沒鏈接的聯繫他們寄送U盤。
這是選導演啊,光看文字能看出啥來?
另外,製片人的簡歷幹嘛推給我?這事我不摻和。”
大壯無可奈何地全盤接下,嘴裏止不住地碎碎念,“真該把你這幅嘴臉錄下來廣而告之,讓大家看看一朝得志是個什麼牛馬。”
陳一鳴哼道,“你才知道麼,晚啦!沒事我走了,明天還得去見你爹地,也不知道這次又是什麼麻煩。”
大壯一把拉住他,“別啊,還有事呢,你的工作室已經籌備差不多了,這回你可是法人代表,很多程序都得你本人在場。”
陳一鳴想了想說道,“那就下週吧,這事兒不急,反正我暫時也沒想好接下來搞什麼。”
第二天見了馬二爺,果不其然,又來活兒了。
寒暄還沒兩句,二大爺隔着辦公桌直接扔過來一個文件夾,“一鳴,看看有沒有興趣接下這個項目。”
陳一鳴翻開文件,第一頁上居中三個大字,《花木蘭》。
他啪地一聲合上文件,“馬叔,這不合適吧,不是選了任初成導演嗎,半路截胡很敗人品吶?”
馬二爺搖頭回答,“起了一點變化,任導主動退出,港城星煌影業的楊老闆大幅削減了投資,現在這個項目已經是魔影主控。”
好傢伙,馬爺威武霸氣,把鳩佔鵲巢說的這麼輕描淡寫,還“一點”變化,這是鉅變好不好。
陳一鳴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馬叔,上次看資料,楊老闆已經邀請了編劇和部分主演,直接推翻重來,很不經濟啊。”
馬二爺右手一伸,“你先看看,覺得能接手最好,如果覺得不合你心意,直接斃掉你自編自導也行。與項目總投資相比,前期那點籌備資金,不過九牛一毛。”
陳一鳴認命地重新翻開文件夾,第二頁上,導演一欄已經空缺,編劇則還是原來那個,擬邀請的主演,是內地花旦趙燕和港城小生陳祖名。
再看劇情梗概,倒是跟上次那一版沒多少變化,一個女扮男裝的將軍跟一個隱藏身份的王子之間的愛情故事。
這個設定帶着濃濃的古早迪士尼公主氣息,迪士尼用獨立倔強的《花木蘭》開啓了二代公主女權宇宙的先河,十幾年之後這版真人《花木蘭》又給人家改回去了。
這個劇本肯定不行,既不史也不詩,純純流水賬。
強迫自己又仔細閱讀了一遍,陳一鳴被裏頭的矯情臺詞整得頭暈眼花,這勁兒可太大了。
他一臉爲難地擡起頭說道,“馬叔,這本子拍出來別說史詩大片了,拿去電視臺當劇播都不合格。”
馬二爺點了點頭,“那好,這版劇本作廢,你別有壓力,劇本費用早就結給編劇了,不存在任何版權隱患。
你有興趣接手嗎?看得出來,你對花木蘭這個故事很有感情。”
陳一鳴條件反射地想拒絕,馬二爺看了出來,直接一記隔空“沉默”打斷。
“別急着拒絕,我也不是讓你馬上做決定,帶回去好好考慮一下。
上次見面你說的話,我這些天反覆思考過,確實很有道理。
但是你也要知道,古裝題材是一個國家電影行業的保留地,不管是否遵循你說的創作原則,都會有人前赴後繼地加入進來。
今年光我知道的,港城拍黑幫片的麥子雄在拍過五關斬六將,呂一川那個文學教授在鼓搗鴻門宴,這兩位又有什麼古裝大片的拍攝經驗了?
他們都不擔心,你有什麼好擔心?
既然你對古裝片有想法,就更應該儘早行動起來,給觀衆立一個標準,也讓同行看一看,基於華國曆史的史詩電影,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拿了那麼多獎,不就是讓你有資格任性的嗎?難道只是擱在櫥櫃裏當擺設?
一鳴,你還不到三十歲!”
陳一鳴被馬二爺說的面紅耳赤,仔細想想,他也確實有些過於謹慎了。
偶爾拍出一部兩部爛片,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罪過,當年國師拍《英雄》之前,不也沒搞過戰爭片麼。
而且馬二爺話裏的一個意思格外打動陳一鳴,花木蘭是個好IP,否則也不會被迪士尼注意到,借去作爲華國公主的代表人物。
陳一鳴不拍,總會有其他導演拍,到時候還不知道會被拍成什麼鬼樣子。
比如文件夾裏的那個爛俗愛情故事。
想到這裏,陳一鳴拒絕的態度鬆動了很多,“馬叔,讓我回去好好想想,做決定之前,總要有個大致的思路。”
馬二爺展顏一笑,“這就對了,我對你有信心,都是國際雙金大導演了,沒有什麼題材是你不能拍的。”
告別了馬二爺,陳一鳴安步當車,沿着人行道一路向東,打算走路回家順帶思考。
別看陳一鳴在馬二爺跟前把史詩感說得頭頭是道,具體到花木蘭這個人物,還真有難處。
按照原版木蘭辭,花木蘭由士兵積功升至將軍,帶兵打敗了北地入侵的敵人。
所以,她打的,其實是邊境衛戍戰爭,而作戰的對手,是更北的遊牧民族。
陳一鳴在馬二爺那裏看到的劇本,就按照木蘭辭的年代,將對陣雙方設定爲北魏與柔然。
這其實是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爭,於是電影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出來了,現代的華國觀衆,該如何代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