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作者:丘拉皮卡
第251章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5月最後一週,劇組轉場到第四處山地丘陵的外景地,拍攝唐軍列陣的戲份。

  利用拍攝前兩場戲的空當,小美已經在敦煌影視基地招募了足夠數量的羣演。

  一般來西北影視基地拍戲的劇組,一半以上都是拍攝古裝戲,因此當地的羣演足以勝任《木蘭》對他們的要求。

  說白了也很簡單,列隊,行軍,加上粗淺的陣戰對峙。

  沒錯,不是打架,而是對峙,羣演入鏡的大景深鏡頭,基本上都屬於短暫的一掠而過,給觀衆看個全景意思意思。

  所以羣演不需要精通動作戲,只要拿着手上的道具兵刃,相互招架比劃着別出戲就好。

  至於揮刀見血人仰馬翻的特寫鏡頭,自然有專業武行出馬。

  因爲是幾千人規模的大羣戲,因此劇組天還沒亮就已經出發。

  當天拍攝所需要的盔甲、武器、旗幟等道具,則早就由路平拉到了那邊臨時修建的倉庫。

  京劇有一句行話,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今天這場戲,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短短几分鐘的鏡頭,主演和前排羣演都需要化古妝,廖菲菲的化妝組根本就忙不過來,除了魔影廠又支援過來一個組之外,小美不得不又在當地臨時找了十幾個化妝師。

  6點不到就開始戴頭套、化妝,一直到上午10點左右才全部完成。

  至於後排羣演,就直接把襆頭塞上棉花綁在頭上,遠景不穿幫就行。

  這頭兒化着妝,那頭兒路平的道具組抓着羣演分發戲服和道具。

  當然不可能所有羣演都穿盔着甲,遠景內的羣演,穿着的其實是外表像盔甲一樣的戲服,拿着的各式兵刃也都是輕飄飄的樣子貨,風大點都能直接吹跑嘍。

  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花大價錢定製的全套盔甲,光重量就超過二十斤,加上武器和其他配件,負重超過三十斤。

  這些物件太重太佔地方,幾百套已經是劇組運力的極限,再多做倒不是做不起,而是轉場困難。

  幾千名羣演一一換裝完畢各自就位,幾百名專業羣演也明確了自己的任務,一看錶已經11點多,還拍啥啊,放飯吧。

  製片組和道具組嗓子啞了一大半,有的喉嚨澀得水都咽不下去,化妝組的妹子們累得拿着筷子手都在抖。

  今天還算運氣好的,沒有颳大風。

  前兩天在地質公園拍戲時,有一個下午突起一陣妖風,紅沙漫天能見度不足5米,當時陳一鳴一直提着心,生怕風颳到天黑也不停,再有人失蹤嘍。

  下午1點,喫好喝足休息完畢的羣演們排好了隊伍,照慣例先走一遍戲。

  隊伍最前頭,鬱南一馬當先,聶元落後半步,兩人身後是四人一排的騎兵,五十排騎兵拉出一條長長的馬隊。

  馬隊後面古越河騎在馬上,身後是五六個騎士,再往後則是六人一排的步卒,一手持槍一手攜盾,腰間懸刀揹負弓箭,武裝到了牙齒。

  一長隊步卒後面,間隔一段距離,有一名執旗騎士,小臂粗細的大旗長近三米,旗面隨風飄舞,翻卷中可以看到上面一個大大的蘇字。

  騎士側後隊伍中央,汪勁鬆頂盔摜甲扶轡慢行,在他身後又是一列馬隊。

  老汪身後馬隊的數量,要大大少於木蘭身後的前軍馬隊,這就叫,主角身後動真格,配角身後加特技。

  演員們一下午要走上不止一遍,配合駐組特效師的測算,從各個角度多個機位拍攝足量的素材。

  最終成片裏的唐軍隊列,將是一個繞過山地丘陵如長蛇一般的龐大軍勢,由木蘭率領的前軍騎隊,蕭嗣業統領的步兵陣列,蘇定方的中軍親衛隊,以及殿後的輜重部隊組成。

  行進間的全景鏡頭拍攝完成之後,隊列最後再走一次,直到汪勁鬆身後的馬隊徹底繞過丘陵,露出最後面的輜重車輛。

  王威站在導播車上,舉着電喇叭大喊“開始!”

  遠處的地平線上,冒出幾個渾身浴血的唐軍斥候,馬鞭抽打着馬股,拼命向前。

  一輛攝影車與斥候坐下的戰馬平行飛馳,側向九十度跟拍。

  木蘭身後第一排的四個騎士打馬出列,提速迎上前去。

  第二輛攝影車在隊列側前方慢速前進,車上兩臺攝影機,一臺聚焦鬱南,一臺跟拍騎士。

  木蘭右手一招,身後的騎兵豎起一面三角旗幟,隊列緩緩停了下來。

  聶元撥馬回頭,在隊列側邊巡視騎隊,嘴裏不時喊着,“原地止步,不要下馬!”

  隨着兩隊騎兵交匯,三兩個斥候搖搖欲墜,在本隊騎兵的扶持下才勉強折返。

  第一輛攝影車繼續跟拍,直到斥候隊長滾鞍下馬,來到木蘭馬前單膝跪地。

  王威一聲令下,“咔!”

  隊伍稍稍騷動,肅殺的軍伍之氣暫時散去。

  寬敞的三廂越野車上,陳一鳴重新拉片審閱了這個片段,回頭跟林蕭對了個眼神。

  後者微微點頭。

  陳一鳴拿過手邊的對講機,貼近嘴脣大聲說道,“過!”

  王威傳達的指令,洋溢着無法抑制的喜悅之情,陳一鳴這一聲過,意味着今天最難的大羣戲,勝利完工。

  本地羣演們已經可以解散,但是主演和專業羣演的活兒還沒完。

  接下來,還有大量近景和特寫鏡頭需要補拍。

  此時的補拍鏡頭,跟之前對行軍隊列的抓拍已經完全不一樣,這回是真正的“表演”鏡頭,鏡頭下的演員必須帶着戲,NG的次數極速提升。

  更麻煩的是,拍的雖然是幾個主演,但是一同出鏡的專業羣演,照樣要實打實地站在那裏當背景。

  三五個鏡頭過後,就必須停下來稍事休息,畢竟人不歇馬總要歇。

  五六月份的天氣,敦煌附近的荒漠裏已經十分炎熱,這塊外景地寸草不生無遮無掩,人、馬、車輛、設備都在經受着嚴酷的考驗。

  進度比之前預想的要緩慢得多,拍到下午4點光線不再合適的時候,只完成了鬱南個人鏡頭的一小半。

  幸好隔天續拍,就不必像今天一樣興師動衆了,只需調用專業羣演即可。

  晚上回到酒店,所有人都疲憊欲死。

  陳一鳴現在親身體會到戰爭年代大部隊指揮官的苦楚了。

  《木蘭》的劇組規模已經膨脹到近千人,拋開專業羣演,光是幕後團隊也已突破四百人。

  設備、道具、物資、後勤,林林總總,千頭萬緒。

  陳一鳴已經無法像拍攝《1951》那樣事必躬親,他不得不把責任分解下去,並充分信任每個部門的負責人。

  甚至部門負責人也無法深入到最基層,有限且被極度壓榨的精力,讓他們只能勉強管到組長。

  再往下的情況,陳一鳴已經無法切實掌握,很多組長陳一鳴壓根兒就不認識。

  當各部門的彙報彙總上來時,早已是凌晨時分,等拍攝計劃佈置完,又是一個小時。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是4點起牀5點出發。

  從近期的拍攝情況來看,劇組裏的小岔子並不少見,損壞、浪費的現象多有發生,儲備的物資在飛速消耗。

  不過陳一鳴已經沒有精力顧及那些了,只要樣片符合要求,其他的就隨緣吧。

  他現在只希望,敦煌的戲份能夠按時按質完成,反正路平的道具組正在加量定製道具,準備金綽綽有餘。

  在外一更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