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被綠了算不算跌宕
謝絕了“再次”去江邊散步的邀請,陳一鳴告別二人自行回家。
潘月明目送着陳一鳴拐過轉角,停頓片刻之後才扭頭對神色悵然的廖珊說道,“可惜,演技還是不到家,應該是忽悠不住陳導的。”
廖珊習慣性地點頭附和。
這也怪不得她,剛纔潘月明和陳一鳴“參禪論道”的時候,她一直處於這種懵逼態,除了點頭也做不了別的什麼。
好一會兒她才反應過來,驚得跳起來叫道,“沒忽悠住?不會起到反效果吧!等等,你說你剛纔的木頭樣子都是演出來的?假的?”
潘月明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沿着花園步道往外走。
“痛快,有好幾年沒有演得這麼處心積慮了吧。
廖珊撇嘴道,“是啊,這話我說過不知道多少遍,可是你啥時候聽過?”
利用他人的同情確實有些卑劣,但效果也確實非常好,陳導的回答已經透露了主人公的核心動機,而且他爲了照顧我的心情,還特意多說一句點出了電影的主題,示意他說的是電影,跟我無關。
什麼列入特別鳴謝名單,潛臺詞不就是公事上有來有往、私下裏兩不相干麼。”
廖珊有些心疼,雖然一直期盼着眼前的男人重新站起來,但她卻不希望是這種劃開刀疤的方式。
廖珊“哦”了一聲,“難怪你悶葫蘆半天之後,上來就是一副後會有期的架勢。”
弄巧成拙了啊,如果不得寸進尺,而是轉換話題把當時的氛圍引向鄰里之間的閒聊,那將是一次完美的初見。
頭幾天纔在電視裏見過面,轉頭就在自家小區見到了活的。
廖珊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在娛樂圈幹經紀人的,早已諳熟各種人話和鬼話,只要能成事,別說利用同情,更卑鄙無恥的招數她也可以毫無壓力地施展出來。
潘月明笑道,“我這不就從善如流了嘛,這次真的是前所未有的積極,你看把你都給蒙過去了。
再說了,今天我們大有收穫不是嗎?
認識了頂流導演陳一鳴,他還跟我交換了手機號碼呢。
不過她屬於先天樂觀派,遇事必定先往好處想,因此出言寬慰道,“老潘,別在意,這些都是你自己的腦補,興許人家陳導根本就不是這麼想的。
他現在心裏想的,是對方究竟適不適合《第十三層樓》的男主角。
與跟出題老師建立私交相比,知道一次考試內容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便宜。
總之,自家老潘先喫便宜後喫虧,丟了西瓜撿芝麻。
潘月明苦笑道,“太貪心了唄,想要旁敲側擊地知道更多,結果被陳導太極推手卸得乾淨利落,還引起了對方的反感。”
見廖珊根本沒聽懂,潘月明解釋道,“剛見面時我一直不說話,是在憋着放大招先聲奪人。
我跟陳導素不相識,之前從沒有過交集,那麼他對我的善意,只可能源於我自己那攤爛事。
廖珊趕緊起身跟上,一邊走一邊嘟囔着,“你詳細講講,剛纔到底怎麼回事,我這兒還稀裏糊塗的呢。”
她溫言安慰道,“你看陳導那麼低調的人,都知道伱纔是真正受傷害的那個,這不正說明公道自在人心嗎?”
能在一堆老戲骨的環繞下,演好一個身居上位的年輕帝王,可不是本色出演那麼簡單。
嘿嘿,我也是有陳導私人號碼的人嘍,你知道會有多少經紀人對我羨慕嫉妒恨?
現在看來,偶爾走走背字也沒什麼不好,起碼長了心性多了積累,現在再讓我去演當初那個落魄公子,多半能拿個獎。
潘月明解釋道,“我猜的,就算不反感,起碼也有了警覺。
按照陳一鳴最初的設想,故事男主是一個陡經大起大落的人,能否向觀衆清晰精準地傳達劇情轉折與人物表現的對應性和層次感,是電影成敗的關鍵所在。
不由得回想起下午的這次偶遇,確實挺巧的。
潘月明扭頭衝廖珊笑了笑,說道,“別擔心,我沒事了,這不是還有你在麼,先把我罵醒,再幫我找到陳導的項目。
潘月明對《第十三層樓》的“覬覦”陳一鳴當然心知肚明,也許對方還耍了點心機上了點演技,但這又沒什麼,小孩子想要東西的時候,不也是一哭二鬧的麼。
廖珊至此才恍然大悟,原來在自己懵逼的過程中,兩個大男人眉來眼去的還有過這麼一段交鋒,跟自己熟悉的圈內撕逼完全是兩個路數嘛。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能跟誰玩兒聊齋啊?
只是看到老潘當真爲了什麼而決定拋棄什麼時,她又發自內心地感到遺憾與悲涼,如果可以選擇,她更希望那些不好的事全都不曾發生,哪怕自己還要繼續恨鐵不成鋼地罵他榆木腦袋。
兩人各自無言悶頭走路,從人行道轉上江邊步道,沿着浦江一路向南。
忙到9點多,靈感被榨得差不多了,他才闔上筆記本,泡上一壺茶坐在陽臺飄窗裏賞月。
而這種景緻,原本曾是他每晚打開窗簾就可以輕易得到的,眼下看來卻如同暌違經年。
之後那個看清看不清的問題,則是把我自己的境況跟《第十三層樓》的主角拉到一起。
演員靠演技爭取角色,陳一鳴還頗爲欣賞呢,那叫不忘初心!
你也是,哪能幫導演做主咧,你也不怕把陳導惹惱嘍?
這次見面又不是正式的試鏡會,你這種表決心的方式不一定討人喜歡的。”
父母跟我的三份養老錢,你的辛苦錢,女兒的奶粉錢,時不我待啊!
就從《第十三層樓》開始!”
陳一鳴此時正在書房改劇本,與潘月明的一番交流讓他參悟了幾分“禪機”,他要趁着熱乎勁兒把它糅進劇本里。
如果這是一場測驗,相當於老師不僅給我畫了重點,還留下了考題。
廖珊故作不在意地推了他一把,“這種話少說,死字也別提,你趕緊出門賺錢纔是正經,我還等着被你帶飛呢,未來的潘大影帝!”
“其實也談不上忽悠,帶着點有感而發,也帶着點順水推舟,算是半真半假吧。
良久,廖珊扭頭問道,“然後你爲什麼問了一句就不再說話了,明明之前聊得挺投緣的不是嗎?
你不知道,我當時又尷尬又爲難,說話也不是,傻呆着也不是。”
廖珊也興奮地附和,“我認爲希望很大,忽悠不忽悠的我覺不出來,但我看陳導走的時候心情挺不錯的,我本來還覺得你直接開口要主角有些逾越呢。
潘月明內心還在不斷地“反芻”剛纔簡短的對話,試圖在裏面分析出陳一鳴的態度與傾向,聽到廖珊的“安慰”,他才意識到,自己太過患得患失了。
潘月明呵呵笑道,“對對對,出門賺錢。
剛開始我是有點被驚到,跟應徵項目的導演就住上下樓,太像是別有用心的安排了。
明明是一件糟心事,眼下卻可以被我往好的方向利用,難怪老祖宗說禍兮福之倚呢。”
你以前不是總教育我,外頭見人的時候心態要積極一些,遇到機會就要當仁不讓地抓住。”
潘月明點了點頭,“是的,我點明瞭最終意圖,並願意欠下對方一個人情,可惜他不打算收,直接就擋了回來。
作弊成功,還真是一種沁人心脾的體驗啊!”
其實潘月明算是腦補中了一半,陳一鳴要是知道自己對潘月明的感謝,被對方曲解成了“一筆還一筆”的交易,免不了要大呼“我本將心向明月”了。
潘月明再次刷卡開門,兩人走出小區,順着馬路邊的人行道轉而西行,直奔江邊。
再轉眼看向鋪滿璀璨燈火的浦江,潘月明竟感受到一絲驚豔。
那我就順勢裝裝可憐唄,讓彼此都收穫一份正面的情緒價值,雙贏!
不是散步嗎?走起!”
可惜話題被我卡在了公事上,那麼就只能到此爲止了,公事公辦嘛,辦完就該握手告別。”
如果我天天醉死在屋裏,哪來的機會跟陳導認識,一棟樓裏住到死也是白搭。”
潘月明收了笑容搖頭道,“哪是什麼表決心啊,那是打太極打輸了沒辦法,只能毫無遮掩地打直球。
《三國演義》有名有姓幾百號演員,陳一鳴之所以對潘月明有印象,是因爲對方的年齡。
陳導還給你透了題,如果說之前只領先80%的競爭者,現在這個係數就是99%,就算不是十拿九穩,也是八九不離十吧?”
廖珊一聽立馬緊張起來,“陳導生氣了?我沒看出來啊!”
看着廖珊的笑容,潘月明覺得自己忽略了今天更爲珍貴的收穫。
只不過時過境遷,當時參演《三國演義》的年輕演員各有際遇,潘月明算是其中混得相當不錯的一個,如果對方生活中沒有橫生變故的話。
陳一鳴不是隻對潘月明另眼相看,《三國演義》裏真正按照角色年齡出演的演員他都有所關注,算算年齡他們現在剛好處於三十幾歲的黃金階段,是鉑爵合作的上佳選擇。
只不過陳導明顯認出我了,而且對我很有善意,這就讓我有了順杆爬的機會。
所以我琢磨着,需要把內心的驚訝適當放大一下。
我肚子裏這點子墨水,果然跟專業的劇作家沒得比,這回還是主場作戰呢,幾個回合下來就露怯了。”
跟以往一樣,陳一鳴在表演層面是個純粹的甲方,只會提要求,並不知道如何實現。
因此以他的猜想,可能這個角色更適合由自身經歷跌宕的演員出演,只有切身感受過那種萬念俱灰的幻滅,才能把無底深淵中的那一絲希冀呈現得淋漓盡致。
陳一鳴有些不厚道地尋思,被綠了算不算跌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