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3章 安總真勇敢(求月票)
而且郝運是主打流行音樂的非科班人士,大家也不知道跟他聊什麼。
山不就我我就山!
換做是其他流行音樂人,拿鷹孫南什麼的,可能真就不敢亂跑了。
可郝運他是什麼人。
現場幾百號音樂人,在他眼中簡直就是一團團漂浮着的屬性。
讓他的內心激盪不已。
想當年,他捧着蔣琴琴的衣服差點就深吸了一口。
現在三五天都不見得能薅到一份屬性。
不是他忘了初心。
他經常告訴自己不忘初心,
但是什麼特麼的叫特麼的不忘特麼的初心。
那能是他忘了初心嗎。
是身邊的人逐漸就沒有了屬性。
連陳關西身上他都薅不到攝影和吟蕩屬性了。
郝運有時候也會產生自我懷疑,到底是陳關西改邪歸正了,還是自己已經青出於藍,現在比陳關西更會吟蕩,更會攝影。
只是他壓抑了本性沒有幹出來這種事而已。
現在郝運又找了一種薅屬性的途徑。
跨界!
傳統音樂的圈子,是他不曾或者說很少涉獵的地方。
他完全可以找機會和他們打成一片。
薅到的屬性也不是沒用。
對於音樂創作來說,傳統的,民族的,小衆的,甚至戲劇的,都不影響被流行音樂融合到一起。
現在國語歌曲越來越難出了,水平也一言難盡。
有些連郝運本人都看不上眼。
他打算下一張專輯就塞一兩首自己創作的歌曲。
目前已經創作好了一首。
是《海邊的曼徹斯特》拍攝期間靈感迸發創作出來的。
很輕柔地一首歌,但是溢滿了悲傷。
名字就叫《海邊的曼徹斯特》。
所以,郝運根本不需要趙季平安排,他非常主動地融入了會場當中。
“哎呀,閔慧芬老師,沒想到您也來了,我這兩年學拉二胡,還專門看了您的譜子。”
郝運上去握了一下手,毫不客氣的薅到了三百點屬性。
其實郝運的二胡學得挺不錯的。
假道士屬於有傳承,卻被埋沒了的民間高手。
奈何被郝運薅得這人實在是太厲害了。
閔慧芬是我國一代二胡演奏大師,被譽爲“二胡皇后”。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她的演奏就影響了後代演奏家們,後來在樂壇上崛起的女民樂演奏家,很多都是因小時候看到閔慧芬的演奏而走上職業演奏家道路的。
嗯,她曾經接到過爲毛爺爺錄製8段不同派別京劇老生經典唱腔的“特殊任務”。
行業地位可想而知。
“啊,幸會幸會。”閔慧芬很驚訝郝運的年輕,不管郝運有什麼目的,她都沒有失禮。
閔慧芬目前將許多精力放在了民樂的普及和新人的培養上。
郝運對她來說和一般的新人也沒有兩樣。
只要願意學二胡的都是好孩子。
“我扶您去那邊坐着吧,我剛纔看到了您的位置。”郝運知道這位身上有病。
從八十年代初,在郝運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她就不幸身患癌症,這些年一直在和病魔作抗爭。
“沒關係,小夥子,好久沒有出來了,見一見老朋友們。”閔慧芬很感謝郝運的體貼。
“那我扶着您,這個會可能要開挺久的。”郝運二話不說就開始扮演助理。
閔慧芬碰到什麼人,他就在邊上陪着。
嗯,順便薅屬性,通過閔慧芬認識更多的人。
如果沒有什麼人的時候,他就向閔慧芬請教一些二胡上的問題。
說實在的,假道士這種野路子,好的地方就是他確實有兩把刷子,表現出來後,連閔慧芬這樣的二胡大師都對他刮目相看。
不好的地方就是,假道士不懂的地方更多。
郝運在和閔慧芬交流的時候,學會了挺多東西,對他的二胡水平提升很有幫助。
說他功利也好,說他目的不純也罷,但是這樣的陪同真的省下了閔慧芬挺多力氣。
而閔慧芬也發現郝運不是業餘愛好的那種,這小子確確實實是一個二胡演奏者。
然後,郝運還和閔慧芬聊了一下《閃光少女》這部電影的理念。
閔慧芬立刻就感興趣了。
這些傳統音樂家,半生的奮鬥都是爲了學術傳播。
她們開十場音樂會,也不太可能抵得上一部民樂和西洋樂碰撞的電影。
就算電影深度不夠,可是它影響範圍廣泛啊。
“我帶你見一些民樂音樂家,那邊是焦金海,他是古箏學會副會長,焦派箏創始人,以前在廈大教書,現在也差不多有七十歲了……”
閔慧芬一邊和郝運介紹,一邊帶着他走了過去。
就這樣,郝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認識了好些個音樂大師。
完美地混進了音協的高端圈子。
甚至有人熱情地提議明天安排一場學術探討會,誰有空誰就參加,實在不行派弟子出席也行,專門給郝運的新電影提供參考意見。
都是大師,而且肯定是免費的。
音協七大的會還沒開始呢,郝運就已經賺了個盆滿鉢盈。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